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潘楠慕
數十年來,全球持續面臨社會文化和經濟危機,設計領域也日益重視這個議題。一些建築師和設計師正利用專業技能,為解決人道主義危機提供解決方案,包括建造模組化住房等利他主義的行動。
為了推廣公益性質的工作,建築師們正試圖打破傳統的建築模式,確保人類福祉。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人道主義挑戰之一,是為人類提供永久庇護所。許多難民被迫撤離家園,無法找到安全穩定的避難所,只能棲身帳篷、停車場或廢棄建築物。由於住房成本過高和生活條件不公平,他們難以獲得永久住所。
一些被稱為「公益建築師」的人士,正運用他們的建築專業培訓、人類學思惟和設計理念,以滿足社區需求、支持特定文化和經濟能力有限的族群,包括建造學校和營地、無償翻新現有建物。Perkins+Will在洛杉磯野火後,在當地建造許多組合屋和餐廳。「滑行房屋信託」(Skid Row Housing Trust)則建造公寓,為失去住屋者提供永久住房。
剛果的「桑加國際藝術與經濟不平等研究中心」(Lusanga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for Art and Economic Inequality),則把當地的藝術品出售給國際買家,把這些資金用來買回當地的園林,轉型為生態農業,以支持更平等的藝術經濟,並把剛果勞工創造的價值保留在社區中。
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已公布「無償工作指南」,將流程系統化,並提供必要的知識,讓建築設計成為公益工具。為應對全球難民危機,宜家(IKEA)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合作,為非洲、歐洲、亞洲和中東的難民營提供模組化的避難屋舍。
這些行動,都聚焦建築設計在永續未來中的角色以及各種創新想法和解決方案,目標是打破窠臼,解決無家可歸者面臨的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