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3

文/星雲大師 第七首 宋‧蘇東坡 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 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禪詩。有一天,蘇東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飯,兩個人因為才華都很高,往往為了談學論道,互不相讓。這天吃飯的時候,剛好有一個人走過,由於許多天沒有洗澡,身上爬滿了虱子,蘇東坡就...

2025.10.0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2

文/星雲大師 地點: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時間:一九七六年五月十一日 第四首 唐‧龍山禪師 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作是非來辨我,浮生穿鑿不相關。 這是潭州龍山禪師的詩偈,描寫悟道有得,超然物外的境界。是說人生在世,雖然住的是簡陋茅屋,吃的是粗糙食物,但是,如果我...

2025.09.30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1

文/星雲大師 想要深入了解歷代禪師的風範人格,有一條捷徑,那就是直接從他們所作的「禪詩」入手,依循著禪詩的內容脈絡,可以找出禪師們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與態度。禪的境界,對於我們這個動盪混亂的時代,忙碌不安的人生,具有許多益處,在此提出數首禪詩來探討研究。 第一首 南梁‧善慧大士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

2025.09.29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莫妄想

文/星雲大師 各位觀眾,大家吉祥! 人,有很多煩惱,諸如瞋心、欲望、愚痴。現在所要說的這個「妄想」,比起前述各種煩惱更嚴重,算是最大的煩惱。 所謂「妄想」,就是虛妄的幻想,能令我們的生活品質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或者停滯不前,或者浪費心力、時光,把寶貴的人生都空過了。 比方說:念佛不專心,在打...

2025.09.29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正法眼藏

文/星雲大師 「正法眼藏」四個字大家很少聽到,也很少看到,這就表示我們沒有「正法眼藏」。有了「正法眼藏」,我與這個宇宙萬有的接觸,與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會不一樣。 我們到一個寺院,看到了藏經樓上面寫了四個字「正法眼藏」,表示裡面的佛經佛法都是正法,都可以開發慧眼。慧眼當中藏了好多的寶藏,看什麼東西都...

2025.09.28
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②

文/星雲大師 叢林的對外行事 叢林裡,對外的行事很少,但是內部的規矩、生活都很有制度,可以說大家都是循規蹈矩。一般叢林寺院對外並不開放,除了過年、每月初一、十五,大雄寶殿會開門讓大家進來拜佛以外,平常不供給參觀,寺院的大門都是關閉的。大雄寶殿平日緊閉,只有供給寺眾早晚課誦時才會打開,平常都不允許...

2025.09.27
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①

文/星雲大師 前言 「叢林」指的是僧眾和合居住在一起修道的地方,猶如樹木聚集而不亂生長,表示其規矩、法度。叢林依傳法對象不同,分為「十方叢林」及「子孫叢林」。 所謂「子孫叢林」者,是由個人創建,師徒代代相傳,對外不接眾、不掛單。而「十方叢林」是公天下,寺產公有,土地不可以繼承,要能集眾、接...

2025.09.26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8

文/星雲大師 四、修行的方法 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修行?下面分成四點來說明: (一)如何處理衣食住行 衣服,為蔽體之用,但求整齊、清潔、簡單、樸素,不必奢求華麗,但也不能故意穿著垢穢破爛之衣,來表示修行。衣服不整齊,或太華麗,為世人所譏;若穿著太垢穢破爛,也會為人所恥。佛陀曾教弟子於穿...

2025.09.25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7

文/星雲大師 煩惱時,該怎麼對治?誦經、拜佛、觀想佛陀的慈容,或者高聲念佛,藉佛的慈悲力來化除煩惱。一個人拜佛時,專心一意,頭雖然低下去,但是心靈卻因此而昇華,無明煩惱也隨之消失淨盡。反之,一個不懂得修行的人,當煩惱生起時,無法自抑,因此大發脾氣,與人爭執,非但煩惱不能消除,反而舊恨未去,又添新愁...

2025.09.24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6

文/星雲大師 地點:台北國父紀念館 時間: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八日 (五)一般修行的層次 除了上述菩薩、阿羅漢、修禪、修淨土者有其修行的層次外,有關一般修行的層次,亦可分幾點說明: 皈依三寶 受持五戒 首先說到皈依三寶,三寶是佛法的總綱;皈依三寶,是進入佛門的第一課。一個發心學佛...

...
1 2
...
374
1 / 374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