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

 |2025.11.11
73觀看次
字級
飲食回歸原型食物、多樣化,就能自然補足營養,不要誤信香蕉會讓人發胖的迷思,一根中型香蕉僅105卡,卻含鉀422毫克。圖/123RF

【本報台北訊】現代飲食模式下,多數人其實吃得「不夠營養」。更令人憂心的是,長期缺乏多種關鍵營養,包括維生素A、C、D、E、葉酸、鈣、鎂、纖維與鉀等。對青春期及育齡女性來說,鐵質也是常見缺乏項目。

其中,纖維、鈣、維生素D與鉀被列為「公共衛生關注的營養素」,因其缺乏已被證實與多種疾病風險相關。營養師指出:「現代人飲食營養密度低,部分原因是健康食物價格高、取得不易,加上過度依賴加工食品。許多人不再下廚,而是改以零食取代正餐,導致營養流失。」

零食取代正餐 營養易流失

纖維:維持腸道健康

幾乎所有營養專家都一致呼籲:「請立刻多吃纖維!」它的重要性遠超過預防便祕。

營養師Kara Landau指出:「膳食纖維對維持腸道健康至關重要,同時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改善血糖控制。」

營養師補充,增加纖維攝取往往也會同時吃進更多其他營養,如維生素A、C、D、E及豆類中的鎂與鐵。

專家建議,不要僅依靠一碗高纖穀片,應從多元食物中攝取,例如全穀、豆類、蔬菜與水果。

鈣:終生不可或缺

許多人以為鈣只在成長階段重要,其實終生都不可或缺。營養師說:「鈣與維生素D、K2一起攝取,可降低骨質疏鬆與骨折風險。」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0毫克,50歲以上女性與70歲以上男性需達1200毫克。除乳製品外,深綠色蔬菜、花椰菜、奇亞籽與羅勒籽也富含鈣質。營養師建議可嘗試「希臘優格加奇亞籽與水果」作為高鈣點心。

鉀:幫助調節血壓

若你想不起上次吃香蕉或馬鈴薯是什麼時候(薯條不算),可能正是鉀攝取不足的族群之一。營養師指出:「多數人每日僅攝取約2600毫克,遠低於建議的4700毫克。」鉀能幫助調節血壓,但富含鉀的水果、蔬菜、堅果與豆類往往在美式飲食中被忽視。

營養師說,現代人高鈉飲食更讓鉀攝取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鉀與鈉共同維持體內液體與電解質平衡,失衡可能導致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

營養師提醒,不要誤信「香蕉與馬鈴薯會讓人發胖」的迷思──中型烤馬鈴薯僅164卡、含鉀952毫克;一根中型香蕉僅105卡、含鉀422毫克。

面對這些營養缺口,許多人直覺拿起綜合維生素瓶,但專家提醒:「真正能改變健康的,是食物,而非藥丸。」

只要飲食回歸原型食物,強調蔬果、豆類、全穀與堅果的多樣化,就能自然補足營養。

補足營養 不能只靠維生素

維生素D:有益身心健康

維生素D除有助骨骼健康,新研究更指出其與免疫力、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部分癌症風險有關,甚至可能影響心理健康。營養師指出:「維生素D缺乏與憂鬱症等精神問題有關。」

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600IU(70歲以上為800IU),但多數專家認為最佳健康狀態可能需更高劑量。

由於食物來源有限,營養師建議可多吃菇類,同時以「蛋白質25%+蔬菜50%+複合碳水化合物25%」的餐盤比例來平衡營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