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文學天地】話宋代傑出 女詞人李清照(下)

文/劉孔伏 清照詞嚴格按照「別是一家」而創作,被世人稱為詞壇婉約派大家,與蘇軾、辛棄疾等人的豪放派詞風截然不同,分庭抗禮。 自古就有「文如其人」之說,即文風與人的性格有關連。如果按清照詞風而論,那麼就很容易想當然地認為她是一個文弱的官家小姐,小鳥依人、多愁善感,性格少豪爽,難為豪言壯語。 其...

2025.11.28
【課本沒有的歷史】他們為什麼叫 「八路」

文/廖文瑋 談到「八路」,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指抗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軍隊;但為什麼是「八」路,而不是「七」路、「六」路……? 西安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與中共恢復談判,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戰爆發後的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國民政府軍委會宣布將中共的陝北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

2025.11.28
【美哉斯土】雁門煙雨 千年詩心

文/黃鎮 「雁門」位於高雄內門鹹水埔一帶,為青灰岩構成的惡地形。因長年風雨侵蝕形成峭壁峰巒,二仁溪沖刷更使山勢如雁群排布而得名。此地天候多變,晴雨晨昏各具風貌,尤以雨後蒸騰的白霧最為迷人,山塵遇雨升起薄煙,構成虛實交錯的「雁門煙雨」,自清代即為高雄內山最具特色的景觀之一。 據清人王瑛曾《重修鳳山...

2025.11.28
【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博物館

文/郭詠澧 大足石刻博物館位於四川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內,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石窟寺專業博物館,以聞名遐邇的「大足石刻」文物的收藏、保護、研究、展覽為主體,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展廳採用數字化、虛擬成像、多媒體等現代科技方法,充分展示大足石刻的歷史文化。 大足石刻博物館的建築主殿為重檐歇山式,...

2025.11.27
【文史雜談】劉備的第一位軍師

文/徐夢陽 朋友問我,《三國演義》中最喜歡哪位軍師,我的答案是徐庶。他愣了一下,似乎期待我說諸葛亮、龐統或周瑜。但我喜歡徐庶,或許是因為他出場不多,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徐庶的故事開始於新野,他經司馬徽推薦,成為劉備軍師。當曹操大軍逼近,他連破呂曠、呂翔與曹仁,使劉備大軍士氣大振。那一刻,我彷彿...

2025.11.27
【文學天地】話宋代傑出女詞人 李清照(上)

文/劉孔伏 宋代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生於宋神宗元豐七年(一○八四),山東濟南章丘縣明水鎮人。其父李格非為宋代名臣,曾受知於大文豪蘇軾,被稱為「蘇門後四學士」之一。其夫趙明誠,乃丞相趙挺之的兒子,為宋代著名金石專家。 清照詞作造詣甚高,名篇佳句迭出,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宋人朱彧於《萍洲...

2025.11.27
【野鳥紀事】台灣古典文學中的夜鷺詩意

文/陳煌 從前台灣夜晚的河岸邊,常傳來一陣沙啞的鳥鳴,像是老人咳嗽般的聲音。這種被稱為「灰鷺」或「暗光鳥」的夜鷺,其叫聲總讓當地人皺起眉頭。 清朝乾隆年間,巡台御史范咸主修的《重修台灣府志‧物產》(一七四七)就寫道:「灰鷺棲水涯,夜鳴如老嫗咳,土人惡其聲。」話說得很直白:夜鷺晚上吵得讓人睡不著覺...

2025.11.27
【大千我見──蔡梅芳、王玲琳、楊新福、冼宜泉藝術創作聯展】忘憂

文/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提供 「大千我見」創作聯展是四位來自台灣南部的藝術家,透過不同的創作形式,探究大千現象之變,追求人類心性之華,用藝術創作呈現生命成長的映象。 王玲琳早年習水墨,後專攻西畫並以油畫為主。本次展出二○一六年至二○二五年的作品,可看到從寫實到抽象的畫風軌跡,以及從傳統油彩至複合媒...

2025.11.26
【春秋雜論】陛下能與數十人者共天下乎?

文/嚴陽 南宋寶祐三年(一二五五),浙江、福建一帶發大水,監察御史洪天錫上書宋理宗,曰:「上下窮空,遠近怨疾,獨貴戚、巨閹享富貴耳。舉天下窮且怨,陛下能與數十人者共天下乎?」 諸如地震、洪水一類的自然災害,都是古人難以理解,並且在當時的科技水平與物質條件下,很難人為干預的事。皇帝與大臣往往束手...

2025.11.26
【寰宇采風】兩千年後的凝視──布魯日聖血聖殿

文/王怡方 如果世界上有個地方,據說能近距離接觸神,你會不會前往朝聖? 聖血聖殿,顧名思義以收藏耶穌基督聖血而聞名,理應氣派卻意外地低調。 它坐落於比利時布魯日城堡廣場的最邊角,不僅容易錯過,還得走上二樓才能一窺聖物模樣。上樓前的樓梯口擺放著告示牌,遊客多半也在這裡穿梭,擔心此景點不顯眼的人們...

...
1 2
...
4037
1 / 4037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