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均衡減熱量飲食並搭配增加運動量減重,維持健康,是遠離高血脂的好方法。圖/123RF
文/柯曉彤 營養師
初期高血脂不易發現,許多人是透過健檢發現!血脂異常是指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過低。這會增加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等風險,而想預防或改善高血脂可從:體重控制、健康飲食、戒菸減酒、規律運動、定期健檢等五大方向著手!
一、體重控制:身體質量指數(BMI)應控制在十八點五至二十四。研究顯示減少體重,可有效改善血糖、血壓與血脂等代謝疾病。建議體重過重及肥胖者,透過均衡減熱量飲食並搭配增加運動量減重,維持健康。
二、健康飲食:應遵循均衡飲食原則,並注意:
‧減少高飽和脂肪食物:如奶油、酥油、椰子油、棕櫚油、動物油等,建議日常飲食優先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如:大豆、豆腐等),因大豆及其製品飽和脂肪較低且無膽固醇。
‧避免攝取反式脂肪,也要警覺飽和脂肪上升:台灣已禁止人工反式脂肪使用,民眾攝取風險已大幅降低。然而,部分加工食品為維持口感,轉而使用椰子油、棕櫚油等高飽和脂肪油脂替代,可能增加壞膽固醇(LDL),不利血脂控制。建議選購食品時,不只看「反式脂肪」標示,也要留意成分中是否含有高飽和脂肪油脂,優先選擇使用橄欖油、苦茶油等健康油脂的產品。
‧減少含精製糖食品:像是果糖、蔗糖、砂糖、蜂蜜、黑糖、另添加糖的食品或飲料等。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高纖食物主要來源為未精製雜糧、蔬菜類、水果類。建議:三餐中至少一餐主食選擇未精製雜糧(如:糙米、多穀米、地瓜等);每日至少三份蔬菜(一份蔬菜約半碗熟菜或一碗生菜),深色蔬菜占三分之一以上,不可以用水果替代;水果選擇新鮮在地品項,依照飲食規畫適量食用!
‧適量用好油及堅果:選擇少油烹調,如:清蒸、汆燙、涼拌、水炒、滷等方式;搭配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橄欖油、亞麻仁籽油、苦茶油、芥花油、芝麻油等;無調味堅果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營養素,可取代部分日常用油,每日以一平匙為限。
三、戒菸減酒:菸品中的尼古丁會提升血液中三酸甘油酯並降低好的膽固醇,因此建議戒菸來改善血脂異常;過量飲酒也會使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上升,並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
四、規律運動:一般成人每周應進行一百五十分鐘以上中等強度之身體活動,可加速代謝脂肪,亦可幫助預防肥胖、降低多種慢性病風險及壓力調適。
五、定期健檢:國民健康署自今年起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方案,提供三十至三十九歲民眾每五年一次、四十至六十四歲民眾每三年一次、六十五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建議大家善加利用,幫助即早發現與治療。
最後也提醒正在治療高血脂的讀者,除以上原則,藥物對於控制血脂非常重要,請務必遵醫囑服藥,不要任意停藥或減量。若有疑問,應諮詢醫師及相關專業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