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社論--沒有教師,哪來教育?

今年教師節難得放假,連假中討論主題多集中在花蓮救災,卻忘了另一個需挽救的教育災難:教師荒。沒有教師,哪來教育,而台灣正在陷入教師荒的危機中。 根據教育部統計,截至八月二十五日,也就是開學前一周,全台公立國中小共三千三百零三所學校仍缺乏一千四百二十九名代理教師。有學校公開甄選教師超過四十次,直到開學...

2025.10.08
社論--高市掌政與台日關係

今次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果揭曉,高市早苗在經過兩輪激烈角逐後,以些微票差擊敗小泉進次郎,成為自民黨史上首位女性總裁。倘若十月十五日召開的臨時國會中,她順利被指名為首相,將創下日本歷史上首位女性首相的紀錄。這不僅是性別意義上的突破,更標誌著日本政治新階段的開啟。然而,高市的當選,不僅是黨內派閥競合的結...

2025.10.07
社論--檢討馬太鞍溪堰塞湖之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肇禍後,行政院、監察院、法務部忙不迭地聲明將究責;綜觀災難進程與善後工作,生民之痛出在尖銳的狼性政治鬥爭,與文書政治的失能。 中央和地方由不同黨執政,堰塞湖潰壩淹沒光復鄉村落,政黨的狼性立委即鼓動製造具殺傷力的訊息,攻擊國民黨籍花蓮縣長徐榛蔚。 另名立委指責颱風來襲,徐縣長...

2025.10.06
社論--中秋節的想望

一年四季又逢中秋,秋天是收穫季節,中秋祭月,感恩山川田野賦民生機,感謝宗族同胞護守家園;親人團圓,標誌家庭幸福,還有可期待的嚮往與追求。 今年秋節,社情共感,高度關注於花蓮縣光復鄉的洪災。這場可預期卻未有效防範的災難,激勵出許多人的善良與行動力;四面八方的民眾,前進災區挖泥、打掃,幫忙受難家庭清理...

2025.10.05
社論--堅守科技命脈

近年來美國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政策轉向,不再僅僅以經濟發展為核心,反而將晶片產業視為國家安全的命脈,強勢推動所謂的「矽盾」戰略與「五五分」產能分配構想。 從懲罰性關稅與國安化政策,到巨額補貼與政策誘導,美國不斷以強硬並帶有誘導、脅迫的手段,企圖將台灣先進晶片產能及技術誘致或掠奪至本土,建立自己控制全...

2025.10.04
社論--凝聚讓座的社會共識

大眾運輸工具上面的「博愛座」,其設立初衷是提醒年輕健康者把有限的座位禮讓給年長、行動不便或孕婦,體現社會的互助精神。然而近年來捷運上讓座糾紛卻愈來愈多,最近又發生一位年輕男子用腳踹飛要求讓座的老婦,衝突後許多年輕與年長世代的反應也截然不同,顯見讓座的道德期待已成為新世代衝突的引爆點。 早年「博愛座...

2025.10.03
社論--停戰求和與謀和避戰

聯合國第八十屆大會總辯論日前在美國紐約落幕,全球領袖齊聚一堂,圍繞全球重大議題闡述看法,其中「和平與安全」主題引發廣泛共鳴,咸認聯合國必須採取更積極行動,遏制戰爭和暴力蔓延。 在烏俄戰爭持續延燒之際,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肯定美國等國的外交努力,呼籲全面停火;面對中東加薩地區的慘烈戰火,坦言此次衝突...

2025.10.02
社論--救災的愛心與方法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所在的光復鄉受難嚴重,全台灣許多義工湧入災區,帶著鏟子進行清理救災。感人的愛心義舉,善念與善行,讓人民暫時超越政治的紛擾,而有更高的視野。然而隨著教師節連假結束,大部分義工陸續返回,後續工作也將進入家務清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為有許多問題仍是值得深入探討,這是我們面對未來長...

2025.10.01
社論--穩定幣的新挑戰

剛舉行過的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特別針對目前市場熱議的穩定幣話題提出了說明。大抵而言,央行同意穩定幣兼具支付功能及區塊鏈技術優勢,為當前虛擬世界的主要交易媒介,但也強調,即便發行新台幣穩定幣,對國內支付體系、貨幣供給影響均有限,也不會干擾台灣貨幣政策傳遞機制。 本次會議原聚焦於如何維持新台幣匯...

2025.09.30
社論--氣候危機的中美博弈

在美國總統川普在聯合國大會上宣稱氣候變遷和所謂綠能是一場「世紀騙局」的隔天,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視訊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宣布,中國在十年內要減少碳排放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這個明顯的對比不只是戲劇性的一刻,更是關乎所有地球人子孫與所有生物的未來。 根據二○二三年最新數據,中國大陸仍是全世界排名第...

...
1 2
...
884
1 / 884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