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交互作用 拖累全球經濟復甦 潘楠慕 |2022.02.27 語音朗讀 15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Omicron疫情拖累經濟復甦。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新冠疫情復熾、供應鏈亂象、通膨竄升 衝擊各國成長傳染力強大的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株,已在全球各地掀起新一波疫情;聯合國的報告指出,疫情復熾加上至今仍未緩解的供應鏈亂象,以及不斷竄升的通膨,可能讓經濟成長偏離原本的復甦軌道。聯合國的「2022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U.N.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22)報告指出,新冠疫情讓全球經濟陷入萎縮,但隨著疫苗接種率提高、重症及死亡率下降,各國逐步解除限制措施,二○二一年全球經濟已開始出現復甦跡象,在強勁的消費支出和投資推動下,商業活動逐漸恢復疫情前的水準,成長率回升至百分之五點五。然而,新型的變種病毒株不斷出現,包括Delta和Omicron,抵銷原已出現的成長動能。撰述這份報告的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DESA)指出,除了變種新冠病毒,勞動市場緊繃、刺激方案效應消退、供應鏈瓶頸和持續升高的物價,正對各國經濟造成負面衝擊,今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成長率將下滑至百分之四,明年的增速會進一步放慢至百分之三點五。防疫封鎖措施讓商業活動停擺。圖/法新社DESA指出,許多不利經濟復甦的因素正在交互作用。專家推測,未來兩年的就業狀況仍將遠低疫情前的水準,因為許多在疫情期間失業或離開勞動市場的人,尚未返回職場;與此同時,一些開發中國家的疫苗接種進展緩慢且刺激支出有限,導致就業成長依然疲軟,創造就業機會的速度,不足以抵銷早期的就業損失。勞動力短缺已導致物流受擾,不斷推升商品價格,引發通膨飆漲。先進經濟體和一些大型開發中國家的通膨壓力一再升高,讓全球復甦面臨額外風險。二○二一年全球整體通膨率上升至百分之五點二,比過去十年的平均水準高了兩個百分點。DESA也提出警告,疫情造成的不良後果正在浮現,也就是各國內部與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狀況加劇;發展中國家將比富裕國家遭受更大的衝擊,非洲和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成長,料將顯著放緩,導致貧困狀況惡化,永續發展和氣候行動的進展也將被延誤。通膨飆漲將使成長步調放緩。圖/法新社DESA促請各國採取協調一致、永續的方式來遏制疫情,包括廣泛供應疫苗和相關藥物及療法,「避免疫情繼續嚴重威脅世界經濟的包容性和復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也表示,各國應該採取更具針對性和協調性的政策與金融措施,以縮小貧富差距。他說:「我們必須團結一致,讓二○二二年成為人類和經濟真正復甦的一年。」DESA的報告,也強調社會安全網的重要性,呼籲各國持續推動包括紓困、就業保障等措施,以確保強勁復甦。此外,疫情期間的額外借貸,以及利率升高導致還債成本增加,讓許多政府和民眾面臨債務危機,富裕國家應考慮減免債務,協助其他國家回歸成長。復甦不均將會加劇貧富差距。圖/法新社躺平風潮處處吹 動搖經濟成長根基新冠疫情爆發迄今已兩年,世界各地數百萬人正重新思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更好地平衡兩者。美國、歐洲出現辭職潮,中國大陸則興起躺平風潮,許多年輕世代放棄購屋、買車及結婚生子,僅維持最低生存標準。專家指出,這個趨勢凸顯過去幾十年來各經濟體的壓力持續增加,職場的收入停滯不前,工作缺乏保障,住房和教育成本飆升,年輕一代愈來愈難建立財務穩定的生活。這個困境,也導致他們在沮喪、受挫之餘,選擇以消極的態度表達對體制的反抗;然而,若無法進行結構性的改革,改變整體環境,這種「反工作」風潮最終可能動搖經濟的根基,讓成長失去動能。新冠疫情助長全球各地躺平風潮。圖╱取自網路美國勞工部的資料顯示,二○二一年十一月全美自願離職人數高達四百五十萬人,創紀錄新高。其他的訪調則顯示,德國、日本和其他富裕國家也出現類似的趨勢,且有四成受訪者考慮今年內辭去工作。此外,這些離職者多數是四十歲以下的Y世代及Z世代勞工。中國大陸的躺平運動也是如此,儘管大陸經濟規模過去十年來擴大了一倍,但每天上午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每周工作六天的「九九六」工作型態,讓許多人疲憊不堪,並飽受精神困擾;更讓一般勞工難以承受的是,儘管他們辛勤工作,背負來自家庭、社會的「出人頭地」壓力,但生活成本的上漲卻超過薪資的成長。這種困境讓許多人對工作失去熱情,疫情引發的失業和健康威脅,更讓他們重新思索是否要無止境地追求財富。在美國聯邦政府工作的安德森(Ben Anderson)表示,他的薪資跟不上快速攀升的房價,並且需和家人分隔兩地,這種壓力促使他對工作的意義產生質疑。疫情爆發後,他辭去職務,投入自己有興趣的電視節目和廣告演出;安德森表示:「現在我不僅是為了薪水而工作,這讓我獲得成就感。」倫敦國王學院政策研究所所長達菲(Bobby Duffy)指出,躺平風潮反映的是長期趨勢,代表結構性和心理層次的轉變。這也代表各國可能走上日本式的停滯,人們尋求低壓生活,可能導致勞動力萎縮,讓整體經濟陷入更嚴重的衰退。許多千禧世代淪為躺平族。圖╱取自網路生活成本飆漲英國年輕世代壓力大新冠疫情是全球公衛危機,也導致經濟受創。然而,對於這一代的學生來說,經濟統計數據,並未完全反映疫情讓他們失去的寶貴事物,包括結識友人、自我探索、逐步成長以及親身學習的機會。英國《金融時報》(FT)指出,讓年輕一代更失望的是,英國政府制定增稅和政府支出的新計畫時,要求年輕人做出更多的犧牲。英國當局正凍結畢業生必須開始償還學生貸款的收入門檻,許多收入並不高的畢業生步入社會不久,就須開始還款。據英國教育研究智庫「世代基金會」(Intergenerational Foundation)推算,償還學貸的新制,相當於每年增加約百分之九個人所得稅。英國政府徵收這類「隱形稅」,並上調國民保險(National Insurance)繳納金額,讓生活成本危機迫在眉睫;以一位二十七歲的畢業生來說,他的可支配收入將在四年內下降近三成。英國畢業生面臨沉重房貸壓力。圖/法新社一些專家呼籲,政府應制定針對年輕人的新政策,聚焦就業、教育、養老金、住房和稅收。英國就業市場強勁,勞動力短缺,但平均實質所得卻在下降。新的稅制並不代表世代衝突,年輕世代並不希望老一輩人陷入貧困,追繳積欠的國民保險費用也會受到支持,因此,當局應該重新考慮稅收制度的結構。薪資下降、稅收增加和房價上漲,將使許多人無力承擔住房,這也導致高風險的賭博投資興起,例如加密貨幣熱潮;另外,這也代表英國政府政策的失敗。英國政府不能再忽視年輕世代的呼聲,須盡早研議新政策;疫情期間的緊急方案,已讓年輕族群付出極高代價,當局不能繼續要求年輕人買單。生活成本上揚讓年輕世代難以承擔。圖/法新社 前一篇文章 19世紀莫里斯 永續理念是設計核心 下一篇文章 保育地球抗暖化 退休基金綠色轉型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美南平原市大遊行 新州佛光人同樂2025.09.0403斷句。段落。章節2025.09.0404公益音樂會 金蓮淨苑音緣傳情2025.09.0405紐西蘭國防部軍官 參訪北島佛光山2025.09.04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3 2025.09.0407陸93閱兵 中俄朝元首世紀同框2025.09.0408【撫今追昔】台北監獄圍牆與戰俘紀念碑2025.09.0409大豆油墨2025.09.0410環保印刷原則2025.09.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鳥爸媽叨蛇皮覆巢 防鳥蛋掠食者北方白犀牛 拚史上首次人工繁殖甲殼裝衛星定位 海龜失落歲月解謎大腦脂肪物質 跑全馬能量來源貓比狗長壽 腦容量大小是關鍵 組合添加物進肚 罹糖尿病機率恐增 作者其他文章東南亞藝術家 音樂舞蹈挑戰極權體制小威投資新創 培育非裔科技人才日本女網Top50俱樂部 打造下一個大坂直美師法自然 學習野生蜂永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