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袋鼠行走方式解開袋鼠跳躍之謎。圖/法新社、美聯社
袋鼠的招牌特色就是跳躍。圖/法新社、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澳洲的招牌動物袋鼠(kangaroo)和其近親小袋鼠(wallaby),是體重超過5公斤的大型動物中,唯二以兩腿直立跳躍方式移動,但是牠們為何只用跳的,一直是個謎。澳洲科學家在偏遠雨林追蹤袋鼠家族中一種小型成員,找到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線索。
這個線索就在麝袋鼠(musky rat-kangaroo)身上。麝袋鼠棲息在叢林,同為有袋動物,是現代較大型袋鼠的遠古祖先,體重通常介於360到680公克之間,因其獨特的麝香氣味而得名。
澳洲福林德斯大學古脊椎動物學研究員奇恩(Amy Tschirn)表示,麝袋鼠是袋鼠家族中,唯一不會雙腿直立跳躍的成員,因此,可為了解澳洲代表性動物袋鼠,如何以及何時演化出跳躍移動方式,提供重要線索。
研究人員在澳洲昆士蘭州最北端熱帶雨林中追蹤、觀察麝袋鼠,發現牠們以「蹦蹬」的方式移動,即兩隻後腿蹦的同時,前爪仍接觸地面往前移動。研究團隊認為,這是袋鼠從四足行走,演化為兩腿跳躍過程的一個中間階段。
參與研究的哈佛大學生物學家畢夏普(Peter Bishop)指出,這份研究透露出袋鼠發展出雙足跳躍模式的可能演化路徑,「也許最初的祖先像其他有袋類一樣,用四足行走,然後演化為像麝袋鼠一樣用蹦蹬,最終發展出今日在澳洲所見的兩腿直立跳躍的袋鼠」。
這項研究成果已在經同儕審查的《澳洲哺乳動物學》(Australian Mammalogy)期刊發表。研究團隊希望,未來若能發現遠古有袋動物的化石,將可更全面了解現代袋鼠的演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