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內湖健走教室 實踐預防醫學

台北市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聯手新湖國小及市立圖書館內湖分館,推出「內湖健走教室」與「身心健康小學堂」,透過「長者量六力評估」,實踐預防醫學。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何叔安表示,結合長者量六力評估,幫助民眾及早發現健康風險。文/記者陳玲芳

2025.07.15
康復者藝術創作 展現堅韌與希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由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主辦的「我是藝術家」畫展,昨日起至7月29日,於國立中正紀念堂三樓藝廊正式展出。 這場展覽匯集了近百位康復之友的陶藝以及平面畫作,透過創作來展現內心世界與對藝術的深厚熱情,訴說康復歷程中的堅韌與希望。 本次展覽以「變色龍的旅行」作為主題,變色龍陶偶象徵...

2025.07.15
幼童適度咀嚼 鍛鍊口腔肌肉促消化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咀嚼,不僅是進食的機械過程,更是一種感官體驗,涉及牙齒、顳顎關節、舌頭及咀嚼肌的協調,促進唾液分泌,幫助消化與口腔清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治醫師許玲欣指出,適度咀嚼,對幼童身心健康益處多多。 許玲欣表示,適度咀嚼有助預防肥胖,因緩慢提升血糖並刺激飽食中樞,減少...

2025.07.15
高溫加劇心臟負擔 女性慎防心衰竭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夏季高溫易加重心臟負擔,尤其女性心臟健康更需關注。悶熱天氣可能誘發心衰竭症狀,如呼吸急促或疲倦,應提高警覺,及早尋求專業評估。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劉芫宏指出,心衰竭對女性的影響常被忽略,其症狀如疲倦、心悸、浮腫易被誤認為更年期或壓力問題,延誤就醫。若出現喘息、疲倦或下肢...

2025.07.15
虛胖實胖先辨識 中醫調理有對策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為何有人大吃仍苗條,有人喝水也胖?中醫認為,肥胖不只與飲食有關,更與體質失衡密切相關。很多人減重失敗,關鍵在於未分辨「虛胖」或「實胖」。 周亞錚中醫師歸納虛胖者特徵如下:「浮腫、肌肉鬆軟」,或稱「泡芙人」,易水腫,肌肉無力。「下半身肥胖、疲倦」,上下身尺碼落差大,身體活動少仍...

2025.07.15
AI輔助監測手部衛生 守護醫院安全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醫療院內感染是影響病人安全的重大問題,約20%至70%的感染可透過良好手部衛生預防。全球醫療機構的手部衛生遵從率僅約40%,國家衛生研究院聯手部立桃園醫院,開發物聯網AI監測系統,只要醫護人員配戴一個「藍芽追蹤器」,就能得知醫護人員是否有落實洗手消毒等行為,這項成果已登上國際期...

2025.07.15
吃對碳水化合物飲食 全穀雜糧助健康長壽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低碳飲食風靡全台,許多人誤以為「不吃飯」能控制體重與預防慢性疾病。董氏基金會強調,與其極端減少碳水化合物,選擇「吃對碳水化合物」才是健康長壽的關鍵。長期不當低碳飲食,可能導致膳食纖維不足、蔬果攝取下降,甚至影響大腦能量供應。適量全穀雜糧,可降29%罹患糖尿病風...

2025.07.14
暢遊花東縱谷 來一趟蔬福之旅

文/朱家瑩 被譽為台灣最後一塊淨土的花東縱谷,盛夏時節迎來鹿野熱氣球、秀姑巒溪泛舟等活動,景區人潮川流不息。然而在喧鬧之外,初春播種的稻米、蔬果等已默默長成,縱谷開始進入豐收的季節。 不想人擠人,就讓我們搭乘低碳的台灣好行公車,再結合電單車,走訪景區之外的縱谷,領受這塊土地的自然風土,品嘗蔬食,...

2025.07.12
【聊聊心裡事】 關係中的隱形陷阱:當溝通變成索討

文/王家齊(大心診所資深心理師) 人際關係中最危險的刺,藏在我們的「溝通方式」裡。當我們情緒高漲地爭辯對錯、討論公平,或憤怒地要求對方「懂我的心情」時——這已不再是溝通,而是索討。 什麼是索討?索討是一種幼稚的情感要求:「你必須為我的不快負全責」。想想深夜啼哭的嬰兒,他不會考慮父母疲憊或加班。嬰...

2025.07.12
適度冷訓練  有益身心健康

文/文恩.霍夫(冰人呼吸法發明者)、庫帝永(荷蘭暢銷書作家) 我們人體特別偏好二十度到二十一度左右。夏天時,我們會打開車內的空調;冬天時,也會調高中央空調的溫度,都在二十度左右。公司大樓與商店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差不多的溫度環境中。冬天時,我們會穿大衣、圍巾、帽子、手套和厚襪子,讓...

...
1 2
...
4813
1 / 4813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