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纖維可幫助調節血糖,日常應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等。
圖/Pexels
文/柯曉彤 營養師
隨著糖尿病人口增加,「控糖」也成為近年健康熱門議題,每年十一月十四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本次就來分享糖尿病飲食原則,內容對一般健康成人、糖尿病前期者也適用!
一、均衡飲食
每天請依照醫師和營養師的建議,從六大類食物中聰明選擇品項並攝取足夠的份量。這樣才能獲得完整的營養素,維持身體健康,幫助血糖穩定!
二、定時定量
‧定時:三餐盡可能定時攝取,誤餐、不吃或大小餐都容易讓血糖劇烈波動,甚至增加低血糖的風險,讓控糖變得更困難。
‧定量:除了食物的種類外,碳水化合物(醣類)的攝取總量是影響血糖的關鍵!因此,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飯、麵包、水果、乳品等)要限制且定量攝取。
‧進食順序:研究指出,相同的食物內容,調整進食順序(先吃蔬菜及蛋白質,最後攝取澱粉),餐後血糖較平穩,更有助血糖管理。
三、了解食物代換
‧對血糖影響較大的食物: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全穀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這三類食物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選對品項且吃對份量,對控糖更有幫助!
‧低GI飲食:GI值用來說明含醣類食物攝取後,血糖上升的速度與波動大小;低GI食物有著纖維量較高、酸含量較高、加工程度較低、烹煮時間較短、支鏈澱粉較少等特性;飲食上,建議選擇低GI食物,血糖波動較平緩,也可以有較高的飽足感,但仍需注意份量,不可過量攝取。
‧注意:糖尿病飲食強調「個別化」建議與調整,請諮詢醫師及營養師,依照飲食規畫,定量攝取。
四、三少一高:即「少糖、少油、少鹽、高纖」
‧少糖:避免含有精緻糖或額外加糖的食品與飲料,另外請注意隱藏的糖與澱粉,如:加工品、勾芡、糖醋、紅燒、醬類、罐頭、蜜餞等,購買前請注意成分標示。
‧少油:健康均衡飲食通常在飯後兩小時血糖就會恢復正常。但如果攝取過量油脂,會延緩血糖下降速度。
‧少鹽:口味清淡,可多使用天然辛香料(如:薑、迷迭香、薄荷等)來調味,控制三高,減少併發症風險。
‧高纖:膳食纖維可幫助調節血糖,日常應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未精製全穀雜糧、蔬菜、水果、未加工豆類(黃豆、黑豆、毛豆)。
五、避免飲酒
‧飲酒對血糖影響:空腹喝酒容易造成低血糖;餐後飲酒又會使得血糖偏高且不易下降;過度飲酒更會增加糖尿病併發症風險,因此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飲酒。
‧糖尿病患者飲酒注意事項:如遇必須喝酒狀況,請勿空腹喝酒;需配戴糖尿病識別物,讓同行人了解低血糖症狀及處理;盡可能減少飲酒量;睡前需再次監測血糖。
最後,控糖不是只有飲食,體重管理、規律運動也是控糖的關鍵,糖尿病患者更要遵醫囑服藥、定期監測血糖,切勿相信偏方或自行調整藥物,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