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定國
二月二十一日荷蘭「火星一號」(Mars One)計畫宣布,在全球招募志願者移民火星,已選出男女各半的一百名候選人,包括科學家及愛好天文、追求極致與勇於冒險者,將再經過多輪選拔,角逐前往火星的「單程之旅」。
但三天後媒體報導,原始報名八萬多人中有八分之一來自大陸。在繳了十一美元報名費後,傳出可能是騙局,想退費卻不行。
「火星一號」由荷蘭私人公司主導,目的在火星建立永久殖民地,最終將篩選二十四人接受嚴格培訓,從二○二四年陸續送往火星。「火星一號」公司是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註冊。據報導,地址是荷蘭一處民居,除了CEO是工程師蘭斯德普(Bas Lansdorp),僅有員工一人,網站沒有「火星一號」相關標識。
但此事喧騰近四年,許多科學家參與討論,蘭斯德普也多次接受專訪,「民居」也非首次曝光,竟無人發現是騙局?
科學家 沒發現騙局?
美國好奇號登陸火星,驚豔全球,移民火星開始成為許多人夢想。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開始進行移民火星的科學探索。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火星協會是個非營利科研組織,有五千名付費會員,來自二十九個國家,既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太空總署的頂尖科學家,也有世界各地的火星探險熱中者。
美國宇宙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是第一個成功發射運載火箭的私營企業,據英國《泰晤士報》二○○九年一月四日報導,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首次對媒體透露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社區的計畫。是否具體可行,天文學者、科學家、媒體有不同看法。
火星一號公司的計畫比NASA早七年把人類送上火星,同時將全程拍攝真人秀,記錄探索過程。該公司成立後,隔年的二○一二年與Space X公司溝通。Space X也沒發現眼前是騙子?
媒體沒有後續報導,求證蘭斯德普是否詐財。「醜聞」曝光前幾天,荷蘭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特胡夫特(Gerard t'Hooft)還替「火星一號」背書,稱「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不會成功』,不過進一步檢視後,這項計畫說服我。我真的覺得有可能。」
蘭斯卓普估計,整個計畫案需耗資六十億美元,是好奇號的兩倍多。蘭斯卓普與荷蘭實境秀「老大哥」(Big Brother)推手羅莫(Paul Romer)商量過後,表示這場冒險所獲得的媒體關注就能籌集足夠的資金。
媒體爆料 無後續調查
「火星一號」按計畫實施中,前年正式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英國薩里衛星技術公司(SSTL)簽約合作,委託他們設計火星探測器和一個通訊衛星,但不包括生產製造。此計畫將於二○一八年發射的任務中,實踐載人登陸的技術,並試驗在火星表面取得水源。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設計機器人著陸器,SSTL公司將設計通訊衛星,用於視頻、資料的傳播。
火星一號前年開始培訓太空人,記錄每個階段。入圍者將接受更多考驗,包括測試在壓力環境下的表現。蘭斯德普強調,候選人必須在心理上能適應周圍只有幾個人的生活,並且接受他們無法返回地球的事實。
若這是一家空殼公司,如何、又在哪裡培訓?又如何、在哪裡給入圍者測試壓力環境?如果這是全球騙局,若非蘭斯德普太聰明,就是包括太空總署、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薩里衛星公司在內的所有人太笨。如果是騙局,為何接下來幾星期,媒體沒有深入調查的「爆料」?
「火星一號」公司表示,屆時全世界都可觀看火星探索過程,並幫助確定研究小組在火星建造殖民家園的選擇和決定,經過廣泛的訓練和任務準備工作,再抵達火星。移居火星的太空人在建造火星家園、進行太空實驗和探索火星時,將與地球上的人們共享他們的體驗。
是不是騙局,屆時可揭曉。但前提是火星一號能否升空,美國太空總署難道不會審視計畫,准或不准?地球上空這麼多衛星,不會追蹤、支援與「保護」?
無論如何,移民火星至少是「賭局」。第一是僅售「單程票」,有去無回。科學家認為發射單程飛行器技術可行,接回的費用太高。但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稱,火星環境可能讓人類在六十八天死亡;過程中接觸到輻射,可能還沒抵達火星就斃命。
如櫻花 極美後損落
儘管如此,仍有許多人申請做第一批火星移民。顯然他們抱定「就此終了一生」的抉擇。人有百百種,有人希望平淡一生,活得老,含飴弄孫。有人希望如日本人「櫻花燦爛之美」心理,極美後損落。
火星上可能有水,可能孕育生命,可能適宜人居…這些浪漫憧憬,也逐漸被科學家證明,但不能百分之百確定。雖然人類至今沒有到過火星,只派出探測器登上這顆紅色星球,但幻想卻無止境。
官方火星計畫也許可信度更高。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登陸計畫已逐步實施,將在二○三○年登陸火星;而俄羅斯更提出二○一五年送太空人上火星。
針對「火星一號」,胡夫特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將是私人公司而且只有私人公司進行投資的任務,不會涉及到政治上的胡編亂造和納稅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