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7
【老師的話】 埋下希望種子

文/慧屏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 感謝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常住僧信二眾的慈心悲願,啟動這趟殊勝的弘法之行。前陣子朝禮了距佛光山印尼佛學院不遠的「婆羅浮屠」,這個曾經輝煌,歷經殘敗又重返榮耀的佛教聖地! 使我不禁浮現念頭:「在無垠的宇宙,漫漫時空長河中,我們來到這個遷流變化不已、成住壞...

2025.06.07
【懷古慨今】 堅毅信力

文/星雲大師 思照法師,俗姓陽,北宋浙江錢塘人。他十四歲依止淨住從雅出家,隨後到南屏去聽《法華》、方等等經。數年後,前往東掖參學神悟處謙,大有契悟,神悟相當讚許他。 思照曾刺血寫一部《法華經》,專修念佛三昧,蓋座小庵室,在後門處布置法座,當作修行十六觀的觀落日之所;並自刻西方三聖像供奉,每晚一過...

2025.06.07
【叢林風光】 人間佛教社會應用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弘揚人間佛教的行者,不僅要能講經弘法,還要具備多方面的實務能力。會煮飯、做知客、整理環境、布置道場、添飯倒水,乃至在人我、人事之間懂得協調與配合,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實則是修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規畫了如典座、花藝供佛、影音拍攝等課程,讓同學們除了深...

2025.05.24
【老師的話】感動是最美的世界

文/慧昭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說:感動是最美的世界!何也?例如大師於《禪門語錄》〈禪者的生活修持〉中說:「每一個人一日當中,要有多次的感動。自己也要有一些語言、發心給人感動,相互的感動,那就是禪心。」 像須菩提聽了佛陀在《金剛經》所開示的微妙法門時,喜極而泣,...

2025.05.24
【懷古慨今】濟貧無悔

文/星雲大師 普安法師,俗姓郭,隋朝京兆涇陽(陝西)人。北周武帝因信奉道教,下令毀盡佛寺,普安不得已,隱居於終南山楩梓谷。時值亂世,普安感嘆無法弘法利生,發願以苦行回向一切眾生。 起初,普安赤露著身體,坐臥在荒郊草莽中,以自身血肉布施蚊蟲。後來有感於現世魔強法弱,人心苦悶不安,因而發大慈悲心,經...

2025.05.24
【叢林風光】叢林易地教學 悲智願行的實踐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近三周的易地教學,最後回到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和南半球的紐澳地區。在宜興大覺寺參與「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同學擺設素食餐點並以法語和氣球與大眾結緣,透過準備過程及現場的各項挑戰,師生感受到善用因緣、從善如流的重要;紐澳地區參學,在總住持滿可法師和住持滿...

2025.05.10
【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日前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習周」的主題,為海內外分區易地教學。在馬來西亞的行程,參與東禪寺一年一度的短期出家修道會,並走入拉曼大學舉辦青年工作坊「放光的行者」,讓學生體會集體創作的精神,更在服務大眾的歷程中,深化了「以道場為家、以眾為我」的使命感。 於台灣中區的參學行程,前往...

2025.05.10
【老師的話】投資生命的學校

文/妙南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佛光山叢林學院創辦人星雲大師倡導「易地教學」,倡議讓佛學院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增加閱歷,不要在鳥籠裡面學習,要到整個社會裡面去學,到眾生裡面去學,隨著時代的進步來發展。」今年四月,叢林師生分別前往澳洲、韓國、馬來西亞、宜興祖庭、宜蘭尋根、中部參學,六條學習旅...

2025.05.10
【懷古慨今】學習接受

文/星雲大師 行機簡堂禪師,俗姓楊,宋朝河南開封人。他自二十五歲出家後,對世間名譽,不羨慕貪求,足足有十七年的時間,獨自住於莞山上。簡堂平日以種菜耕田維生,雖然身上只有一襲百納衣,但卻感覺心中擁有無盡的山河大地;雖然生活非常艱苦,卻樂在其中。 他曾以偈描述莞山的情境:「地爐無火客囊空,雪似楊花落...

2025.04.26
【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在全世界看見人間佛教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自4月19日起展開「學習周」,共分六組:澳洲、韓國、馬來西亞、祖庭大覺寺,台灣北部尋根、中部參學,延續創辦人星雲大師「易地教學」的理念,讓學生在學習中看見全世界。 在韓國,同學們前往首爾佛光山寺參與新道場籌備與青年聯誼活動。透過實地參與、跨文化座談與人間佛教...

...
1 2
...
380
1 / 380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