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黏液護身 小丑魚不怕海葵毒刺

編譯/潘楠慕 |2025.11.02
97觀看次
字級
海葵幫小丑魚禦敵,小丑魚幫海葵清理寄生蟲。圖/法新社、美聯社
海葵觸手上的刺絲是防禦機制。圖/法新社、美聯社
小丑魚能安然在海葵刺絲中活動。圖/法新社、美聯社
小丑魚和海葵有共生關係。圖/法新社、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在絢麗的珊瑚礁生態系統中,小丑魚和海葵被廣泛視為是生物共生的一的經典例子,不過,小丑魚為何能悠游於海葵有毒的刺絲之間而毫髮無傷,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與國際研究團隊合作,解開其中奧秘,關鍵就在小丑魚皮膚黏液中的一種糖分。

這份研究指出,小丑魚與海葵的共生關係,已經使其演化出能夠在皮膚黏液中,維持非常低量的「唾液酸」(sialic acid),能夠避免觸發海葵刺絲囊(nematocyst)的攻擊反應。海葵身上黏液也缺乏這類糖分,避免誤傷自己,這意味著,小丑魚或許是透過模仿宿主的化學特徵,使用類似的策略,保護自己。

唾液酸廣泛存於大多數有機生物中,在細胞之間辨識與訊號傳遞上,扮演重要角色。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這類分子能促使海葵釋放刺絲細胞。

研究團隊分析多種魚類的黏液樣本,發現小丑魚腦、腸等內臟器官,會有一定量的唾液酸,但是皮膚黏液保護層中的這類物質,含量卻非常低。

有意思的是,研究顯示,小丑魚成長階段與唾液酸含量變化,有正相關關係,幼年期唾液酸濃度與一般魚類相近,這時期的小丑魚,若靠近海葵仍會被螫傷,但是待其成長到長出白條紋階段,其皮膚黏液中的唾液酸也隨之驟降,這時牠們已可安全地在海葵群中生活。

研究也發現,幼年期會短暫與海葵共生的另一種魚類「三斑圓雀鯛雀鯛」(domino damselfish),幼魚唾液酸濃度也明顯低於非共生魚類,這一點顯示,不同種類的魚,都演化出類似的調適性,以利與海葵共生。

這份研究報告在《BMC生物學》(BMC Biology)期刊發表。研究團隊提出兩種假說,解釋小丑魚如何維持低唾液酸濃度:一種是牠們的黏液細胞會大量產生削減唾液酸的酵素,或者黏液中的共生細菌會分解這些糖分;第二種是小丑魚與海葵共居一段時間後,身上的菌落也會趨於相似,這一點有先前的研究支持,也顯示微生物可能在共生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

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海洋生態演化與發展中心(Marine Eco-Evo-Devo Unit)主任洛德(Vincent Laudet)說,這項發現只是複雜的共生關係一部分,「除了化學適應性,魚鱗厚度、物種間的營養交換,以及可能包括海葵本身的生理調整,也都是雙方能和平共處的重要因素」。

未來研究團隊將試圖「反轉」這套機制,讓小丑魚重新對海葵刺絲敏感,或者讓非共生魚類,能夠能耐受海葵毒刺,以驗證唾液酸防禦機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