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證悟之後的生活 4-1

文/星雲大師 有時候別人碰我們一下,「哎喲!好痛!」肚子餓了,「啊!好餓哦!」知道痛、知道餓,雖然不是悟,但也是一種明白。日常生活裡,我們感覺到快樂、悲傷,能辨別好事、壞事,了解善的、惡的,這種分辨、知道,雖不是覺悟,總也是體會。 古今中外,有很多「知」的例子:牛頓看見蘋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

2025.07.14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0》 第七章 推進佛教國際化的大幅拓展

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編輯群 星雲大師致力推動佛教國際化,其歷程中,不只累積寶貴經驗,也探索和發展出適應新形勢的弘法路線。本章通過梳理星雲大師(以下簡稱「大師」)開展佛教國際化的脈胳,探討把佛教帶到世界各地,並不是一蹴可幾之事。大師在過程中持續探索,不斷累積各種因緣,才逐漸找出適合的路。大...

2025.07.13
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④

文/星雲大師 四無量心的管理 我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什麼是佛法?什麼樣的佛法能讓人有辦法?此處僅說明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能作為管理的方法。 一、慈無量心:所謂「慈」,就是給人快樂。常聞社會上有人因為慈心不殺,惜生護生,動物終其一生對他感念、盡忠的事情;連動物尚且如此,如果我們能夠對人...

2025.07.12
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③

文/星雲大師 四攝法的管理 所謂「四攝法」,就是四種攝受他人,讓對方與我有共同緣分、共同理念,可以共同往來的方法。 一個人要想攝受別人,先要給人利益。比方用人,即使人家是來做義工,也不可以作「他是義工,是給我用的」想法;他發心來做義工,我更應該要做義工的義工,為他服務,才有資格運用義工。「天下...

2025.07.1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4

文/星雲大師 十二、擴大無邊的眼界 一般人的眼光都很短視,尤其是現代的青年們,不但患近視眼的很多,更嚴重的是患了心眼的近視者更多。常常是看見了自己,就不能看見別人;看見了前面,就不能看見後面;看見了現在,就不能看見未來。 那麼,如何擴大我們的心胸,放寬我們的眼界呢?在此舉幾個例子作為參考: ...

2025.07.10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4-3

文/星雲大師 九、追尋宇宙的真理 參加佛學夏令營,不是為了虛榮,以為來山學道,就不同凡響,也不是為了享樂,以為山中清風明月,自有快慰的感受。參加佛學夏令營,乃是為了追尋宇宙的真理而來。 以前有一則廣告標語是「我找到了!」這是一句令人深思的話,希望來參加佛學夏令營的青年,每個人回去後都能很肯定的...

2025.07.09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2

文/星雲大師 五、淨化我們的煩惱 我們生活於五濁惡世,為六塵境界所圍繞,不是貪欲作祟,就是瞋恚鼓興,愚痴邪見,顛倒是非。煩惱,像杻械枷鎖一樣,緊緊的繫縛了人生。青年人由於思想未臻成熟,事業經濟未有基礎,就業的問題,愛情與婚姻的問題,家庭的問題等等,所面臨的這些現實生活問題,使青年們常常被煩惱所苦...

2025.07.08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1

文/星雲大師 為什麼要參加佛學夏令營?在炎熱的天氣裡,捨棄家裡的冷氣、電視、電冰箱等享受,不辭辛苦的來參加佛學夏令營,究意有什麼意義?當然,首先要有「為法而來,非為床座而來」的認識。以下列舉幾點來說明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一、開拓智慧的領域 佛學還未東傳中國之前,中國讀書人的思想,總是局限在...

2025.07.07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9》第六章 成功實現佛教現代化的重大轉型

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編輯群 自十九世紀以降,人類社會邁向現代化的歷史轉折點,歐洲工業革命促成技術與經濟大躍進,乃至二十世紀追求現代化、完成現代化,已是全球性的趨勢。而佛教處在這時代的洪流裡,當然也是無法避免現代化課題,佛教何以需要現代化?星雲大師表示「法久則生弊」,因此佛教要革新以適應新...

2025.07.06
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②

文/星雲大師 四法界的管理 佛教講世間一切眾生,有十類: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一法與一法之間都有一個界線,例如:佛與菩薩之間有分界,人與畜生之間也有分界,所以稱為「十法界」。 另外,唯識家講「十八界」,也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根是生理的,等於人的神經系統;塵是...

...
1 2
...
365
1 / 365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