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
【老師的話】叢林二三事

文/慧屏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 在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學習,不單單是每日按表操課的鍛鍊,為了培養佛門棟梁,更會因應時代所需,策畫多元專案。 一次出席「叢林獅子吼弘法佈教比賽」擔任評審,當下有很多話想說。除了感謝院內師長用心辦理外,更謝謝叢林學院的同學們,仰仗集體創作的力量,而大開法筵,...

2025.07.19
【懷古慨今】貶謫自若

文/星雲大師 靈潤法師,俗姓梁,唐朝河東虞卿(山西永濟)人。他俗家為當地望族,世代皆在朝廷當官。為人性格剛毅,氣度恢宏,幼小因深慕佛法而出家,十三歲時聽講《涅槃經》,十五歲已通曉諸多佛教義理,而且能登座講經。 靈潤不僅精通義理,同時也持戒嚴謹,刻苦自勵,曾日夜不歇地修習般舟三昧,又到山林中苦修頭...

2025.07.19
【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來自美國、加拿大、巴西、法國、菲律賓、越南、澳門、印尼、印度等9個國家地區,27位青年齊聚佛光山,展開為期三周的短期英文佛學班。期間以全英文課程深入佛法、體驗叢林生活。 菲律賓佛光山光明大學校長永光法師特別安排10名優秀學生前來受訓;海外別分院道場住持亦推薦當地有志深入佛...

2025.07.05
【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

文/慧昭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 ) 人世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煩惱,當煩惱來時,該怎麼辦? 在《人間佛教當代問題探討‧生死關懷》裡,曾有人問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當煩惱來了,應該怎麼辦?大師提供了不少妙方: 1.和人相處,不要比較、不要計較。煩惱大部份都是從比較、計較而來的,我不比較...

2025.07.05
【懷古慨今】 心病難治

文/星雲大師 法安法師,又名慈欽,晉朝人,為廬山慧遠門下弟子。法安持戒嚴謹,平日喜好禪思修持,亦樂於講說經典,尤其對那些頑固不冥者,最有辦法,往往一席話,就能拔除他們的固執,引導他們親近佛法。 義熙年間(四○五~四一八),新陽縣某村發生嚴重的虎患,該村有數百人,每天總有一兩位村民慘遭老虎吞噬,居...

2025.07.05
【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第21屆「叢林獅子吼」弘法佈教比賽,6月22日於檀信樓大禮堂熱鬧登場。個人賽與團體賽兩大主軸,不僅展現學生對佛法的理解與詮釋,更透過舞台創作與語言表達,深耕佈教的實戰經驗。 個人賽主題圍繞《星雲大師全集‧經義類》,學生須將經典義理結合譬喻與生活經驗進行分享。...

2025.06.21
【老師的話】 被登出

文/慧屏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 幾天前,臉書突然被停權,內心感到可惜,但是因為近日行程緊湊忙碌,也無暇處理。 但發覺自己會拿起手機,習慣性的要點開臉書看看,與世界連結。一點下去跳出停權畫面時,我才又恢復已被停權的記憶。 我們就這樣習慣性的付出心血,把圖、文、影片等放置在臉書這個虛...

2025.06.21
【懷古慨今】 道業為重

文/星雲大師 天台智顗禪師,俗姓陳,字德安,隋朝荊州華容(湖南潛江西南)人,為中國天台宗開宗祖師。隋開皇十一年,晉王楊廣從智顗受菩薩戒,賜「智者」德號,故世稱智者大師、天台大師。 智顗七歲時,便喜歡往寺院跑,僧人口授《普門品》一遍,智顗就能誦持。 十八歲時,依止果願寺法緒出家。陳天嘉元年,智顗...

2025.06.21
【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日前,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帶領經論教理系同學前往宜蘭佛光大學,參加「2025年佛光大學研究生佛學論文發表會」。院長於開幕式致詞提及,星雲大師創辦佛光大學的初衷,是為了設立佛教學院,期許佛教學院及佛教研究中心成為佛教研究的重鎮,繼而從識人的智慧、空性般若與文字般若三個面向追憶...

2025.06.07
【老師的話】 埋下希望種子

文/慧屏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 感謝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常住僧信二眾的慈心悲願,啟動這趟殊勝的弘法之行。前陣子朝禮了距佛光山印尼佛學院不遠的「婆羅浮屠」,這個曾經輝煌,歷經殘敗又重返榮耀的佛教聖地! 使我不禁浮現念頭:「在無垠的宇宙,漫漫時空長河中,我們來到這個遷流變化不已、成住壞...

...
1 2
...
381
1 / 38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