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傳唱 那些愛的小事

文/曲智鑛  在接近900場的義演過程中,曾發生不少令人動容的故事。這些感動人心的故事,也是何懷安團長口中「那些愛的小事」。 有一次,劇團到內湖的某安養中心表演。當天的表演有一個橋段,是何懷安要唱京劇。表演前,院方的人就和何懷安介紹:觀眾群中插著鼻胃管的張爺爺,當年是復興劇校畢業的「黑頭」(淨角...

2025.10.18
何歡劇團 藝術光芒展現大奇蹟

文/曲智鑛  「何歡劇團」團長何懷安的小女兒何歡,3歲罹患眼癌,為了顧全愛女性命,何懷安強忍著悲痛讓醫生拿走了她的右眼,歷經兩年的癌症治療,何歡僅剩一只小眼睛,卻帶給何爸全新的生命。 眼見和何歡一樣身染重症的孩子,大多在病榻飽受折磨,何懷安將心比心,同時本著從小一路就讀華岡藝校、國立台灣戲曲學...

2025.10.04
謝三泰 熱愛攝影傳達真善人生

文/黃作炎  從當兵時,存錢買第一部相機開始,紀實攝影大師謝三泰就一直拍拍拍,拍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了,不但至今樂此不疲,仍時時背著相機尋找動人畫面,而且透過攝影展和攝影課程,持續宣揚他的攝影人生。 出生於澎湖的謝三泰坦言,直到20歲來台灣當兵,才真正看到高山、河川、火車、台灣文學……他存錢...

2025.09.20
撒豆成畫 作品幽默又有能量

文/芝琳 一豆一穀一世界,從初次體驗領悟豆畫奧妙,到研究創作完成一件件作品,撒豆成畫的素人藝術家伍鳳瑛,讓每一顆豆子,有了無限延伸的意涵和想像,種籽排成的圖案更充滿神祕的能量。 伍鳳瑛始終相信,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她擷取大自然的美感經驗,融入生活與職場。「豆畫藝術的魅力,讓我『晨昏顛倒,廢寢忘食...

2025.09.20
伍鳳瑛 豆畫藝術展現原住民美學

文/芝琳 台灣的原住民族,是天生的藝術家,舉凡設計編織、捏陶雕刻,到作詞填曲、歌舞表演等才藝,都有優異的表現。曾任職於台東縣溫泉度假村的伍鳳瑛,平日最大的興趣就是創作「五穀豆畫藝術」,且每年都會發表所創作的新作品。 「五穀豆畫」原本是早期農業社會,農閒時消磨時間的趣味休閒方式,唯因五穀容易蟲蛀發...

2025.09.06
海底垃圾令人驚呼

文/程憲  珍古德博士曾說:「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幫助;唯有幫助,才會被拯救。」陳徵蔚認同唯有從教育著手,才能讓保護海洋的觀念,從小在孩子的心中扎根,但「教育不能只是單純『紙上談海』,而應真實讓孩子感受海洋汙染的嚴重性。」 從2023年起,陳徵蔚把每次的淨海行動,都和學校教育做了連...

2025.09.06
陳徵蔚 投身淨海不讓海洋哭泣

文/程憲  健行科大應用外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陳徵蔚,2017年遭遇人生低潮,原本是想潛入黑漆漆的海底,讓海水包裹並修復身心,沒想到竟看到了如百花盛開的海底花園,以及美麗的海生動物,他接連取得潛水員及教練證照,並且為了所愛的海洋,時常帶著全家人及潛友,在全台各海域清除海底垃圾。 「哺乳類動物一進入...

2025.08.23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

文/吳秀麗  住屏東里港的林宸華,在住家樓上就可以望見佛光山的接引大佛。從小他只吃水裡游的,不吃天上飛和地上走的動物,肉屑掉進菜盤就連菜也不吃了,曾經被媽媽嚇唬「再不吃肉就去佛光山當和尚」。 結佛緣一切順理成章 國中時曾到佛光山看春節花燈,卻直到2016年,才因為參加短期出家,在臉書上看到佛陀...

2025.08.23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

文/吳秀麗  內向安靜,不擅社交的人,有時特具耐力。台南善化慧慈寺的書車行政義工陳玫君,從一開始的一年服務2800小時,到現在維持每年3100以上時數,相當於平均一天服務10小時的身影,令人動容。 陳玫君從善化成功啤酒廠實驗室研究人員的職位上退休後,2012年9月1日走進慧慈寺,成為雲水書車書庫...

2025.08.09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

文/吳秀麗 佛法不可思議,不論受到什麼樣的因緣牽引,進到佛光山擔任義工,每個人的生命似乎都產生了改變,也印證了星雲大師「三好、四給、五和」的理念,可以用佛法來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 與佛光山結緣近20年的林欣惠,曾經因為不知道怎麼過日子,養成很多生活上的壞習慣。如今深信佛法,又當義工,有...

...
1 2
...
97
1 / 97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