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9
打造防輻射避難屋 專家喊沒必要

編譯/潘楠慕 這兩年全球安全局勢緊張,再度掀起核戰憂慮,也推升宣稱可防輻射的避難屋或地下掩體的需求量,相關產品銷售量顯著增加。但是專家認為,這類設施並非必要,就近進入既有堅固建築物避難,即可大幅降低風險。 美國加州屋主瓊斯(Bernard Jones Jr.)多年前打造夢想家園時,建了一座可容納...

2025.11.09
非洲農民聽AI建議 調整耕作方式

編譯/潘楠慕 人工智慧(AI)技術正在全球掀起產業革命,在非洲國家馬拉威,許多小農也受惠於這項創新技術,聽AI的建議,調整作物和耕作方式,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 2023年強烈熱帶氣旋「弗雷迪」(Cyclone Freddy)侵襲,使得馬拉威南部小農馬艾瑞(Alex Maere)的農地,大半...

2025.11.09
威脅全球糧安 重金屬汙染17%耕地

編譯/潘楠慕 全球絕大多數的糧食生產仰賴土壤,但是根據一項由中國大陸科學家主導的分析研究,全球14%到17%的可耕地存有至少一種重金屬超標,這些重金屬汙染高風險區中,不乏亞洲許多重要稻米生產區,可能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侯德義領導的這份跨國研究,利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分析全球9...

2025.11.02
黑猩猩親子 發展獨家手勢暗號

編譯/潘楠慕 人類會有一些表情或動作,是只有幾個和自己關係親近的人才會懂的「暗號」,動物研究學者在烏干達觀察到,演化關係上與人類為近親物種的黑猩猩,親子之間也有類似暗號的獨特手勢。 瑞士蘇黎世大學靈長類學家范布克霍特(Bas van Boekholt)2022年在烏干達奇巴萊國家公園(Kibal...

2025.11.02
觀察麝袋鼠 解開直立跳躍之謎

編譯/潘楠慕 澳洲的招牌動物袋鼠(kangaroo)和其近親小袋鼠(wallaby),是體重超過5公斤的大型動物中,唯二以兩腿直立跳躍方式移動,但是牠們為何只用跳的,一直是個謎。澳洲科學家在偏遠雨林追蹤袋鼠家族中一種小型成員,找到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線索。 這個線索就在麝袋鼠(musky rat-...

2025.11.02
皮膚黏液護身 小丑魚不怕海葵毒刺

編譯/潘楠慕 在絢麗的珊瑚礁生態系統中,小丑魚和海葵被廣泛視為是生物共生的一的經典例子,不過,小丑魚為何能悠游於海葵有毒的刺絲之間而毫髮無傷,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與國際研究團隊合作,解開其中奧秘,關鍵就在小丑魚皮膚黏液中的一種糖分。 這份研究指出,小丑魚與海葵的共生關係,已經使其演...

2025.10.26
獵戶座雙星體 星際霸凌受害者?

編譯/潘楠慕 在距離地球約1350光年的獵戶座星雲中,存在一些令天文學家費解的神祕天體,成雙漂浮在氣體與塵埃之中,甚至遭部分學者懷疑並非真實存在。如今有科學家提出大膽解釋:這些天體可能是「星際霸凌」的受害者。 最早發現這種天體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天文學家麥考林(Mark McC...

2025.10.26
38億年前小行星 撞出月球大峽谷

編譯/潘楠慕 38億年前的一次小行星猛烈撞擊,瞬間改變月球的地貌。根據美國學者發表的一份研究,該次撞擊產生的大量碎片,在月球永遠背對地球的「遠地面」,打出兩道巨大深谷,規模堪比美國著名景點「大峽谷」(Grand Canyon)。 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月球勘...

2025.10.26
氣候槓桿力變弱 雲層減少加劇地球暖化

編譯/潘楠慕 近兩年來全球氣溫屢創新高,德國和美國科學家分別提出的研究,先後指出,除了聖嬰現象(El Niño),以及大氣中原本能反射陽光的懸浮微粒減少,另一個造成升溫的推手,是雲層覆蓋率顯著減少,但是雲層減少與全球暖化的關係和影響,卻尚未受到充分重視。 觀測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

2025.10.19
推算化石足跡 恐龍不是飛毛腿

編譯/潘楠慕 電影中往往將恐龍描繪成是跑得快的「飛毛腿」,不過,英國一份研究認為,以化石足跡推算恐龍移動速度,可能高估多達4.7倍,許多被解讀為在「奔跑」的足跡,其實可能只是在散步。 古生物學家長期沿用英國動物學家亞歷山大(R. McNeill Alexander)1976年提出的公式,換算...

...
1 2
...
215
1 / 215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