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3
【精選書摘】《自在感的練習》不要害怕看到結果

文/岸見一郎 日本暢銷書作家岸見一郎在這本書中,一步步鬆綁我們身上的無形繩索,看見比較與競爭的幻象,理解自卑與優越感的雙面性,學會不再讓他人的評價決定自我價值。 即使沒有失敗,只要開始工作,就一定會產生某種結果。如果這份工作並不簡單,儘管努力投入,也有可能無法完成。而在那樣的時刻,之所以會退...

2025.11.23
【圖文閱讀】《小迷糊巴布羅》好事需要時間醞釀

文/陳玫靜 費里希妲.薩拉出生於羅馬,在澳洲珀斯長大,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西澳大利亞大學哲學系。2020年榮獲義大利安徒生獎最佳插畫家獎。作品《小迷糊巴布羅》充滿幽默與想像,帶領孩子在笑聲中感受失而復得的驚喜與溫暖。 你身邊是否也有個迷糊蛋?你覺得他整天心不在焉,害得他身邊的人總得提心吊膽,...

2025.11.16
【書市隨筆】《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名醫為失智症者發聲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失智症並非不可告人的疾病,像林靜芸醫師雖是名醫,也勇敢寫下同樣是名醫的先生罹病過程,提供同樣受苦的照顧者作為參考。 著名整型外科醫師林靜芸最近書寫她先生林芳郁罹患失智症過程,以及如何照護他的《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一書,受到各界的重視,不僅成為誠品選書兼暢銷書,連報章雜...

2025.11.16
【閱來悅愛】《原來蛋糕可以這樣分》分享是愛的數學題

文/施佩君 作者金曉恩使用鉛筆、圓珠筆、顏料和拼貼畫創作,簡單的畫風,歡快的色彩,清楚地傳達5個小孩的性格、角色與情感,而意有所指的文字,蘊涵哲思,彷彿適用於人生各種情境的叮嚀,原來分享不是犧牲,而是愈分愈多的溫暖與連結。 幼稚園的孩子在玩積木時,突然拋出一句話:「2在我們家是不公平的數字。...

2025.11.09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斯洛的末世寓言

文/朱玉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匈牙利作家卡勒斯納霍凱.拉斯洛。瑞典學院評委讚譽他「以具說服力且具遠見的作品,在末日恐怖中重申藝術力量」,這句話既是對他文字的準確概括,也是一種對文學終極使命的回望。 卡勒斯納霍凱.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出生於1954年的匈...

2025.11.09
【圖文書】《樹冠羞避》在距離之間,練習看見

文/廖淑儀 作者卓霈欣在《樹冠羞避》展現最與眾不同的視角:以「距離」,而非「親近」,來表達人和樹木、萬物之間的深刻連結。我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能任意取用自然資源,卻忽略了植物也有自己的邊界與尊嚴。 起床時,是右腳先著地還是左腳?刷牙時,是左手拿牙刷還是右手?一扇半掩的門,到底算是開著,...

2025.11.02
【書頁微光】《社群帝國那些人》見證臉書權力擴張

文/歐尼爾 作者莎拉.溫—威廉絲就像是臉書的外交官,負責安排創辦人馬克.祖克柏、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與各國政要會面,針對不同國家政策擬定應對策略,她將這個實際經歷,以扣人心弦且充滿黑色幽默的敘述方式,講述這幾位漫不經心地將世界握在手中的故事。 本書作者莎拉.溫—威廉絲,年輕時滿懷改變世界的理...

2025.11.02
【深頁凝視】《老屋熟成》老屋是故事挖礦機

文/潘煊 當走過高齡超過50歲的老屋面前,不論它當下是咖啡館、文創空間、教育基地、家族宅院或各種不同面貌,總會思索,活化的舊建築與人們是什麼關係呢? 《老屋熟成》給了讀者32個故事。它們落成的年代橫跨數百年,從清治時期、日治時期而至戰後,這些老房子記錄著建築技術演進的軌跡,修復之後就順著自身優勢...

2025.10.26
【瀾光 筆記】《死亡可以是溫柔的》溫柔學習生命課題

文/廖淑儀 讀書似乎也是一種命題,得配合著人生進程,某些階段才能消化某些書,早些或晚些,都無法真正體會。儘管十年前已注意到郭強生的「人生散文」三部曲:照顧父親的陪病、正視生命軌跡與傷痛,以及回望自己的青春歲月,卻直到這本《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出版,我才真正靜得下心來好好捧讀。 談論死亡,著實是...

2025.10.26
【圖文閱讀】《很大的手》 安靜領會父親的愛

文/陳玫靜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幅父親的影像,如果請你試著描繪,首先浮現的是父親辛勤工作的身影?還是父親陪伴家人時的各種舉動?或是父親種的花?抑或他經常帶在身邊的某個物件?南韓繪本作家崔德圭創作《很大的手》,選擇從父親的日常「入手」,象徵看似平常卻深刻的父愛。 《很大的手》同時也是一本無字圖畫...

...
1 2
...
189
1 / 189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