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9
小行星碎片墜落 太空隕石來源找到了

編譯/潘楠慕 長期以來,地球上不時出現從太空墜落的隕石,但是科學家直到最近才找出這些隕石的來源。近期發表的兩份研究指出,地球上所收集到的隕石,90%的來源已獲確認,其中7成都出自3次重大小行星碰撞事件。 隕石是墜落地球的小行星碎片,而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初期的殘留物,碰撞解體後產生的較小天體,軌道...

2025.01.12
最快今年載客 電動空中小黃來了

編譯/潘楠慕 想像一下,只要點一點智慧型手機,電動空中計程車就會到你面前,載你飛越日常塞車的道路,在市區摩天大樓之間穿梭,而且幾乎安靜無聲。這樣的景象不再是科幻小說,多家新創公司正在開發電動空中計程車,最快今年可望「升空」提供服務。但是這種運輸方式要普及,仍有兩大障礙有待克服。 在波音和空中巴士...

2025.01.05
海水升溫掀浩劫 熱浪害死400萬海鳥

編譯/潘楠慕 2014年底至2016年間,東北太平洋一場破紀錄的海洋熱浪,造成前所未見的生態浩劫:棲息在阿拉斯加一帶的海鳥「崖海鴉」(common murre),有多達400萬隻死亡,約占當地族群數量的一半,而且這種鳥類族群崩潰後,迄今仍無恢復跡象。 這場海洋熱浪發生時,「阿拉斯加國家海洋野生動...

2024.12.29
2025飲食指南 多攝取豆類蛋白質

編譯/潘楠慕 提供美國政府國民飲食指南建議的專家小組,12月初發表新版建議書。與前幾年相比,這次最大的改變是,鼓勵民眾多從豆類等植物性食物攝取蛋白質。不過,該小組未對超級加工食品採取強硬立場,招來營養學家抨擊。 由20名營養學和健康衛生專家組成的「2025年飲食指南諮詢委員會」(2025 Die...

2024.12.22
腳印化石洩天機 2遠古人種曾是鄰居

編譯/潘楠慕 圖/法新社、美聯社、網路 根據近期發表的一份研究,150萬年前兩種遠古人類直立人(Homo erectus)和鮑氏傍人(Paranthropus boisei)曾經是鄰居,在相當於現今肯亞北部一處湖畔留下了足跡,這批腳印化石還透露出,這兩個不同人種可能曾經只差幾個小時,先後走過同一...

2024.12.15
身體受傷就逆齡 櫛水母竟能返老還童

編譯/潘楠慕 近日發表的兩份關於「櫛水母」(comb jelly)的研究,令人讚嘆生物的奧妙。這種海洋中的無脊椎動物,不僅在受傷後可以和不同個體融和修復,成年櫛水母在承受壓力下,甚至還能「逆齡」,回到幼體的形態和攝食行為。 第一份研究10月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發...

2024.12.08
高學歷卻低就 爛尾孩淪陸新階層

編譯/潘楠慕 中國大陸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正把數百萬大學畢業生推入艱難處境,一些人不得已頂著高學歷接受低薪工作,有的依賴父母的退休金度日,這種現象也造就出一個新階層:「爛尾孩」。 類似2021年以來拖累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市場「爛尾樓」現象,「爛尾孩」一詞已成為大陸社群媒體的熱門話題。去年6月大陸...

2024.12.01
巴基斯坦觀光熱 電力困境加劇

編譯/潘楠慕 在燃料匱乏的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常見實施輪流停電,位於該國北部山谷的斯卡杜市( Skardu)的情況尤其嚴重,當地為巴國熱門登山區必經之地,登山、避暑旅遊熱潮,使本已匱乏的電力供應更捉襟見肘,一天停電18小時已成常態。 海拔2228公尺的斯卡杜是巴國最北部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

2024.12.01
超級任務憶起來 尋找大象溜滑梯

編譯/潘楠慕 台灣60、70年代校園常見的大象造型溜滑梯,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但是如今全台僅存不到500座,作家尤秋玲自2010年開始,記錄現存的大象溜滑梯,希望找回童年的「朋友」,這項行動也在網路上引起廣泛共鳴。 大象溜滑梯主要以混凝土和磨石子製成,外觀通常被塗上繽紛色彩和充滿童趣的圖樣,...

2024.12.01
古巴無心插柳 打造出蜂鳥樂園

編譯/潘楠慕 僅存於古巴的「吸蜜蜂鳥」(bee hummingbird),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小的鳥類,但是森林砍伐正威脅牠們的棲息地。古巴一名老翁在風災後重建家園時,無心插柳打造出蜂鳥樂園,間接幫助這種鳥類族群繁衍。 吸蜜蜂鳥體長僅5至6公分,小小的翅膀每分鐘可拍動高達100次,古巴人模擬其...

...
1 2
...
205
1 / 205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