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機器人 先上火星蓋房子

戴定國 |2015.03.15
931觀看次
字級

文/戴定國 

科學家霍金說過:「除非移民太空,否則我不認為人類在未來千年還能倖存。」火星是霍金認為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之一。為了給移民火星做準備,目前一批科學家正在美國猶他州的沙漠中模擬火星生活。

猶他州的沙漠中有岩石地形,是一片赤紅的不毛之地,到處都是露出地面的巨大岩石。雖然這裡比火星上溫暖,但地形和地貌跟火星非常相似。

但人類若前往火星殖民,到了以後要住哪?美國NASA的工程師研發了新型機器人,可以在新居民抵達前,用3D列印出混凝土建築,這項技術今年可問世,能在二十小時內蓋出一百八十坪的房屋。

美國去年已在國際太空站列印出首件3D物品,一個扳手。它在地球設計測試,再電郵給印表機,約四小時印出。和在地球相比,零件在微重力下更容易粘在列印盤上。NASA希望日後供應太空人所需零件,免減少補給的麻煩。

太空總署將進一步研發3D列印在月球蓋房子,未來只要按一個鍵,就能在二十四小時內列印興建一棟房屋。

在火星蓋房子的技術已準備好了,但去哪找到混凝土?火星土壤的硫含量是地球四倍,但砂粒的摩擦力較大。在地球的海灘,因歷經數億年海水淘洗而圓滑,火星上的砂石靜置億年而保有原始的尖利,所以移動火星的砂難上十倍。

儘管如此,機器人在火星蓋房子仍有優勢。因火星重力比地球小六成二,物體會變輕,也會承受較少壓力,所以火星上的建築會比地球的長壽許多。

這些太空人將定期獲得來自地球的物資補給,但他們也需想辦法在這顆紅色星球「自食其力」,但這完全是未知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