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槓桿力變弱 雲層減少加劇地球暖化

編譯/潘楠慕  |2025.10.26
120觀看次
字級
不同形式雲層會造成升溫或降溫。圖/法新社
衛星影像呈現地球輻射與雲層系統。圖/法新社
研究指出低層雲減少也會導致升溫。圖/美聯社
雲層可反射太陽輻射。圖/法新社
雲層減少可能是暖化的惡性循環。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近兩年來全球氣溫屢創新高,德國和美國科學家分別提出的研究,先後指出,除了聖嬰現象(El Niño),以及大氣中原本能反射陽光的懸浮微粒減少,另一個造成升溫的推手,是雲層覆蓋率顯著減少,但是雲層減少與全球暖化的關係和影響,卻尚未受到充分重視。

觀測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的全球平均氣溫,都已比工業化前均溫高出約1.5℃。原本學界就預期,聖嬰現象會帶來升溫,但光是聖嬰現象和其他已知因素,仍然無法完全解釋近兩年的創紀錄高溫。兩份新研究提出另一個原因:雲層減少。

德國艾佛瑞德維根納研究所(Alfred Wegener Institute)氣候物理學家戈斯林(Helge Goessling)率領在《科學》(Science)期刊發表的研究,分析過去10年的雲層變化,發現低層雲覆蓋率顯著減少,導致地球的反照率(albedo)下降。以2023年為例,當年全球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48℃,反照率也是自1940年以來最低。

戈斯林解釋,低層雲原本就像「天然白色遮陽板」,能把太陽光反射回太空,雲量減少後,地球吸收更多熱量。2023年反照率的變化,就額外造成約0.2℃升溫,剛好補足科學家先前無法解釋的「缺口」。

雲層從兩方面影響氣候系統:一是雲的白色可反射陽光,使地球降溫,但是另一方面,雲層也是「保溫毯」,將紅外輻射反射回地表,類似溫室效應。至於雲要發揮哪一種作用,則視雲的形式而定,高而薄的卷雲偏向使地球增溫,低而厚的積雲較有降溫效果。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氣候學家蓋特曼(Andrew Gettelman)說:「雲就像氣候系統的一個巨大槓桿,微小改變都可能造成重大影響。」

至於低層雲為何會減少,戈斯林提出兩種可能,一個是因空氣汙染減少,大氣中懸浮微粒變少,使水滴更難凝結成雲;另一個是暖化本身的惡性循環:地表升溫後,熱空氣擾動大氣乾層,阻礙溼潤層雲生成,進一步減少雲量。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哥達德太空研究中心氣候學家澤里歐狄斯(George Tselioudis)率領的研究,也提出雲層覆蓋率減少與升溫的關係。該研究指出,自2000年起,赤道和南、北半球中緯度風暴生成路徑的雲帶,平均每10年縮小約1.5%,導致地球反照率下降,加劇暖化。澤里歐狄斯表示,「這些趨勢說明了雲層正在改變,並且是推升全球暖化的一個關鍵原因」。

科學家警告,若雲層改變真的是回饋循環的一部分,可能導致全球升溫速度,比原本預期得還快,數十億人可能會面臨更頻繁的極端熱浪。戈斯林直言:「我們正處於關鍵時刻,氣候變遷信號一年比一年強烈,必須盡快弄清楚背後的機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