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達:全民健康運動 從個人生活習慣開啟 陳玲芳 |2025.11.22 語音朗讀 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每一天的健康革命》中飲食部分,邱文達醫師建議遵循「地中海飲食」原則,以五色蔬果、全穀類為主。圖/天下文化提供邱文達醫師指出,「預防醫學的起點,不在醫院,而在你每天的生活裡。」圖/天下文化提供在《每一天的健康革命》中,邱文達醫師提出「日常健康5行動」,包括定期檢測,如血糖值。圖/天下文化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面對慢性病、壓力與亞健康橫行的時代,我們真正需要的或許不是更多的醫療,而是一次生活的覺醒。前衛福部長、台大公衛學院名譽教授邱文達醫師,以半世紀的醫學實踐與公共衛生經驗,提出「從日常開始的健康革命」。他在新書《每一天的健康革命》中強調:預防醫學不該停留在診間,而要走進廚房、書桌與步道之間,讓每一個日常選擇,都成為守護健康的力量。在醫療科技快速發展的今日,慢性疾病卻持續攀升。癌症、糖尿病、高血壓、失智症等疾病,早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問題,而是全民共同面臨的健康挑戰。邱文達醫師語重心長地說:「我們不能再把健康交給醫生或藥物,而應該從每天的飲食、睡眠、運動與情緒管理開始。」日常生活 預防醫學起點「預防醫學的起點,不在醫院,而在你每天的生活裡。」他指出,根據公共衛生研究顯示,醫療行為對健康的影響僅約占10%,其餘9成來自生活型態與社會環境。若能從日常起心動念的小改變做起,就能大幅降低疾病風險。在《每一天的健康革命》中,邱文達提出「日常健康5行動」: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情緒調適、定期檢測。每一項看似簡單,卻是強健體魄的基石。他建議,每天快走30分鐘、減少糖分與加工食品攝取、維持固定作息、並練習深呼吸或冥想,都能讓身心逐步回歸平衡。健康哲學 從公衛觀點出發身為公共衛生學者出身,邱文達醫師長年推動「菸害防制法」與「全民健保品質監測」,深知制度與文化對健康行為的影響。「真正的健康革命,不是靠個人意志,而是整體社會文化的改變。」他強調。他舉日本為例,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動「健康社區」政策,將運動融入日常,如公司設置健走步道、地方社區舉辦健康挑戰賽,成功讓民眾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健康必須社會化,才能制度化,最後內化成文化。」邱文達說,台灣應在教育與職場層面深化健康素養,讓預防成為全民共識。在書中,他回顧自身從臨床醫師、公衛學者到衛福部長的歷程,體會到醫療只是健康的一部分。「醫師能救急,但救不了習慣。」他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大眾了解,健康並非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一種能在日常實踐的生活態度。小習慣 帶來大改變《每一天的健康革命》並非艱澀的醫學理論,而是一本能讀、能行動的「健康實踐指南」。邱文達醫師以生活化的語言,結合實證醫學與公共衛生觀點,提供可立即執行的建議:飲食革命:選擇天然、低鹽、少糖的食物,遵循「地中海飲食」原則,以五色蔬果、全穀類為主。運動革命:採用「321原則」──每周運動3次、每次20分鐘、心跳維持最大心率60%以上。心靈革命:練習呼吸、靜坐或散步,幫助大腦重啟,釋放長期壓力。邱文達說:「健康管理不是苦行,而是找到身體與生活的平衡點。」書中每章皆附「行動筆記」,鼓勵讀者寫下自己的健康挑戰,從最容易達成的改變開始,例如每天提早10分鐘上床、每日少喝一瓶含糖飲料,逐步累積健康能量。共好革命 從個人到社會邱文達醫師指出,健康革命不只是個人的追求,而是社會整體的永續行動。隨著台灣快速邁入高齡化,若不提前投入預防醫學,醫療負擔將成為沉重國安議題。「當我們讓更多人保持健康,就能減少國家的醫療支出,也讓社會更有活力。」他提出「健康三圈模型」:自我管理、家庭支持、社會環境。個人行為改變是起點,家庭氛圍是推力,而友善的社區與制度則是持續的支撐力量。他建議政府推動職場健康促進制度、企業設立員工運動假、學校開設健康素養課程,打造從小到老都能實踐的「全民健康文化」。「健康不是個人戰爭,而是全民共同行動。」邱文達說,唯有當每個人都成為自己健康的主導者,醫療體系才能真正轉型為「健康照護」體系,而非「疾病治療」中心。每一天 健康新起點邱文達以《每一天的健康革命》呼籲國人,健康不該是奢侈品,而是每天都能選擇的生活方式。他說:「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選擇吃什麼、動不動、要不要多睡一小時。這些小決定,累積起來就是健康的命運。」他強調,這本書不只是知識的整理,更是一場全民行動的號召。「從今天起,減少一杯手搖飲、增加一次散步、提早半小時就寢,都可能是改變命運的開端。」邱文達相信,只要全民都能從自身出發,落實預防醫學、改變生活習慣,台灣將迎來真正的「健康革命」:一場不靠藥物、不靠醫療,而是從每個「日常選擇」開始的全民健康運動。 前一篇文章 【營養專欄】掌握五原則 輕鬆控糖 下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 女性較易罹患黃斑部病變? 如何保養呢?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6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7【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8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9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養眼專欄】 女性較易罹患黃斑部病變? 如何保養呢?【營養專欄】掌握五原則 輕鬆控糖每天活動身體 有益身心健康【聊聊心裡事】努力,必須與喜歡連在一起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 作者其他文章小雪時節避風防寒 黑色食物溫補養腎少糖多運動 穩定睪固酮改善疲態守護偏鄉 台東早產兒日點燈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