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裏京阪—走讀日本!千年古都的文化索隱》
圖/天下文化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到日本遊玩,除了東京外,國人最多去的地方,莫過於關西地區的京都和大阪,尤其京都。
出國旅遊先做功課,《表裏京阪—走讀日本!千年古都的文化索隱》非常值得事先一讀。讀了之後,才不會迷迷糊糊地到日本,不懂為甚麼大阪有日本的廚房之稱?為甚麼在地圖上看都京都市的右邊區域,卻叫做左京區?關東和關西到底是以哪裡為分界呢?種種問題在這本書中,有深入淺出的介紹,可解人心中迷惑,更能帶你探索京阪兩座古都光芒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和不朽傳奇。
城市個性大不同
所謂「表裏」,是指京都未必只是大家想像中的文化古都,大阪也不是只有面向大海,運河交錯,活力充沛、商業鼎盛的海港商埠。京阪兩地,其實也未必只是互相對立,也可能是相互交織。兩座城市,雖然看起來個性不同的,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卻也互相牽引,彼此影響與形塑。
兩座城市在古早時期靠著淀川水系的船運相通,現在則靠著發達的鐵道運輸相連,兩城早已打破京都總是「廟廟廟」,大阪只有「吃吃吃」的刻板印象。尤其京都,其精進料理(素食)和由禪宗的簡要飲食發展出來,到現在成為知名的日式懷石料理,吃的方面絕不輸大阪,更有其精緻的一面。而大阪所謂是日本的廚房,也非指其有帶進大受勞動階級喜愛的各種庶民美食,其原文「台所」(一般譯作廚房),是指貨物集中、輸送的轉運地。大阪在歷史上,更有其輝煌的文化地位,一度被想當成首都的,亦為兵家必爭之地。
旅日出發前閱讀
本書第一部,是京阪相對論篇章,比較千年古都和天下廚房的雙城的歷史發展,再從歷史地圖上看濃縮的京阪都市的規畫,等於是讀了一部簡要的關西史地和風俗與人情的介紹。
第二部是京阪擂台篇,分別介紹影響兩個城市的關鍵人物、企業、事件、景點、飲食、交通等,內容從歷史、文化到人物故事都有,層層疊疊、多面複雜的互動關係,讓雙城好像是性格迥異的雙生姊妹,卻因為歷史的命運而緊緊相依。
本書不算正式的歷史書寫,書中11位作家的寫作風格亦各有異,但通俗性的寫法,倒是有志一同,使得本書看來有讀雜史的趣味性。最重要的是,書中每篇之後,附有關的旅遊景點介紹,並有參考資料,故要深度旅遊京都和大阪,這本書是很適合出發前先閱讀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