文/戴定國
德國總理梅克爾七月到訪中國,這是她二○○五年上任以來第七度,多家重量級企業隨行,包括西門子、福斯汽車、空中巴士、德意志銀行和漢莎集團,黃金企業陣容引發外界關注。
東亞局勢也是梅克爾此行的重點,出訪前夕,她和安倍晉三進行二十分鐘的電話會議,敦促日方盡快改善與大陸的關係。中德近年貿易聯繫愈來愈緊密,大陸去年成為德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於法國及荷蘭。
今年三月習近平訪法,巴黎事先做足功課,企圖重溫兩國友誼。法國失業率位於紀錄高位,經濟停滯,為了平衡中法經濟關係,竭力吸引中國投資。法國目前面臨約兩百六十億歐元的對華貿易逆差,佔整體貿易逆差的四成。
英國動作也積極。去年十二月,首相卡麥隆率領最大的經貿團訪中,簽署數十億英鎊的經貿協議,卡麥隆說:「英國對中國投資和留學生不設上限。」雙方還有意合作,共同開拓非洲國家等新興市場。
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活動,已到了無法忽視地步。習近平去年三月出訪非洲,李克強今年五月也到了非洲,奈及利亞媒體的大標題是《中國正在接管奈及利亞》。部分非洲人擔心中國可能是「新殖民宗主國」,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迅速增強,也引起美國擔憂。中國在小心應對這種民族與國際政治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