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9
看人間 與洪水共生:氣候新聞學如何擺脫控制幻覺?

文/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極端氣候正在重塑我們的世界。面對一場又一場橫掃城市與鄉村的暴雨與洪水,主流新聞媒體習慣以「災難現場」為框架,呈現泥濘的街道、倒塌的屋舍與驚惶失措的人群。記者手握麥克風、身處水深及腰的街頭,告訴觀眾:「這是百年一遇的洪災。」 但這樣的敘事模式,真的足以幫助我們理解...

2025.09.02
看人間 戰爭的博弈,沒有贏家

文/邱華創(亞太青年創新創業協會創會會長) 近來,俄烏戰爭的外交局勢再度浮上檯面。美國總統川普居中積極斡旋,企圖為這場延宕3年多的戰事尋找出路。表面上,這似乎是和平曙光的契機;然而,相較華府與莫斯科的角力,烏克蘭自身的聲音卻顯得薄弱。大國談判,誰的利益被代表?歷史上,戰爭的終局往往不是由戰場上的士...

2025.08.19
看人間 核三廠延役反思:國際經驗啟示及民意需求

文/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副教授) 8月23日即將進行第二波政治大罷免及核三廠延役公投,尤其後者涉及台灣能源政策結構及非核家園目標維持。究竟核能發電是一項綠色乾淨能源?非核家園目標是一項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價值或迷失?恢復核能發電與環境永續發展目標衝突? 從各國由原反核到回歸核能立場...

2025.08.12
看人間 布施也可以有感染力

文/李永然(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所長) 日前閱讀克里斯.安德森所著的《慷慨的感染力》(王曉伯譯)。作者提到,在新冠疫情帶來的隔離、遠端生活過後,人類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集體孤立不安,點燃人們對連結、科技議題的關注。其實「慷慨」不只是溫柔的道德行為,還可以是被設計、被傳染,進而推動人類進步的行動。 人類...

2025.08.05
看人間 抽血事件 顯示研究倫理意識應加強

文/郭文平(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院長) 近日一件關於抽血檢測的研究在台灣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事件起因於一位「吹哨者」出面指出一項研究計畫,長期以學分要求學生被連續抽血。這起事件延燒月餘,最後以校方針對相關研究人員做出懲處暫告一段落,但是事件背後反映不僅是違規抽血的問題,更涉及了研究倫理被漠視、師生...

2025.07.29
看人間 無須做完美父母,只要用「愛」連結孩子

文/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許多職業父母總會在某一刻突然驚覺,孩子怎麼一下子就長大了。當年那個需要牽著手走路的小孩,如今有了自己的世界和節奏,與父母的距離,也隨著時間悄悄拉遠。特別是對於年輕時為事業拚搏的職業婦女來說,這樣的落差尤其明顯,回頭一看,錯過了太多陪伴的時光,難免有些懊悔與愧疚。...

2025.07.22
看人間 非核及反綠 過猶不及

文/陳國祥(資深媒體人) 能源政策攸關一國經濟發展,對於地球暖化問題也影響深遠,由於各類能源各有優缺,所以理想的能源配置方式應是多元化,每項能源都占一席之地,避免走極端。 世界上有兩個地方的能源配置走極端。一個是台灣,今年達成非核家園目標;一個是美國,川普政府壓抑綠能,獨鍾於化石能源。前者太過超...

2025.07.15
看人間 兩岸同胞,敲敲和平之鐘吧!

文/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榮譽會長) 「和平不是沒有衝突,而是透過和平手段解決衝突的能力。」美國故總統雷根堪稱上世紀的歷史人物,他用和平的手段,推倒了柏林圍牆,促使分裂的東西德走向統一。 和平,人類自古以來朝思暮想的期待。想,很容易;做,卻很難。但,正因為它難,政治人物更應該盡一切的努力去做...

2025.07.08
看人間 新台幣升值,「台灣錢,淹腳目」好景再度降臨?

文/趙淵海(全球經濟觀察者) 台灣凡是資深人士,應該都還記得1980年代末期「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股市、房市都極度繁榮。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觀察,造成這種現象的最根本原因在於新台幣大幅升值。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從40以上,一步步貶到26左右。當時央行為了讓新台幣「有秩序」地升值,以免過度打擊台灣出口...

2025.07.01
【看人間】在加薩,餓死與被殺之間的選擇

文/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在加薩,尋找食物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你要嘛帶著食物回來讓孩子開心,要嘛披著裹屍布回來,要嘛空手而返讓孩子哭泣。」這句話出自38歲加薩平民婦女Nawajha之口,有如一場時代的控訴。 這場控訴的背後,是以色列軍事封鎖與攻擊下的人道災難。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

...
1 2
...
3983
1 / 398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