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新竹.五峰 原鄉祕境湧風雲 矮靈夜祭傳古韻

文/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新竹縣五峰鄉是雪霸國家公園的門戶之一,這裡有觀霧森林的原始巨木、賽夏族矮靈祭的神話傳說、泰雅族霞喀羅群的抗日戰爭史,是台灣自然生態與原住民族深度融和的代表地區,它不僅是旅人療癒心靈的祕境,更是台灣山林的縮影。 五峰鄉因境內有「五指山」五峰並峙而得名,這裡是泰雅族與賽夏族的傳...

2025.08.11
桃園.新屋 范姜古厝藏故事 海上長城話石滬

文/人間社記者謝佩蓁 「新屋」,其實一點也不新。位於桃園市西端的新屋區,地名源自清咸豐4年(1854年),范姜家族在此興建一棟氣派的祠堂。當時鄉親們常說:「來去看新屋。」久而久之,「新屋」便成了地名。當年的「新屋」,就是今日的「范姜古厝」。 「范姜古厝」是新屋區最珍貴的古宅,也是國家三級古蹟。祠...

2025.08.04
新北.三芝 田野祕境水中央 雲影天光映稻香

文/人間社記者周倫 三芝舊稱「小雞籠」,早期是凱達格蘭族的聚落之一。清朝時期,漢人移墾,官方將當地劃分為「芝蘭」、「芝山」、「芝柏」三堡,由於三堡都含有「芝」字,因此得名「三芝」。背山面海的環境,保留傳統農村節奏,另有一番遠離喧囂的閒適。 根據歷史文獻,「小雞籠」是凱達格蘭族在北海岸建立的最大部...

2025.07.28
宜蘭.大同 見晴幽徑苔原綠 雲山翠嶺入清虛

文/人間社記者林志賢、傅娟娟 宜蘭縣大同鄉面積有657平方公里,人口卻僅約6000人,鄉內擁有壯麗多變的自然風光。台灣三大林場之一的太平山,空氣清新,被喻為「人間仙境」;山中的「見晴懷古步道」,被評選為全球最美28條小徑之一,展現獨特迷人風情。 大同鄉舊稱「眠腦」,為泰雅族語 Minnao 的音...

2025.07.21
花蓮.富里 雲湧山巒花似錦 縱谷田園富里春

文/人間社記者黃月貴、蔡秋燕 富里鄉位於花蓮縣最南端,農業興盛,是花蓮縣重要的米倉,所生產的稻米、金針、香菇號稱「富里三寶」;尤以純淨水源灌溉的富麗米,被譽為「米中珍品」。這個風光明媚的靜謐鄉鎮,近年來隨著慢活旅遊風氣興起,受到更多青睞。 富里舊名「公埔」,原為平埔族的公共牧場。日本昭和12年(...

2025.07.14
嘉義市 諸羅山城映晴空 人文風情韻自融

文/人間社記者李家芸 嘉義市是台灣第一個建城的地方,明末鄭成功攻打熱蘭遮城(今台南安平)時,荷蘭人曾集體在此避難。日本時期,嘉義市因阿里山伐木業而興盛,曾名列台灣「五都」之一,如今以其歷史底蘊,在時光交錯中,淬鍊出獨有的人文風情。 嘉義市位於北回歸線北側,古名「諸羅山」,是平埔族語,大英博物館收...

2025.07.07
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

文/人間社記者江素麗、段惠珍 看過史詩級電視劇《斯卡羅》的觀眾,對於「柴城」、「保力」、「統領埔」等地名應該不陌生。車城,原名「柴城」,有全台最大的土地公廟、台灣最南端的客家村落,閩、客、原民在此交融,建構出多元的歷史文化,猶如台灣的縮影。 車城位於恆春半島西側,當地原本是排灣族居地,排灣語稱為...

2025.06.30
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周倫 台北市信義區有繁榮的商圈、台北101大樓、松山文創園區、國父紀念館、世界貿易中心等地標,金融貿易發達。除了繁華密集的高樓商辦外,也有古蹟與歷史建築,更有風光明媚的四獸山,是市民尋幽攬勝、沉澱身心靈的好去處。 信義區早在清乾隆年間,即有漢人前往開墾,並在四獸山下開闢水陂...

2025.06.23
台南.安南 鹿耳連帆遊台江 四草溼地瞰候鳥

文/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台灣寺廟中最常見的門神是秦叔寶、尉遲恭兩員大將,但您見過濃眉大眼、五官深邃的「西洋門神」嗎?台南市安南區鎮門宮就有一對「外籍門神」,廟旁為名勝「府城天險」,當地以前是「台江內海」一部分,也是台灣人尋根溯源的原鄉。 安南區在300年前仍是一片汪洋,這個被稱為「台江內海」的地方...

2025.06.16
嘉義.溪口 嘉南平原綠寶石 軼聞古蹟話文史

文/人間社記者孫芳菲 溪口鄉面積只有33平方公里,是嘉義縣18鄉鎮市中面積最小的鄉,然而卻有全世界最高的鄭成功神像、全台唯一御賜玉旨及詔書的「天公廟」,以及特色美食「鳥仔餅」;現今社會逐漸失傳的竹編、打草索、民俗童玩等,都在這裡蓬勃發展。 位於嘉義縣北端的溪口鄉,因三疊溪、華興溪在此合流,早年得...

...
1 2
...
19
1 / 19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