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2
京味文化魅力 拉動文化經濟

文/記者劉學奎、陳琰澤 二○二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夜,名為「白塔夜話」文化系列活動如約在景山西街的大高玄殿啓幕。當旖旎的燈光再次照亮兩座白塔,伴著拂過中軸線的夜風,文化名家們再度齊聚西城,圍繞本屆活動主題「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潮起來」,暢談古建保護、歷史文化發展、人文經濟學等話題,帶來秋夜裡一道醉...

2025.11.22
【文創之旅】 北京西城 打造大文化會客廳

文/記者劉學奎、陳琰澤 北京西城的秋天,高溫暑氣逐漸消退,文化活動的熱度依然不減。一年一度的品牌活動「白塔夜話」再次在秋夜開講,夏日登場的城市更新樣板大吉巷依舊火爆…… 北京四季分明,歷史上,無數文人墨客留下描繪北京春夏秋冬的佳篇名句,為古都四季增添文化韻味。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著力文化建設,...

2025.11.15
觀鳥熱和觀星熱 宇宙座標與大自然講堂

文/記者劉亢、楊丁淼、陳聖煒 行走野鹿蕩人們發現,高水平保護不是用鐵絲網圍起來的「與世隔絕」,而是四時風景裡觸手可及的「萬物共生」——春季,綠草如茵,群鳥北飛;夏季,草木扶疏,鷗鷺翔集;秋季,紅蒿如幕,雁鶴歸來;冬季,雪花飛舞,鶴鹿相聞。 南鄰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望丹頂鶴國家級珍禽自然保...

2025.11.15
自然遺產保護 鹽城的野鹿蕩

文/記者劉亢、楊丁淼、陳聖煒 夏末傍晚的野鹿蕩,風吹草舞下鷗鷺翔集,水波晃動著一群麋鹿的倒影,滿目皆是生機盎然的綠,等這樣的綠色一直瀰漫向秋天,巨大的灘塗又會被火紅的鹽蒿草覆蓋。當人們驚歎於野鹿蕩的原生態之美,難以想像十六年前這裡不過是大型水利工程的填土預留地,遍地砂石、泵泥和垃圾。 堪稱極...

2025.11.08
【文創之旅】打開西夏學的金鑰匙

文/記者艾福梅 四年前,西安交通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孫飛鵬在申請項目時定了一個小目標——至少完成一百件西夏陵殘碑及文本殘件的綴合。如今,他完成了大約七十件。「雖因殘損嚴重無法整體復原,但拼合成相對較大的殘塊,還是能為西夏歷史以及語言文字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信息。」這位學考古出身,卻在機緣巧合下對西夏文...

2025.11.01
【大陸產業發展】 安溪種茶賣茶 靠智能、看數據

文/記者項開來、龐夢霞、黃景鴻 在閩南俗語中,茶葉又叫「茶米」。對安溪人而言,茶葉如同米糧,約八成人口從事與茶有關的產業。近來,這個傳統茶業從「看天做青」,走向與衛星遙感、大數據、現代光學技術相關。 科技種茶,數據說了算 秋日的安溪縣桃源有機茶場,目之所及綠意濃郁。 眼下是秋茶採摘旺季。茶...

2025.10.25
【文創之旅】徐州的漢風楚韻

文/記者王聖志、陳剛、朱程 這裡,六千漢俑列陣,金戈鐵馬氣勢如虹;這裡,刀筆石刻「漢書」,市井繁華躍然千年;這裡,漢墓鑿山為室,鏨痕盡顯工匠精神;這裡,漢玉瑩瑩生輝,溫潤光華流轉古今……豐富的漢代遺存,寫就一部立體的史詩。 在徐州,「城下城」一眼縱覽千年,文化軸一脈貫通南北,「彭城七里」宛若...

2025.10.18
【大陸社會觀察】 天塹通途 山鄉巨變 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

文/記者楊三軍、歐東衢、向定杰 「花江峽谷大橋正式通車!」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上午,隨著第一輛車駛過橋面,新的世界第一高橋正式通車。 橋面下六百二十五公尺處的江面波濤洶湧。億萬年間,湍急的水流在崇山峻嶺間切割出一道深深的「裂縫」。而修建在這道「裂縫」上的花江峽谷大橋,將峽谷兩岸連接起來。 ...

2025.10.11
【文創之旅】山西傳奇 跨時空琉璃藝術

文/記者劉學奎、柴海亮、王菲菲、張磊 「天下琉璃出山西」,從北魏、唐宋至明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用故鄉的熱土和多彩的釉料,以爐火純青的技術和非凡的創造力,孕育出神奇多姿的琉璃文化,為古建築平添靈動與光華。 七百多年前,琉璃渠村的窯火點亮了北京城的脊梁;七百多年後,這片皇家官窯遺址以「金隅...

2025.10.04
【文創之旅】藏經洞發現125年

文/記者任延昕、張玉潔 今年是藏經洞發現一百二十五周年,透過數位科技的發展,9900多卷經文、60700幅圖像、840萬字識別文本——無論身處何處,只要輕點滑鼠,就能透過「數位藏經洞」數據庫平台穿越時空,觸摸千年文明。 二十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意外發現。以敦煌石窟、藏經洞出土文物、敦煌...

...
1 2
...
283
1 / 28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