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潘楠慕
十九世紀的英國紡織設計師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不僅以美麗的植物圖案聞名,更兼具詩人、藝術家、小說家、建築保護主義者的身分。他對工業化的負面影響非常不滿,也曾預言氣候危機,被譽為環保先知。
莫里斯在艾塞克斯郡︵Essex︶成長,當地的森林和田野風光,對他的人文與自然審美觀產生重大影響。對於工業革命帶來的進步與變化,莫里斯認為,這個趨勢雖然讓人類的生活更便利,但大量生產和千篇一律的製造模式,讓產品毫無美感可言。
有鑑於此,莫里斯決定推動設計改良運動,提倡手工藝的價值,並主張藝術屬於大眾,反對只為少數人製作藝術品;這項運動,被稱為「英國美術工藝運動」(Art & Craft Movement)。
傳記作家金娜(Ruth Kinna)表示,莫里斯深具遠見,他曾說:「綠色田野、清澈的海水,甚至我們呼吸的空氣都被汙染,有朝一日,這會危及我們的生命。」金娜表示,如果莫里斯仍在世,他很可能成為激進的環保鬥士。
莫里斯觀察到工廠運作對人們的不良影響,也意識到健康的環境與心理和身體健康有關。他認為,美好的景觀能振奮精神並有助於心理平衡。
為了對抗工業革命產生的汙染和廢棄物,莫里斯透過藝術對抗「現代的邪惡」,這個理念成為他畢生工作的基礎。
莫里斯有意識地嘗試透過設計來改變人們的生活,他的格言是「別在房子裡擺放不實用或不美麗的東西」,這個想法更深層的意義,是物品的永續性。
此外,莫里斯也是個平等主義者,他希望自己的設計和產品不是專為富人服務。
莫里斯曾在作品中表示:「我生命中最熱中的,除了創造美好事物之外,就是對現代文明的仇視。我喜歡花、樹、鳥、動物和昆蟲,只有符合自然的形式,才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