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

文/廖淑儀 「我所謂的『扁平』,指的不僅是各類文化產品變得愈來愈像而已,他們也變得愈來愈簡化……。扁平是最低限度的公約數、一種平庸的表現,從來不是人類引以自豪的文化成就。」 透過演算法的過濾機制,我們在接觸文化產品上可能產生什麼樣的侷限與危機,這是凱爾.切卡(Kyle Chayka)在《扁平世代...

2025.04.27
【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文/陳玫靜 對你來說,悲傷是什麼?塔瑪拉.艾利斯.史密斯(Tamara Ellis Smith)寫下了如詩句般的註腳:悲傷是一頭大象。大象,現存最大的陸生動物,作者用她來形容悲傷,藉以凸顯悲傷的巨大和沉重。當生活在毫無防備之際,忽然闖進了一頭大象,這情景,愈想愈顯得如此不真實,然而,當巨大的悲傷來...

2025.04.20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連俞涵是個斜槓職人,她的本職是演員,但也寫詩、散文和圖文隨筆。 大學是讀戲劇系的,從學生時代就參與學校戲劇的表演或活動,出社會後,堅定地往演員的工作前進,拍過無數的短片、微電影、廣告、MV,參與不少影像表演以及電視劇集或電影等。她最著名的電視作品是《茶金》、《一把青...

2025.04.20
【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

文/施佩君 「人生在世時盡量發光發熱,切勿煩惱與悲傷。生命實在太過短暫,最終都會被時間帶走。」這段文字出自公元一世紀古希臘樂譜《塞基洛斯的墓志銘》,即《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第18、19頁工地布簾上的神祕符號。讀完故事,看到編注中的這句翻譯,感動不已。 如果說外送食物為了飽腹,外送夢想是溫飽精神,...

2025.04.13
【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

文/歐尼爾 《血汗AI》由任職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的三位科技暨政治研究員合撰,他們隸屬於「AI公平工作」計畫,該計畫深入了解工人如何為建置人工智慧系統出力,目標是想改善這些勞工的工作條件。 馬克是教授兼計畫主持人,詹姆斯與卡倫是計畫研究專員兼大學講師,三人的背景涵蓋哲學、法律、地理學、政治學、社會...

2025.04.13
【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文/廖淑儀 出生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作者瑪麗娜.沙耶茲,運用色彩鮮豔的塗鴉筆觸,利用博物館「展示」的比喻,將「失落」這個主題賦予文字所達不到的圖像化層面,不只讓孩子讀畫就懂,也能直擊所有年齡層讀者的心理。 「我相信所有不見的東西,都會趁別人不注意,一溜煙的跑到某個地方。」 在繪本中,「失落」算是...

2025.04.06
【精選書摘《最後的劍蘭》】最美的平凡

文/林楷倫 我曾經幻想家裡的陽臺能變成人造叢林,抱著巨大的鹿角蕨遮住臉說:「這是我的兒子。」 種過幾種網路說超好種的植物,小天使、大天使等等,沒多久枯萎死亡。那年,龍舌蘭科的觀葉植物在觀葉社團裡價格飛漲,是鬱金香狂熱嗎?那年我也剛認識陳二源,我截一張被炒作的虎尾蘭問他有沒有(分明想A一盆),...

2025.04.06
【深頁凝視《52種走路的方式》】啟動繽紛的行走力

文/潘煊 想像過我們的雙腳可以鍛鍊嗅覺、活化五感、融合哲思、與天文地理、文化建築神奇的交織嗎?是否重新思考過「走路」這件事? 將習以為常的邁步,變成全新的走路,《52種走路的方式》作者安娜貝爾.斯特里玆(Annabel Streets),激盪出五花八門的行走力,鼓舞讀者只要抬腳出發,全身心就...

2025.03.30
【瀾光筆記】《宛如阿修羅》透視家庭的溫暖與憂傷

文/廖淑儀 《宛如阿修羅》是向田邦子1979年的電視劇本,之後才由其他作家編成書,還曾兩度改編成舞台劇,2003年改編成電影,由森田芳光執導。日本知名導演是枝裕和曾表示,向田邦子筆下的幽微日常是他美學的啟蒙。 阿修羅(Asura),在佛教中,指的是屬於六道輪迴中的一道,通常比人類強大,但內心...

2025.03.30
【圖文書】《泥巴殿下》一點點善意 趕走黑暗心靈

文/陳玫靜 義大利繪本作家碧翠絲.阿雷馬娜,創作並繪製了超過40本書,多次榮獲獎項。她在最新作品《泥巴殿下》中,以細緻而生動的風格,與文字相輔相成,並闡述一個道理,人只要多一點點溫柔善意,就能趕走黑暗。 面對情緒,你都如何處理?如果人們的情緒有一個地下室,那裡面會藏著什麼?《泥巴殿下:泥巴國...

...
1 2
...
183
1 / 18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