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簡訊

簡訊 顱顏兒勇追夢 獎學金助展自信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23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北部地區得福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今年共有228位顱顏孩子獲獎,從碩博士到國中組、特殊才藝組等各領域皆有亮眼表現。活動以13歲顎裂少年宋晨希的全英文演講揭開序幕;22歲小耳症青年蔡承佑則以「我喜歡獨一無二...

2025.11.25
跌傷頸椎麻痛1年 微創脊椎手術解決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68歲旅泰商人劉先生,一年前因跌倒造成頸部脊髓挫傷,雖在國外治療後能恢復基本自理,但仍長期飽受四肢無力、雙手麻木及右手無法上舉之苦,夜間更痛得無法入眠。今年初在北部接受頸椎手術仍未改善,使他一度心灰意冷。 直到11月初,經友人推薦至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中醫大市醫),由腦...

2025.11.25
被蜜蜂螯傷眼睛 女騎士差點失明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一名二十五歲江姓女子日前騎機車下班途中,突然感到眼睛一陣刺痛,起初以為僅是風吹或灰塵造成不適,約一分鐘後,她右上眼皮劇烈刺痛到幾乎無法睜眼,迫使她停車摘下安全帽,發現眼睛持續腫脹,立刻前往醫院急診。 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洪啟庭表示,江女就醫時訴說在騎行途中突然感到眼睛刺痛,最...

2025.11.25
青少年偏頭痛 可從飲食揪誘發因子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醫師指出,偏頭痛不是大人專利,青少年常以雙側頭痛、腹痛或疲倦表現,容易被誤認為「壓力大」。若孩子出現周期性中重度頭痛、畏光、怕吵、影響上課或生活,家長應及早就醫,避免長期影響課業、情緒與社交。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浚銘表示,偏頭痛是慢性神經系統疾病,牽動生活...

2025.11.25
產婦高齡化 少子化早產兒比率增

【本報台北訊】少子化趨勢明顯,早產兒比率卻不減反增,台大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曹伯年說,高齡產婦增加及人工生殖使用比率上升,易導致早產,台灣每年有一千例早產兒,台大每年接生二、三千名新生兒,其中七、八十位是早產兒,體重最輕的早產兒僅三百五十公克,只有一台平板電腦重。 曹伯年說,平均每一百位新生兒就有一人...

2025.11.25
強化長者軟食力 打造友善飲食環境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高齡社會加速來臨,愈來愈多長者受牙口退化、咀嚼與吞嚥困難所苦,連「吃飽沒?」這句日常問候,都成為「吃得下、吃得好」的一大挑戰。為協助長者安心享食、吃得營養,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質地調整飲食」,從餐食質地、專業服務到跨域合作,全方位強化長者「軟食力」。 國健署最新調查顯示...

2025.11.25
睡前滑手機熬夜追劇 糖尿病風險飆增67%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天氣轉涼,許多人最享受的事,就是洗完澡後窩進溫暖棉被,滑手機、追劇到睡著。醫師提醒,此一看似放鬆的夜間習慣,其實正在悄悄破壞身體的代謝平衡。研究顯示,夜晚暴露於最亮光線環境的族群,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甚至高出67%。 光線干擾 影響胰島素敏感性 新竹初日診所院長魏士航,引用這項...

2025.11.24
蔬遊西拉雅後山祕境

文/朱家瑩 廣大的嘉南平原南部,在荷蘭人與漢人到來前,曾經是平埔西拉雅族的原居地。如果你從麻豆(舊麻豆社)、善化(舊目加溜灣社)的平原區沿著曾文溪蜿蜒的溪流一路上溯,就會來到一片連接著中央山脈前緣的丘陵地帶。這裡山巒起伏的地形,加上錯綜複雜的水文,往昔曾為殘存的平埔族提供了最後的庇護所,也曾被台灣...

2025.11.22
【養眼專欄】 女性較易罹患黃斑部病變? 如何保養呢?

文/陳瑩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 門診裡很多黃斑部病變的病案,統計上女性比率較多 ,那麼性別也和黃斑部病變有關嗎?很多女性的病患會問護眼的保養品,若以黃斑病變來說,葉黃素的補充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為什麼葉黃素含量竟與性別有關呢? 事實上,一般來說,女性的葉黃素值較低,通常到了更...

2025.11.22
邱文達:全民健康運動 從個人生活習慣開啟

文/記者陳玲芳 在醫療科技快速發展的今日,慢性疾病卻持續攀升。癌症、糖尿病、高血壓、失智症等疾病,早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問題,而是全民共同面臨的健康挑戰。 邱文達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們不能再把健康交給醫生或藥物,而應該從每天的飲食、睡眠、運動與情緒管理開始。」 日常生活 預防醫學起點 「預防醫...

...
1 2
...
4872
1 / 4872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