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房屋容易親近自然環境。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住房設計領域正興起一股「小而美」風潮,倡導者認為,較少的空間和物品,有助人們聚焦生活中更重要的事物。這項訴求在社群網路引發關注,目前已有約二百五十萬則Instagram的貼文附加了「#小房子」(#tinyhouse)的主題標籤。
最知名的支持者之一是億萬富豪、特斯拉(Tesla)電動車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他在推特發文表示,「住在小房子裡,感覺更溫馨」。
微型房屋運動的根源,可追溯到十九世紀的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梭羅最知名的作品《湖濱散記》(Walden),是對自然環境中簡單生活的啟發性思考。此外,被稱為「小房子教父」(godfather of tiny houses)的謝佛(Jay Shafer)在一九九九年建造一座附有輪子的小房子,隨處而居,並創立美國小型住宅協會(ATHA),推廣社會正義和住房權利,也被視為小房子運動的引領者。
英國「小房屋公司」(Tiny Housing Co.)的訪調顯示,微型房屋的擁護者,最關注的是這類住宅的綠色特點,包括建造所需的材料及消耗的能源較少。支持者指出,微型房屋的能源消耗量,大約只有普通住宅的二到三成,且能安裝太陽能板或風力發電,屋主能夠自由搬遷,更容易接近大自然,兼具經濟、便利、環保等優點。
「環保小屋」(Tiny Eco Homes)創辦人馬曲(Chris March)表示,土地成本可能是助長小房子風潮的關鍵因素。他說:「建造一座普通房子可能要花費二十萬英鎊,但微型房屋只須六萬英鎊,且功能齊全。」
馬曲強調,除了經濟方面的考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也是微型房屋風潮的重要驅動力。他表示,這種生活型態,能讓人重新思索重要議題,例如加強當地社區連結或環境保育,也能讓家人花更多時間相處。此外,小巧時尚的設計,也是微型房屋受喜愛的原因。
美國地區微型房屋產業已開始加速成長,ATHA理事長騰布爾(Amy Turnbull)表示:「目前約有一萬人住在微型房屋裡,且愈來愈多人對這種屋子有興趣,我們不斷接獲詢問。」
新領域設計公司(New Frontier Design)在二○二○年獲選「最佳豪華小型住宅建商」,公司執行長拉特摩爾(David Latimer)表示,他創辦這家公司的理念是「有意識地活著」。
拉特摩爾曾為加州森林大火的受害者建造小型房屋,他說:「許多不同年齡層的人士,包括空巢老人、退休族或年輕的專業人員,都想離開城市,這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此外,這些人非常重視永續性,希望在生活的各層面做到環保、節能,為保育環境貢獻心力。微型房屋產生的碳足跡極少,符合他們的價值觀。」
新冠疫情也推動這股風潮,拉特摩爾說:「遏制病毒擴散的隔離和限制措施把許多人困在城市的住家裡,讓他們興起重新與大自然產生聯繫的念頭,這導致微型房屋的需求大增。」
蘇格蘭建築師艾佛瑞(Jonathan Avery)致力設計和建造微型建築,他希望為無家可歸者打造低成本、安全的生活環境,並以綠色功能為理念核心。艾佛瑞透露,他的微型屋供不應求,二○二四年之前的訂單已經全滿,這也反映小房子運動的巨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