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4
【長期徵文】

本版歡迎讀者投稿,敬邀各類文史相關圖文作品,字數400-1200字。來稿請寄mtnart14@merit-times.com.tw,凡錄用刊登之作品,將同時刊於本報電子報、合作網站及媒體。

2025.10.24
【寶島紀事】 華山貨運站的文資價值

文/尚智 如果我們搭火車從台北車站北上,下一站就是松山車站,但這是客運的觀點;從貨運的角度來看,一九八六年以前台北的下一站是華山車站,更精準的說法是「華山貨運站」,位於台北市林森北路二十七號。由於一般人不會由此上下車,當時的地圖也很少標示,知道的人並不多。 華山貨運站,源於一九三七年設置的「樺山...

2025.10.24
【文史雜談】 禪宗思想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文/賽夏客 禪宗是印度佛教的一派,由菩提達摩傳入中土,據聞他與南朝梁武帝過從甚密,不但大興寺廟,也給佛學奠定了基礎。之後,衣鉢傳到六祖惠能時,思想出現轉變,跟道家有了微妙連結,並受到上層士大夫的重視,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既深且遠。 話說盛唐中期,惠能接下弘忍五祖衣鉢後,逃回廣東,首座弟子神秀則進入洛...

2025.10.24
【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

文/丹青 位於台北市市民大道五段的「國家鐵道博物館」(以下簡稱「鐵博」),已於今年七月三十一日正式開館。這是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屬於中央三級機關。不同於北門的「台博鐵道部園區」主要展示平面史料,鐵博透過車輛以及軌道的修復,讓民眾可以在園區觀賞各種實體火車及修復展示,也提供典藏車輛的乘車體...

2025.10.23
【歷史點滴】 林口的蛻變 從茶園、磚廠到新市鎮崛起

文/許峰源 一九七一年八月十四日上午,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在林口舉行破土典禮,副總統嚴家淦親自出席,巡視準備情況與勉勵工作人員後,立刻啟動工程。 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全長超過三七○公里,支線連結中正國際機場、台中港、高雄小港機場的中山高速公路,歷時七年,在一九七八年全線完工通車,猶如貫通台灣西部走...

2025.10.23
【走進大西南】 怒山裡的傈僳族 (上)

文/出谷司馬 在前一次的專欄中,我們介紹了位於雲南省的怒江和怒山,文中提到,怒山其實有一個更唯美的名字,叫做「碧羅雪山」。怒山山脈綿延在雲南與西藏一帶,整座山脈又可以分為四大段:靠西藏的梅里雪山、滇藏交界的太子雪山、雲南一段的碧羅雪山,以及保山市一帶的怒山。 碧羅雪山平均海拔大約四千公尺,許多地...

2025.10.23
【美哉斯土】 荷蘭井旁的祈願 善化慶安宮三百年時光

文/noise 走進台南善化,街道蜿蜒、屋瓦斑駁,巷口的空氣混合著香灰與青草氣息。穿過市場的人聲與攤販吆喝,一座朱紅色牌樓映入眼簾,匾額上「慶安宮」三字在午後陽光下閃閃發亮。這座廟,靜靜矗立於地方的心臟,香煙裊裊,彷彿在時間的洪流中,仍以自己的呼吸訴說著土地的故事。 據傳慶安宮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

2025.10.23
【Me, Then Blue──陳厚玏藝術創作歷程】 海韻之禮

文/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提供 本次展覽以「Me, Then Blue」為主題,藝術家陳厚玏用50公斤的碎片,連結藝術考古與未來的時空對話,以「再生」與「新生」為核心,融合現代藝術技法,傳遞青花瓷的永恆之美與文化新生。 「藍」,是一種顏色,更是一段記憶。它承載著1625年萬曆沉船中藍白瓷片的碎裂痕跡...

2025.10.22
【弟子規淺說】親愛我,孝何難 親憎我,孝方賢

文/林少雯 《弟子規‧入則孝篇》中,「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四句,是屬於看不見的心理層面,更能考驗子女是否真的孝順父母,並以父母為尊。 前兩句「親愛我,孝何難」,說的是父母生養我,他們疼我、愛我、寬容我,且時時呵護、處處為我著想,傷在兒身,痛在父母心。親情深如海,父母恩情大如天,面對...

2025.10.22
【東瀛遍路】上野公園清水觀音堂

文/林孟慧 日本東京都台東區的上野公園內,有一座清水觀音堂,是上野山有明確建造年代的最古老佛寺。此觀音堂為天台宗東睿山寬永寺的創辦人天海大僧正,於江戶時代寬永八年(一六三一)所建,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 清水觀音堂為天海大僧正仿造京都清水寺而建,供奉來自清水寺的祕佛千手觀世音菩薩。原本坐落於北...

...
1 2
...
4025
1 / 4025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