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老師的話】以眾為我的修行

文/妙南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奉持「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的人生觀,其中「以眾為我」是個人意識抬頭的時代中,習慣獨來獨往的佛弟子,擴大修行心量、對治自我習氣與執著的妙方。 「眾」可以有三種定義,第一是大眾、眾生;第二是眾緣世間;第三是眾成就。首先...

2025.09.13
【懷古慨今】憶持三寶

文/星雲大師 明感尼師,俗姓朱,魏晉山西高平人。由於家鄉遭胡寇入侵,逃難途中又不幸被胡寇俘擄逼婚,因誓死不從,被趕去邊境牧羊十多年。家中曾世代奉佛的他,心中憶持著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期盼能有離俗出家的一日。 某天他有機緣從一比丘受五戒,並教授誦持《觀世音經》,從此晝夜讀誦,發願返鄉後必建造五層寶塔...

2025.09.13
【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日前,佛光山叢林學院舉行114學年度第一學期的開學典禮,本學期有來自16個國家地區的新生,其中有9位碩博士生。全院共160位叢林學子,在佛前發願:從於今日入學求法,不忘初心,明心見性,成就菩提。 從服務中學習成長 學生們分享暑期實習心得。首先,感恩常住與學院的用心栽培,...

2025.08.30
【老師的話】真的?假的?

文/慧屏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副院長) 和資深信徒談話,他表示自己典藏了一幅超級珍貴的墨寶,是師父上人在海外弘法行程中特別寫的,紙上還書寫著信徒名字跟贈予地點呢!談著談著,更加碼分享個祕密:「因為太珍貴了,所以掛在我辦公室的那幅,其實是我特別找人複製的、是假的。真正的不能掛出來啊,萬一被偷了...

2025.08.30
【懷古慨今】三請舍利

文/星雲大師 康僧會大師,三國時代天竺人。他從天竺來到中國的東吳弘法,因當地未曾見過沙門,地方官見他裝束奇特,舉止怪異,便奏報孫權,康僧會因而被召請入宮。 孫權問道:「你為何剃髮?這個佛究竟有什麼靈異感應呢?」康僧會答道:「佛雖已入滅千年,但佛的遺骨舍利仍在人間,如有誠心,便隨緣應現。」孫權認為...

2025.08.30
【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於8月6日至10日舉辦「心無罣礙──2025國際青年佛學夏令營」,來自法國、泰國、捷克、德國、巴西、挪威、丹麥、馬來西亞、緬甸、印尼、日本、菲律賓、越南、印度、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尼泊爾等20個國家地區,300位青年齊聚,其中更有來自美國杜克大學、馬來亞大學...

2025.08.16
【老師的話】 辦法總比困難多

文/慧昭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有的人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有的人遇到困難就勇於去面對解決。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佛光菜根譚》說:「能夠克服困難,便能獲得良機;能夠解決困難,便能化解危機;能夠面對困難,便能尋求轉機;能夠不怕困難,便能把握時機。」 困...

2025.08.16
【懷古慨今】 會眾復橋

文/星雲大師 慈鐵法師,日本京都人,室町時代僧侶。 當時京都建仁寺前,有一座五條橋,為京都與外界聯繫的交通要道。後因連年大雨,橋梁朽壞,不僅嚴重影響往來交通,更造成當地經濟日趨衰退。由於建橋所需的費用及人力十分龐大,連官府也不敢輕言重建。 眼見眾人生活日益困苦,慈鐵於佛前發下大願,希望能集合大...

2025.08.16
【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

文/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自辦學以來,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暨叢林學院創辦人星雲大師「解行並重」的教育理念,每年暑假皆安排同學們投入常住各單位,參與不同的學習。透過多元體驗,將課堂所學落實於生活,並深化其對佛法的體悟。 今年暑假,同學們在不同崗位各自收穫了寶貴的經驗。以下擇錄心得,以饗讀者...

2025.08.02
【老師的話】 開心寶藏

文/妙南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今年暑假,有許多與佛法相遇的善美因緣:叢林學院短期英文班、線上佛學院的精進課程、佛光山兩期短期出家修道會及國際青年佛學夏令營,來自世界五大洲的青年、信眾相聚叢林,我總看見一分與佛法相應的光明。於是深信佛陀說的:「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每個人都能在大藏經中,...

...
1 2
...
383
1 / 38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