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9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斯洛的末世寓言

文/朱玉昌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匈牙利作家卡勒斯納霍凱.拉斯洛。瑞典學院評委讚譽他「以具說服力且具遠見的作品,在末日恐怖中重申藝術力量」,這句話既是對他文字的準確概括,也是一種對文學終極使命的回望。 卡勒斯納霍凱.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出生於1954年的匈...

2025.11.09
【圖文書】《樹冠羞避》在距離之間,練習看見

文/廖淑儀 作者卓霈欣在《樹冠羞避》展現最與眾不同的視角:以「距離」,而非「親近」,來表達人和樹木、萬物之間的深刻連結。我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能任意取用自然資源,卻忽略了植物也有自己的邊界與尊嚴。 起床時,是右腳先著地還是左腳?刷牙時,是左手拿牙刷還是右手?一扇半掩的門,到底算是開著,...

2025.11.02
【書頁微光】《社群帝國那些人》見證臉書權力擴張

文/歐尼爾 作者莎拉.溫—威廉絲就像是臉書的外交官,負責安排創辦人馬克.祖克柏、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與各國政要會面,針對不同國家政策擬定應對策略,她將這個實際經歷,以扣人心弦且充滿黑色幽默的敘述方式,講述這幾位漫不經心地將世界握在手中的故事。 本書作者莎拉.溫—威廉絲,年輕時滿懷改變世界的理...

2025.11.02
【深頁凝視】《老屋熟成》老屋是故事挖礦機

文/潘煊 當走過高齡超過50歲的老屋面前,不論它當下是咖啡館、文創空間、教育基地、家族宅院或各種不同面貌,總會思索,活化的舊建築與人們是什麼關係呢? 《老屋熟成》給了讀者32個故事。它們落成的年代橫跨數百年,從清治時期、日治時期而至戰後,這些老房子記錄著建築技術演進的軌跡,修復之後就順著自身優勢...

2025.10.26
【瀾光 筆記】《死亡可以是溫柔的》溫柔學習生命課題

文/廖淑儀 讀書似乎也是一種命題,得配合著人生進程,某些階段才能消化某些書,早些或晚些,都無法真正體會。儘管十年前已注意到郭強生的「人生散文」三部曲:照顧父親的陪病、正視生命軌跡與傷痛,以及回望自己的青春歲月,卻直到這本《死亡可以是溫柔的》出版,我才真正靜得下心來好好捧讀。 談論死亡,著實是...

2025.10.26
【圖文閱讀】《很大的手》 安靜領會父親的愛

文/陳玫靜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幅父親的影像,如果請你試著描繪,首先浮現的是父親辛勤工作的身影?還是父親陪伴家人時的各種舉動?或是父親種的花?抑或他經常帶在身邊的某個物件?南韓繪本作家崔德圭創作《很大的手》,選擇從父親的日常「入手」,象徵看似平常卻深刻的父愛。 《很大的手》同時也是一本無字圖畫...

2025.10.19
【書市隨筆】《詹冰全集》詹冰 跨語世代的傳奇作家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以「讓詩充滿電」而有名的客籍詩人詹冰(1921~2004),雖已逝世20多年,且國立台灣文學館於2008年已為其出版過《台灣詩人選集》的第五冊《詹冰詩集》,但近一年多來,客家委員會和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的文訊雜誌社,仍然花費15個月時間的整理、編輯,為其出版了10大冊,...

2025.10.19
【閱來悅愛】《你看見喜鵲了嗎?》看見幸福的模樣

文/施佩君 「看,喜鵲!看來要有好事發生啦!」 這隻吉祥鳥翩然停在繪本《你看見喜鵲了嗎?》的封面封底上,為一場極富深意、跨越時空的漫遊揭開序幕。本書以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為靈感起源,巧妙融合傳統藝術與現代繪本美學,形式、內容與風格均別出心裁,在充滿童趣與互動性的尋找遊戲中,讀者不但走進九百多年...

2025.10.12
【精選書摘】《認得幾個字》幸福

文/張大春 「幸福」二字連用,恐怕是宋代以後的事,而且連用起來的意義,也遠非近世對於愉悅、舒適、如意的生活或境遇的描述。最早使用「幸福」,應該是把「幸」字當「祈望」、「盼想」的動詞,所以《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一》說到唐憲宗迎佛骨於鳳翔,奉納於宮中,韓愈寫〈諫迎佛骨表〉,皇帝氣得差一點貶死韓愈,可...

2025.10.12
【圖文書】《阿堤離家出走》接住想離家的孩子

文/廖淑儀 對我來說,離家出走這個議題,就像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不同年紀的人心中會有不同的解讀和感受。這本書以年幼孩子的視角,細膩描繪了離家出走的心境與遭遇。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作者林真美塑造筆下那位「隨側觀察的爸爸」:他只在恰當的時機現身,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去探索、體驗,最後再以理解和陪伴收尾,...

...
1 2
...
189
1 / 189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