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鹿文化提供
《草間傾聽泰戈爾》
圖/有鹿文化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琹川的山居歲月不是遺世隱遁,而是靜觀生命的瞬息百態。大自然的四季遊影皆是日常養分。讀本書猶如讀梭羅《湖邊散記》一樣,清爽澄明的自然散文,都是田園生活的紀錄。
上世紀末,有一本暢銷書《山居歲月》(A Year in Provence)(又譯為《普羅旺斯的一年》),是英國籍作家彼得.梅爾描述他告別灰暗溼悶的英國,帶著兩條狗,搬到法國普羅旺斯成為異鄉人。從人生地不熟的1月到濃濃節慶氣氛的12月,他寫下了一整年的豐富生活,對普羅旺斯的人情、食物、隨性的生活,做了栩栩如生的描繪。
這本書新鮮有趣又充滿異鄉味,但聞名而來的觀光客讓這座普羅旺斯的小城擁擠不堪,作者彼得.梅爾終須搬家。
田野散步觀察入微
台灣也有一個作家、畫家琹川,今年也出版《草間傾聽泰戈爾》,十年前她在苗栗南庄獅山附近覓地建屋,開始享受山上生活,將山村、鄰居、家人和周邊的動植物等寫入書中,但她不似彼得.梅爾到山村附近的小鎮購物、餐飲或參與人情事故,琹川的山居方式更為安靜而確實。
儘管琹川在都會也有個家,有事或參加藝文活動時,也得往城市跑,不算是全然地隱居在山村,但這也讓她更能體會山居自然風光的珍貴。累積過去十年來在山村的生活,此《草間傾聽泰戈爾》包含45篇小品文、散文,寫盡了一年四季山村自然風景的變化,從天氣、草木的變色,甚至是民國105年霸王寒流來襲,山村也見得到雪花片片。
文筆優雅的琹川在文集中寫山村的動物,無論山羌、蝴蝶、紡織娘、嘴角梟、斯文豪氏赤蛙等等,顯示她在山上田野散步的觀察入微。寫蜂巢和虎頭蜂時,感嘆山中生活雖有迷人之處,卻也潛藏危機,只有謹守不隨便擾動這些野生動物才是安全的原則。
靜觀生命瞬息百態
琹川在書中也寫她與貓的互動,特別是一隻山村的流浪貓烏妞,寫牠在各鄰家討生活的寫實狀況。
書中描述到的花草樹木更多,櫻花、油桐花、野牡丹、台灣油點草、山芙蓉、錫葉藤、芳香萬壽菊、馬告等等,特別是琹川也是詩人,總能順手捻來許多相關的中外詩句,於是詩情、花香更豐富這本書的自然和文藝氛圍。書名《草間傾聽泰戈爾》,便是她在自己田園拔草時,發現草葉下其實是一個生態豐富的世界,使她想到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句:「生如夏花之燦麗,死如秋葉之靜美」,於是,暫停拔草工作,仰首傾聽樹稍間,風起撥想的呢喃與嘆息。
琹川觀自然時有哲思,她在書中創造了一個「親愛的T」,T其實就是她自己,藉由與自己的對話,回應她觀山見水之間,印證生命至高的境地和期盼。
讀本書猶如讀梭羅《湖邊散記》一樣,清爽澄明的自然散文,都是田園生活的紀錄,並藉由動植物的觀察,靜觀生命的瞬息百態,增進自身的生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