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結合高光譜相機 發送遠距信號 基改細菌能感測 確保農作物健康

編譯/韋士塔 基改細菌正被科學家應用於環境監測和農業,研究人員表示,對細菌進行基因改造後,可培育出具有感知能力的細菌,用來檢測汙染物或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幫助農民更有效地掌握作物的生長與健康狀態。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團隊表示,傳統上,細菌監控通常依賴顯微鏡來觀察其細胞信號,但這種方法無法...

2025.04.26
體積比米粒小 不須使用時可自行溶解 微型心律調節器 靠注射進入人體

編譯/韋士塔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在心臟醫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他們開發出一款全球最小的心律調節器,體積比米粒還小,厚度僅有0.1公分,長度為0.35公分。這款裝置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能透過注射方式進入人體,並且在不再需要的情況下可完全溶解;相較於安...

2025.04.19
採集約化系統栽培 可降低溫室效應 新品種水稻 甲烷排放減少70%

編譯/韋士塔 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種新水稻,與現有的其他品種相比,新品種水稻的甲烷排放量減少70%。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於幫助應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尤其是水稻種植所引發的環境問題。 水稻是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與食用的歷史都相當悠久。目前,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

2025.04.19
現代農業影響土壤養分 導致人類面臨健康重大挑戰 蔬果營養含量 遠低於70年前

編譯/韋士塔 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當今市面上販售的蔬菜、水果及穀物,其維生素和營養成分的含量遠低於70年前的水準,可能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生鮮雜貨店的農產品區,色彩繽紛的蔬果仍然充滿吸引力,但許多人並未意識到,這些作物的營養價值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不斷減少。 科學研究證實,表明當前生產的水果、...

2025.04.12
巢穴採用天然材料 永續環保 保育築巢人 幫麻雀在城市起厝

編譯/韋士塔 任何一種物種的數量遽減,都將對生態產生重大衝擊,甚至產生連鎖效應。常見的野鳥麻雀就是一例,中國大陸在「大躍進」把麻雀視為害鳥,以各種方式將其撲滅,竟導致害蟲滋生與蝗災,引發饑荒。過去十多年來,印度保育人士卡特里(Rakesh Khatri)發現該國城市地區麻雀數量持續下滑,為了保...

2025.04.12
逾2000年歷史古琴 聲音如蜂蜜般甜美 印度雅茲琴 創新設計重現魅力

編譯/韋士塔 在印度的音樂歷史中,Yazh(雅茲琴,譯音)曾是廣受歡迎的樂器,這種古老的弦樂器有著超過2000年的歷史,曾在泰米爾王國(Tamil kings)時期盛行,也在文學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遺憾的是,目前雅茲琴僅存在於古籍與博物館的展覽中。 不過,清奈工匠塞卡爾(Tharun Sekar...

2025.04.05
兼顧廢棄物減量、永續生產 創新永續包裝 賦予塑膠新生命

編譯/韋士塔 塑膠垃圾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嚴峻挑戰,各界也致力找出最妥善的處置對策;印度德里一名企業家蘇海爾(Mohd Suhail)則找到賦予塑膠廢棄物新生命的方法,他開設的阿塔爾包裝解決方案(Athar Packaging Solutions)公司過去3年來已回收200噸塑膠,將其製作成永續包...

2025.04.05
吸收輻射後會發光 未來可應用高輻射環境 新型電池 核廢料轉化電能

編譯/韋士塔 核電在電力生產中扮演重要角色,以美國來說,核電約占所有電能的20%。核電在產生電力的過程中幾乎不排放溫室氣體,但放射性廢物的問題至今難解,也成為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潛在威脅。近來,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一種新型電池,能夠將輻射轉換成光,接著再轉換為電能。 研究團隊指出,傳統...

2025.03.29
透過動態追蹤技術辨識 準確度達80% 電子遊戲工具 診斷自閉兒

編譯/韋士塔 最新研究顯示,一款名為「電腦化運動模擬評估」(Computerized Assessment of Motor Imitation,CAMI)的電子遊戲工具,可透過動態追蹤技術準確辨識自閉症兒童,準確度高達80%。另外,自閉症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患者常被混淆,利用這套工...

2025.03.29
提供「閱讀」機會 讓盲童感受故事情感與想像力 立體圖畫書 造福視障兒童

編譯/韋士塔 過去30多年來,慈善機構Living Paintings一直致力幫助盲人、視障人士透過觸覺與聲音來享受藝術的魅力。這一機構的使命,得到了許多藝術家和志願者的支持,其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志願者是88歲的雕刻家韋伯(Len Webb)。韋伯曾從事舞臺設計的工作,近20年來,他一直在L...

...
1 2
...
100
1 / 10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