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8
【文學音樂人】單丹的文學歌詞人生

文/記者于力 生命一樣,平凡的光,愛在身旁,讓我們好好活一場,心若無恙,就是最美好的時光,不辜負這一世的來來往往。──單丹〈生命一樣〉 「每個人都在拚命學習,還有校排的競爭壓力,內捲成了瘋狂的代名詞,就算做不了第一,我也絕不放棄,做更好的自己,這就是我生命的意義……」七月十五日下午,陽光明媚...

2025.09.21
【東台髮繡傳承人】陳伯余 從傳承中走向未來

文/徐速繪、陶亮、薛宇舸、彭亦凱 江蘇鹽城東台市博物館內有一個專門的國家級非遺東台髮繡展廳,展示佛像、花鳥、人物、歷史故事等各種髮繡精品,作品質感紋理別具一格,帶給人們獨特的觀賞體驗。 髮繡又稱「墨繡」 在距博物館不遠處,當地重點打造的西溪天仙緣景區內,東台髮繡展示館也以精美的髮繡作品為遊客呈...

2025.09.21
【大豐瓷刻傳承人】陳銀付 一事做極致不枉此生

文/伍婧丹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一枝鋼鑿、一把鐵錘在瓷面上敲打成點,積點成線、再成畫面。一隻麋鹿在瓷盤上躍然而出,這就是被稱為瓷器上的「刺繡」︱︱大豐瓷刻。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大豐瓷刻以瓷器為載體,以鋼鑿、鐵錘為工具,利用瓷器本身特有的質地和鑿刻後產生的崩瓷效果,將深淺不一、疏...

2025.09.14
【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

文/記者何磊靜 學戲劇文學出身的趙健在大學時期就是出了名的「讀書人」,讀書是他的生活習慣,他在大一時,學校頒了獎給他,因為他這一年登記在冊借閱的書籍達400餘本。 每到周末,在自家書房、客廳或任何一處安靜角落,「九○後」小伙趙健架上手機,調好燈光,就開始對著鏡頭滔滔不絕講書,情到深處,不自覺...

2025.09.14
【「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

文/記者趙怡寧、張雅雯 「搭伙兒CHAOS」不僅提供書籍和空間,更通過文化沙龍、藝術工作坊等活動,讓居民從空間使用者轉變為文化創造者,使書屋成為充滿社群活力的文化客廳。 下午四點剛過,成都市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區益民菜市漸漸熱鬧起來。居民們拎著菜籃子,在琳琅滿目的商品間仔細挑選,孩子們不等家長買...

2025.09.07
【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

文/記者徐歐露  2016年,由高保雲任會長的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成立。協會逐步壯大,會員遍布大陸各地,長期會員達600多人,帶動2000多人投身公益事業。 童年時光,她曾在缺衣少食中度過;異地打拚,鄰居們的接濟讓她銘記一生。組建愛心志願者團隊,多年來不間斷為困難群眾郵寄衣物,為留守少年帶去母...

2025.09.07
【網紅博主】龔向桃 真實生活日常最吸睛

文/記者徐歐露  不到3年,龔向桃和丈夫包立春的影片號「蜀中桃子姐」粉絲量在美食領域名列大陸前二,排名第一的是李子柒。不到7年,主打川渝特色美食的同名品牌,年產值超過人民幣3億元。 聽說可以穿著拖鞋接受採訪,龔向桃鬆了一口氣。她還是踩不慣高跟鞋。因為要參加活動,她戴了一串珍珠手鍊,小攤上買的,臉...

2025.08.31
【剪紙藝術家】高少萍 推動剪紙藝術走向世界

文/記者許雪毅 高少萍看到,現在新一代非遺傳承人開始嘗試做剪紙的衍生品,比如燈罩、抱枕、背包、雨傘等,頗受市場歡迎。她說:「這方面我們剛起步,要不斷探索創新,推動剪紙藝術走向世界。」 「咔嚓」一剪刀剪出一個五角星,「咔嚓咔嚓」兩剪刀剪出一個紅雙喜,然後三剪刀、四剪刀剪出中國結和水仙花……高少...

2025.08.31
【鳳翔泥塑傳承人】胡錦偉 老手藝捏出新生命

文/記者鄒競一 看著傳習所裡專注捏泥塑的鄉親和體驗泥塑樂趣的遊客,胡錦偉說:「泥塑是咱六營村的根,更是父輩傳下的寶。我能做的,就是和大家一起,讓這門老手藝捏出新希望,一代代傳下去。」 八月的關中平原,氣溫依舊居高不下。在陝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六營村,家家戶戶院門敞開,鄉親們坐在小板凳上專心雕刻。...

2025.08.24
油氣藏地質研究所所長 朱松柏 以技術護衛能源安全

文/記者蕭永航、顧煜  「九○後」的朱松柏,二○一四年從西南石油大學畢業後,就來到茫茫戈壁中的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工作。十餘年過去,他帶領團隊像松柏般牢牢扎根邊疆,面對深地油氣開發這一世界級難題,成為一批自主創新技術的團隊。 初到塔里木,朱松柏就被「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標語牌感動。「什...

...
1 2
...
104
1 / 104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