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養生百味】夏火炙心 以苦降之

文/梅門素養餐廳 火力旺盛的夏天使人容易上火,修心有助撲滅心中的無名火,練身有助調和身體的火氣,飲食則能讓自己更上一層樓,達到水火交融的效果。 飲食方面以清心補氣,消暑排毒為原則。在大自然的領域裡,每個季節生產的蔬果都不相同,自有其道理。俗話說:「夏日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許多古人的智慧與四季養...

2025.09.13
【逸饗蔬食】秋日饗宴 台灣蘋果鮮脆入菜

文/林乃光 一入秋,就是在台灣高山產的蘋果上市了。此時我家老爺就心心念念要我去市場買,或約朋友一起產地團購,甚至親自上山去買蘋果,所以親友都知我家喜歡,紛紛會分享來,從此季開始,家中冰箱必定常備有台灣蘋果。 台灣產的蘋果因為在採收後直接送到市場,所以表皮不必噴蠟保鮮,非常新鮮可口,可以不用削皮,...

2025.09.06
【蔬食百味】 田園豆包

文/陳美碧 今年閏6月,暑氣似乎被拉長了。在忙碌工作後回到家,晚餐若能來一碗清粥配小菜,不僅能解飢止渴,也能稍稍安撫煩躁的心緒。此時若再加上一盤香酥可口的炸豆包,金黃酥脆、豆香四溢,勾引味蕾,更是粥品的絕配! 食 材 薄的生豆包3個、小黃瓜半條、九層塔10片 特調醬汁:胡麻醬30克...

2025.09.06
【賣菜郎說菜經】 瓠、匏、扁蒲 葫蘆裡賣什麼瓜

文/廖炯程 瓜類的季節,品項豐富,價格也不貴。市場最常見的是「扁蒲」,相信很多人看到的字都不同,其實它們長相也不同,中直筒長形的是「瓠」,全身胖得圓鼓鼓的叫「匏」,頭瘦卻水桶腰的是「扁蒲」,而瘦腰身的就叫「葫蘆」,但是菜市場統一寫「蒲仔」念「ㄅㄨˊ阿」。 有句話說「葫蘆賣什麼藥」,來自古時候藥品...

2025.09.06
【節氣養生】 白露 掌心的甜糯 五穀黏豆包

文/但漢蓉 白露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曆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 台灣自白露節氣後,開始進入秋季氣候,清晨的草葉凝著露珠,早晚開始有了涼意,秋收之際,是五穀最豐饒的時節,五色豆穀滋養五臟的概念,讓人懂得順應自然,以食養身。 秋天...

2025.08.30
【植感滋味】 花椰菜的記憶

文/陳文榮 童年時台灣光復不久,生活艱困。父親把宅院裡的果樹砍掉,闢為菜園,種植花椰菜,打算收成後販賣,貼補家用。這種改變,對父親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因為他以前從未種過田地,只能從頭學起,必然辛苦。 從整地開始,他以雙手挖掘泥土,手掌長出厚繭,仍硬撐著開闢出菜園。從菜苗種起,向鄰近的菜農請教,慢慢...

2025.08.30
【生活蔬食】 三杯塔香麵腸

文/小修 麵腸是素食料理中常吃到的一種食材,口感非常Q彈,是用麵粉揉成麵糰,再經過搓洗過程,去掉澱粉、雜質等,留下來的就是溼麵筋,再經過後續加工成型,就成了常見的麵腸。 一般的料理方式有炒薑絲、酸菜,或用三杯、滷、煎、炸、鹹酥等多種烹調。 因為麵腸本身無味,這道塔香麵腸料理前先用醬料,沙茶醃漬...

2025.08.30
【蘭音齋】 布施孝道月 趣致可口鬼饅頭

文/史蒂芬 農曆7月半是國人熟知的中元節,憶起童年住在宜蘭鄉下,家家戶戶就算標會,也要準備澎湃的供品比拚臉面。信步走到廟宇的大廣場,還有嘴裡咬著鳳梨或麵龜的整排大豬公,常讓前來探訪的都市親友,看得目瞪口呆呢! 然而,星雲大師對於傳統7月的看法,卻顯得十分宏觀;且認為殺生獻祭的活動,絕不值得提倡。...

2025.08.23
【健康輕食】 晨光沙拉

文/周碧蘭 這碗沙拉是在一個清晨誕生的靈感。天氣悶熱,胃口卻想要點清新、酸甜又有層次的口感。走進廚房,從冰箱取出幾顆油亮飽滿的櫻桃、藍莓、紅色小番茄,還有前晚切好的芒果,再撒上一把嫩葉羽衣甘藍。 一層層疊起顏色,深紅是夏天的熱情,金黃是陽光的溫柔,翠綠則像是雨後剛甦醒的大地。 沒有複雜的調味,...

2025.08.23
【植然味道】 冬瓜的啟示錄

文/丁綉慧 自小家住在農業小城的郊區,偶有漫步晃悠的閒情逸致,鄉間小路總藏有許多讓人驚喜的亮點,吃可愛長大的冬瓜就是,近來每每走路經過,都會讓人忍不住再三觀看,回頭率百分百,不會錯過。 離家約莫一分鐘路程的鄰居,在家旁的小田地搭起圍籬種植佛手瓜、絲瓜之類的攀藤植物,常常枝葉茂密,很快開展成一排綠...

...
1 2
...
351
1 / 35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