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0
【善意文集】 地震倖存者 菩薩來相救

文/陳亦純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奪走三千多條人命。當時,台中東勢王朝大樓倒塌,二十八人罹難,德高望重的中醫師鍾永祥也被埋於廢墟中。 眼看七十二小時黃金救援期將近,大家以為沒有希望時,卻傳來了奇蹟:鍾醫師被救出,他的神情鎮定,身體非但無恙,甚至連灰塵都很少...

2025.10.10
【文化印象】 西蜀財神第一塔

文/梅開 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青城路南段,一座古塔靜靜矗立,與不遠處的岷江水流遙相呼應,這便是俗稱「西蜀財神第一塔」的西蜀塔,一座見證了川西平原千年變遷的建築瑰寶。 西蜀塔的誕生,與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據清代嘉慶年間《灌縣志》記載,此塔初建於唐代貞觀年間,正值都江堰大...

2025.10.10
【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

文/丹青 坐落於台北城南的楊英風美術館,算是較小型的私人美術館,規模雖小,因鄰近人文薈萃的南海學園,而有著濃厚的藝術與學術氣息,史博館、藝教館與工藝館等也經常擺置他雕刻的公共藝術品。 事實上,楊英風的景觀雕塑遍布世界,包括紐約、加州、巴黎、東京、新加坡與北京等地,台灣各公園、文教館所、機構廣場...

2025.10.09
【長期徵文】

本版歡迎讀者投稿,敬邀各類文史相關圖文作品,包含中外歷史評析、民俗介紹、傳統建築與古物鑑賞。來稿請附上姓名、身分證字號、通訊與戶籍地址、轉帳機構分行名稱及帳號,寄到mtnart14@merit-times.com.tw。凡錄用刊登之作品,將同時刊於本報電子報、合作網站及媒體。

2025.10.09
【修行筆記】 八正道之外

文/普玄 佛陀開示八正道,是為了引導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生死,從「見、思、語、業、命、精進、念、定」八個面向,建立一條通向涅槃的路。然而到了這個時代,我常覺得還應該補上一項:「正用」。 這個世界充滿了「使用」與「被使用」。 我們使用手機,也被手機使用;我們用語言說服別人,也可能被話術牽著走;我們...

2025.10.09
【歷史評析】 溫斯頓‧丘吉爾 大英帝國的脊梁

文/胡鵬年 歷史上總有一些人物如璀璨星辰,以其獨特的光芒照亮時代的天空。溫斯頓‧丘吉爾,這位英國歷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首相,他的一生宛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充滿跌宕起伏與震撼人心的故事。 丘吉爾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然而他的童年並非一帆風順,父母關係的疏離使他過早地學會了獨立與堅強。少年時期,丘吉爾...

2025.10.09
【走進大西南】 怒江與怒山

文/出谷司馬 在台灣當過兵的人,可能都聽過或唱過一首叫做〈怒江春暖〉的軍歌,歌詞是這樣寫的:「怒山高高雪嶺寒,怒江滔滔滄河瀾,怒山呀怒江呀,江對江哪江對江,山對山哪山對山,姑娘少年情歌傳,花香鳥語滿山崗,怒山哪怒江啊常春暖。」 第一次在部隊裡聽到這首歌時確實感到意外,因為不要說是唱歌的阿兵哥,就...

2025.10.09
【海底射來的光──莊明中2025油畫創作展】 平安進行式

文/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提供 藝術家莊明中此次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展出的油畫創作,聚焦於三個重要系列。 《有魚》系列:以魚為自我象徵和比擬,映射台灣在地符號與生命狀態,透過畫面的重組與分解,營造非線性、游移的時空感。 《寶島曼波》系列:以蝴蝶與拼板舟等文化符號,喚起對古文明與島嶼生命力的共感,呈...

2025.10.08
【翰墨天地】菩薩就在你身邊

文/黃金藏 反穿衣服倒穿鞋 菩薩就在你身邊 此句典故,源於一段民間傳說:昔時有位篤信佛教的屠夫,曾遠赴普陀山請求引見佛菩薩未果,因而頓悟。 其實,任何和尚或高僧都無法幫忙引見佛菩薩尊容。前人有云:「父母本是再世佛,何必千里拜靈山?」「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父母就是我們的人間菩...

2025.10.08
【弟子規淺說】身有傷,貽親憂 德有傷,貽親羞

文/林少雯 《弟子規‧入則孝篇》中的「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說的是父母與子女的情感與親子關係,是血肉相連心相繫且不可分割的,所以子女在任何時候的行事作為,都會深深影響父母的身與心。 前兩句 「身有傷,貽親憂」,貽字一解為贈送,如餽貽;另一解為遺留、留傳,如貽害、貽笑大方等。在此句中可...

...
1 2
...
4021
1 / 402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