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0
【七寶之首】佛像貼金 功德殊勝

文/本報綜合報導 俗話說「臉上貼金」,通常是比喻顯能誇耀或虛誇功德。其實,「貼金」是一種民間傳統工藝,是將純金箔貼在佛像、陶瓷、木器等材料上,裝飾物品看起來金碧輝煌,特別是廟宇樓閣、家具工藝等,透過貼金既能長期使用,又顯富麗堂皇。貼金工藝與佛教也有甚深因緣,在佛像表面塗上生漆,然後貼上極薄的金箔片...

2025.04.06
【福慧具足】佛教財神 廣施聖財

文/本報綜合報導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財富,不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言「信心門裡有無盡的寶藏」,只要有信心,財富就在你的心裡。「結緣」也是發財最好的方法,宇宙萬有所以存在,就是「因緣」的存在,想要發財、要生存,結緣是非常重要的。而發財的方法在佛教裡,有所謂的「七聖財」。 佛教《法句經.篤信品》云...

2025.03.23
【藝術弘法】花見華蓋 菩薩微笑

文/嚴慕容 2025年元旦開春,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藝文空間的「華蓋寶莊嚴」——嚴湘(慕)容佛教華蓋傳承與創新特展,以創新設計與現代工藝,具體創作出敦煌莫高窟第172、204、220、321、329等洞窟中的華蓋,以及作為華蓋紋樣的刺繡與非遺工藝如鏨金等材飾作品。 並以中國敦煌藝術大師謝成水老...

2025.03.09
【遼代佛教】合掌露齒菩薩意象

文/本報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山西境內的古代寺院多不勝數,如下華嚴寺、岩山寺、崇福寺等,這些寺院中都遺存大量的佛教雕塑。其中,大同下華嚴寺作為遼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寺內薄伽教藏殿的佛教雕塑獨樹一幟,是現存遼代塑像最多的佛殿,殿內的一尊合掌露齒菩薩造像,可說久負盛名。 這尊菩薩雙目微睜,向左下方斜睨,眉...

2025.02.23
【兜率天宮】彌勒菩薩信仰與造像

文/本報綜合報導 彌勒信仰分「上生」與「下生」,彌勒於兜率天宮為上生,在娑婆世界為下生。彌勒上生信仰,最早起源於犍陀羅地區,後來廣泛流傳於中亞、西域及中國。犍陀羅兜率天的彌勒造像是早期上生信仰形像化的產物。劉宋沮渠京聲所譯《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是彌勒上生信仰的經典,約在二世紀左右形成於西北印度...

2025.02.09
【三界導師】敦煌壁畫佛典譬喻

文/本報綜合報導 佛陀善以譬喻說故事,讓聽聞者方便契入法義。「譬喻」梵語avadāna,是佛陀說法時經常使用的方式。佛陀以具體的事物比喻抽象的教理,譬喻方式有助於聞法者產生聯想,對所聽的內容深刻記憶。而一些敘事性強的佛典譬喻,就成了佛教弘法的利器。 隨著譬喻佛典傳譯到中土,以及寺院講經日漸普...

2025.01.26
【淨妙色相】佛教經典觀音造像

文/本報綜合報導 在印度、西藏、東南亞,以及在唐代與唐以前的中國,觀音菩薩被塑造成英俊的王子,甚至敦煌壁畫中的觀音蓄有短髭。然而在接下來的數百年間,觀音經歷奧妙的轉變,十六世紀時,觀音不僅完全中國化,且成為一位廣受民眾敬愛的慈悲女性。在所有傳入中國的佛菩薩中,觀音是真正本土化成功的菩薩。 在佛教...

2025.01.12
【七堂伽藍】寺院建築形制藝術

文/本報綜合報導 寺院是中華文化悠久歷史象徵,東漢時期已有佛寺,初沿襲印度傳統,以塔為寺院中心,四周建置堂閣。佛教傳入中土後逐漸深入民間,各地佛寺亦隨之興起。寺院雄偉巍峨的殿閣建築,以及妙相莊嚴的佛菩薩像是佛、法、僧「三寶」的形式體現,也是僧伽共住修行與弘法利生的道場。 大雄寶殿為寺院中心主體建...

2024.12.29
【形賦所證】根脈華蓋 日出所本

文/嚴慕容 佛教「華蓋」溯源,漢時期佛教透過罽賓道由印度東傳至中國。西元六世紀中葉,佛教由中國經百濟傳至日本,初期弘揚以聖德太子(574—622)為主,定佛教為國教,規定全民「篤敬三寶」,闡明佛教為「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礎。 「華蓋」是佛教莊嚴具與佛法器,亦是以佛陀意象表法...

2024.12.15
【佛陀舍利】法門寺密教藝術

文/本報綜合報導 法門寺位於陝西扶風縣城北的法門鎮,據記載,古印度阿育王於西元前272年(釋迦牟尼佛入滅後119年)安奉佛陀指骨舍利。至元魏王朝,肇啟塔基,開供奉舍利,弘揚佛法之先河。李唐王朝,高祖李淵改寺名為法門寺,太宗李世民敕命開示舍利,弘建地宮專用供養。 法門寺成為供養佛指舍利的皇家寺院,...

...
1 2
...
11
1 / 1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