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桃園.八德 八姓拓荒福滿居 埤圳風情慶有餘

文/人間社記者呂清月 桃園市八德區,舊稱「八塊厝」,地名源於清乾隆年間的拓墾史。傳說當時有八姓先民來此開墾,各自建屋而居,形成「八塊厝」的聚落雛形。1920年實施地方制度改正,設置「八塊庄」,主要商業活動集中在大湳地區,逐漸成為城市核心。 古廟傳承 名匠藝術創作 香火鼎盛的三元宮,是八德區最具...

2025.04.21
新北.平溪 瀑布之鄉彩虹淵 老街天燈共祈願

文/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新北市平溪區舊稱「平溪仔」、「石底區」,是基隆河的發源地,溪谷地形發達,區內有36座瀑布,是一個瀑布之鄉。由於上游溪床狹小,溪流彎曲湍急,流經平坦的村落,水清見底,能看到溪床上的岩石,因此被稱為「石底」或「平溪」。 發現黑金 開啟煤礦時代 平溪原本是一個農業鄉鎮,1909...

2025.04.14
台北.內湖 山橫春靄映嵐彩 新柳拂水照錦帶

文/人間社記者胡琇媚 內湖約有6成的森林保護區,可謂台北市的「綠色寶藏」。知名地標大湖公園,半圓形的錦帶橋倒映湖面,映襯出水墨畫般的景色,曾被票選為「全球最美仙景橋」之一;內湖科技園區年營業額超過5.4兆新台幣,有「台北矽谷」之稱。 內湖地名由來,始見於清乾隆13年(1748年)的古契文「內湖庄...

2025.04.07
基隆.中山 山海港城迎巨輪 碼頭榮景再啟程

文/人間社記者周倫 基隆市中山區北傍東海,東依基隆港,歷來是軍事與商貿重鎮,自17世紀荷西據台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仙洞巖附近的海岸,更是清法戰爭「西仔反戰役」法軍的登陸點。如今,這個充滿歷史風情的港埠,以古蹟、海岸美景而聞名。 中山區在清朝雍正年間,即有漁民在此築漁寮聚居,後來逐漸發展為市街...

2025.03.31
桃園.蘆竹 航空城外看飛機 時光疊影見幽奇

文/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桃園市蘆竹區原稱「蘆竹厝」,早年先民移墾時,多以蘆竹莖為建材而得名。如今,蘆竹因緊鄰桃園國際機場,位於「桃園航空城」計畫範圍而蓬勃發展;區內有多元時空交疊的文化基因,融和傳統與現代,書寫台灣城鄉發展的獨特篇章。 蘆竹雖已從純農村聚落,蛻變為重要的產業與商業重鎮,但仍保有歷史...

2025.03.24
宜蘭.南澳 夢幻嵐靄與潮音 織就山海原圖騰

文/人間社記者尤秀華 南澳鄉位於宜蘭縣最南端,全鄉面積有741平方公里,人口約60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8人,是宜蘭縣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鄉鎮。南澳鄉擁有全台最大的高山湖泊「翠峰湖」;沿著海岸線而築的蘇花公路,可眺望太平洋美景。 南澳是泰雅族人的原居地,因位於「蘇澳之南」而得名,歷來有歐...

2025.03.17
花蓮.光復 縱谷明珠馬太鞍 台灣運動員搖籃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花蓮縣光復鄉原名「馬太鞍」,因台灣光復後設治而得名。「馬太鞍」是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領域,昔日長滿了樹豆(又稱木豆、蒲姜豆、觀音豆),阿美族語稱樹豆為「馬太鞍」(Vata’an),因此成為地名由來,也被稱為「樹豆的故鄉」。 光復鄉位於花蓮縣中部,介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花...

2025.03.10
台東.海端 青山綠水藏祕境 白雲翠谷訴悠情

文/人間社記者林昀融 台東縣「海端鄉」不靠海,也不在海的那一端,而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原住民鄉鎮,面積廣達880平方公里,比3個台北市的面積還大,但人口卻只有4000多人,全鄉匯聚高山峽谷、溪流瀑布等地形,是南橫公路(台20線)東部起點。 「海端」地名緣自布農語haiduan,是指三方有山脈環繞、一...

2025.03.03
屏東.東港 大鵬灣潟湖攬勝 王爺廟鎮海聽濤

文/人間社記者黃博鏞 東港以王船文化聞名,有全台首座的「王船文化館」,館內典藏一艘大型王船,是由在地匠師遵循古法打造;「大鵬灣」是全台唯一的單口囊狀潟湖,擁有濃厚的南國風情。王爺信仰、潟湖、紅樹林等資產,構築出豐富的人文生態風貌。 東港早年屬於鳳山縣,最早是平埔族鳳山八社中「茄藤社」的墾居地,由...

2025.02.24
高雄.左營 蓮潭夕照龍虎塔 泮水荷香春秋閣

文/人間社記者洪佩蓮 左營是台鐵、高鐵、高雄捷運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中華民國海軍、海軍陸戰隊最大的基地;以「蓮潭夕照」美景聞名的蓮池潭,是古鳳山八景之一「泮水荷香」所在,潭邊廟宇林立,500公尺內有20多座寺廟,充滿濃濃的宗教氣息。 左營的開發,可追溯自明鄭時期,永曆15年(1661年)鄭成功驅...

...
1 2
...
18
1 / 18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