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定國
科學家霍金說過:「除非移民太空,否則我不認為人類在未來千年還能倖存。」火星是霍金認為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之一。為了給移民火星做準備,目前一批科學家正在美國猶他州的沙漠中模擬火星生活。
猶他州的沙漠中有岩石地形,是一片赤紅的不毛之地,到處都是露出地面的巨大岩石。雖然這裡比火星上溫暖,但地形和地貌跟火星非常相似。
但人類若前往火星殖民,到了以後要住哪?美國NASA的工程師研發了新型機器人,可以在新居民抵達前,用3D列印出混凝土建築,這項技術今年可問世,能在二十小時內蓋出一百八十坪的房屋。
美國去年已在國際太空站列印出首件3D物品,一個扳手。它在地球設計測試,再電郵給印表機,約四小時印出。和在地球相比,零件在微重力下更容易粘在列印盤上。NASA希望日後供應太空人所需零件,免減少補給的麻煩。
太空總署將進一步研發3D列印在月球蓋房子,未來只要按一個鍵,就能在二十四小時內列印興建一棟房屋。
在火星蓋房子的技術已準備好了,但去哪找到混凝土?火星土壤的硫含量是地球四倍,但砂粒的摩擦力較大。在地球的海灘,因歷經數億年海水淘洗而圓滑,火星上的砂石靜置億年而保有原始的尖利,所以移動火星的砂難上十倍。
儘管如此,機器人在火星蓋房子仍有優勢。因火星重力比地球小六成二,物體會變輕,也會承受較少壓力,所以火星上的建築會比地球的長壽許多。
這些太空人將定期獲得來自地球的物資補給,但他們也需想辦法在這顆紅色星球「自食其力」,但這完全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