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歲末傳愛關懷弱勢 謝祖武任公益大使

長年深耕偏鄉長者關懷的介惠基金會,今年特別邀請藝人謝祖武(左)擔任「歲末傳愛」公益大使,親赴屏東原鄉部落探訪長輩與弱勢家庭。謝祖武昨日出席媒體茶敘,分享南下探訪的感動經驗,並呼應活動主題「愛心接力,讓溫暖無限延續」,號召社會大眾共同響應,把社會的溫度送進偏鄉角落。文與圖/記者曹麗蕙

2025.11.13
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

罕見疾病基金會現正在國立中正紀念堂2展廳舉辦「我的藝想世界-罕病文創成果展」,邀集56種病類、182位病友與家屬展出近300件平面與立體作品,展至11月26日。病友們以畫筆為翅膀,描繪未來科技與生命想像,展現突破身體限制的勇氣與創造力。文/記者陳玲芳 圖/中央社

2025.11.13
年增300患者受惠 晚期泌尿道上皮癌 健保鬆綁免疫療法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健保署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擴大給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於晚期泌尿道上皮細胞癌化學治療後維持療法,不再限制生物標記檢測,讓更多病友可即時接受治療。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昨攜手台灣泌尿內視鏡醫學會 與病友團體共同表達感謝,肯定此舉,讓癌友治療更精準、照護更完整。 根據癌症...

2025.11.13
慢性蕁麻疹非過敏 源於免疫系統失調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疾病之一,據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曾發作。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朱家瑜醫師指出,若症狀持續超過6周即為慢性蕁麻疹,其中6成屬「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源於免疫系統失調,並非單純過敏。患者長期受「紅、腫、癢」折磨,睡眠與工作受干擾,甚至影...

2025.11.13
曾患糖尿病 心臟衰竭風險偏高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就算成功逆轉糖尿病、血糖回穩甚至停藥,心臟仍可能「記仇」!研究指出,曾罹患糖尿病的人,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仍比一般人高出5成。初日診所新陳代謝暨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提醒,糖尿病的傷害是長年累積而成,肥胖更是關鍵危險因子,會讓心臟老化加速、負擔更重,唯有從生活型態預防,才能真正遠離「...

2025.11.13
壓力大、作息亂 高血脂恐是甲狀腺失調

【本報台北訊】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紊亂,甲狀腺疾病愈來愈常見。臨床上不少患者在例行健檢中被發現「高血脂」,進一步檢查才知道背後的主因竟是甲狀腺功能異常。事實上,甲狀腺與人體代謝息息相關,一旦失衡,脂肪代謝也會受到影響。中醫師周宗翰說,中醫在治療甲狀腺失調上,強調「調氣血、顧臟腑」,能在西醫治療之外...

2025.11.13
黃豆浸泡過再加熱 去除凝集素不脹氣

【本報台北訊】黃豆被譽為「田中之肉」,是茹素者的肉,因含有完整的胺基酸,屬於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是我們攝取蛋白質食物的優良選擇。黃豆還富含膳食纖維,有助腸道蠕動、降低血壓;大豆異黃酮含量也高,能改善更年期症狀,預防骨鬆。不過,有些人喝豆漿、吃豆腐,卻經常出現脹氣、消化不良等問題,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教...

2025.11.12
心臟狂跳別輕忽 及早篩檢防中風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心跳是身體健康的警訊之一,若心律不整,心臟狂跳,雖然症狀輕微,卻可能引發中風、心衰竭等嚴重併發症。醫師提醒,若經常感覺心悸、胸悶或心跳異常,應透過篩檢或穿戴式裝置監測心律狀況,預防風險發生。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李易達表示,心悸是指能明顯感受到心臟跳動並伴隨不適,若排除緊...

2025.11.12
考生爆痘 用藥、調飲食改善皮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面臨學測壓力,不少考生因熬夜與飲食不規律而「滿臉痘痘」。 18歲高三生小許,因常以炸物、手搖飲當消夜,一邊讀書一邊熬夜,近期臉頰長出大片紅腫痘痘,甚至疼痛到不敢見人,就醫確診為「囊腫型痤瘡」。經皮膚科醫師建議,外用藥物搭配局部注射與口服A酸,同時調整睡眠與飲食,皮膚已逐漸穩定...

2025.11.12
聲音沙啞、嗆咳逾3周 當心神經病變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近來總是覺得喉嚨卡卡、聲音沙啞?保險業務員陳女因業務量暴增,自覺滔滔不絕的說話導致聲音沙啞,吃潤喉片及休息,但失聲未好轉。醫師表示,一旦聲音沙啞超過三個星期可能和神經系統病變有關,不能延誤就醫。 陳女過去常因為頻繁說話,致聲帶發炎,這次老毛病再犯,她以為多吃琵琶膏潤喉、中藥茶...

...
1 2
...
4867
1 / 4867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