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7
【長期徵文】

本版歡迎讀者投稿,敬邀各類文史相關圖文作品,字數400-1200字。來稿請寄mtnart14@merit-times.com.tw,凡錄用刊登之作品,將同時刊於本報電子報、合作網站及媒體。

2025.11.17
【香火傳承】彰化定光佛廟:見證在台汀州族群信仰

文/謝貴文 自清代將台灣納入版圖後,由於大量土地需要人力開墾,吸引許多閩粵先民渡海來台,他們為求一路平安,多會攜帶故鄉的神明香火隨行,並隨著定居後聚落形成,正式建廟供奉。這些祖籍神明,成為各地方團結、整合族群的重要象徵,如泉州的同安人拜保生大帝、安溪人拜清水祖師、三邑人拜觀音佛祖,漳州人拜開漳聖王...

2025.11.17
【如是觀史】火星來的人

文/余遠炫 《搜神記》卷八記載了一篇故事:三國時期,一名自稱從火星來的人,透過東吳的孩童傳話給大人:「三公歸於司馬。」然後就升上天空消失不見。「火星」是現代人的通稱,古代稱為「熒惑」,是令人害怕的災星。 三國東吳景帝永安三年,東吳邊境來了一名穿藍色衣服、身高四尺(約一百公分),年紀大約五、六歲的...

2025.11.17
【食說新語】龍鬚翠映玉連環

文/朱振藩 以南瓜莖葉入饌,嶺南人稱龍鬚菜。在台灣則不然,所謂的龍鬚菜,專指佛手瓜莖蔓的嫩梢,形似而質有別。 目前在超市或傳統市場裡,所出售的南瓜,幾乎不見其葉。我初見此葉,是在去金門時,造訪「燕南書院」,見其周遭種了些園蔬,最可愛者,莫過於金瓜,只見其葉碧花金,枝繁葉茂,嫩芽壯碩,嬌態婀娜。但...

2025.11.17
【華彩萬象──石窟藝術沉浸體驗】龍門石窟藝術裝置

文/國家藝術基金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作品創意源於龍門石窟。除了造像,龍門石窟內留存有大量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碑刻造像題記,是中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共有碑刻題記兩千八百六十多塊。書法形式多樣、體法多變、淳樸天然。 歷代書法家和鑒賞家根據藝術水準精選了《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等二十種魏碑題記組成「龍門二十...

2025.11.14
【課本沒有的歷史】決定台灣居民國籍的兩份文件

文/廖文瑋 一八九五年的《馬關條約》第五條稱,五月八日條約生效兩年後,割讓領土上的居民應視作日本臣民。依據前約,一八九六年八月二十九日,台灣總督府起草《關於台灣住民的國民分限令》,並於隔年三月發布〈處理手續〉,主要規定台灣住民,即「一八九五年五月八日以後在台澎有一定住所者」,若在一八九七年五月八日...

2025.11.14
【大師身影】 曲歌繞梁: 弘一大師李叔同(下)

文/荻宜 弘一大師在氣候溫暖的閩南著書、整理失傳七百年的南山律宗典籍時,正逢日軍侵華,居處隨時都會毀於戰火。但大師不怕,穿著一雙僧鞋、一件縫滿補釘的僧袍,走遍漳州、晉江、泉州弘法利眾。聲名遠播的佛學、詩藝、音樂大師講經,僧侶與佛教徒蜂擁而至,連基督徒也來了。 中國漫畫藝術先驅豐子愷,除了是畫家、...

2025.11.14
【時代顯影】 台北城內的經典雕塑

文/尚智 台北市的「城內」地區,指的是清領時期台北城的範圍內,與艋舺、大稻埕並稱為「三市街」。雖然日據時期城牆與西門被全數拆除,僅剩北門、東門、南門與小南門四座城門,然而無論是台灣總督府或後來沿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這裡一直是台灣最高政治中心所在。 自日據時期以來,這個地區就有熱鬧的商業活動。其中...

2025.11.14
【美哉斯土】羅東心靈地標 ──耶穌聖心堂

文/潘憲榮 羅東位於宜蘭平原中央,地理環境優越,人文風采豐美,這裡還有一座極具歷史意義的「聖母醫院耶穌聖心堂」,以典雅建築連結暖心故事。 羅東聖母醫院由天主教靈醫會創立,原本在大陸從事醫療服務,由於時局動盪,一九五二年自雲南撤退來台,選擇醫療資源匱乏的羅東鎮設立醫院及教堂,同時弘揚耶穌的博愛精神...

2025.11.13
【寶島踏查】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

文/東方奭 一般人提起公園,總認為那是一片綠地與蓊鬱樹林的場所,似乎不會有太多的建築驚奇。然而走進以「圓」作為設計意象,象徵族群融合、團結一致保鄉衛土精神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多數人都開了眼界。 這座曾經榮獲二○二三美國謬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的紀念公園,將...

...
1 2
...
4033
1 / 403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