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 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十種幸福之道 佛說妙慧童女經 6 /幸福第一道 ①

星雲大師 |2021.04.24
2693觀看次
字級
觀無量壽經變相之觀音菩薩╱原位於安西榆林窟第25窟

文/星雲大師

佛言:妙慧!菩薩成就四法,受端正身。何等為四?一者、於惡友所不起瞋心;二者、住於大慈;三者、深樂正法;四者、造佛形像。



一個人相貌端正莊嚴,容易取得他人好感,進而攝受度化對方。就好比我們所看到的佛菩薩像,都是法相莊嚴,散發慈悲之美,讓人看了不禁要心生歡喜。而這都是由於佛菩薩在因地修行時成就了以下四法,所感得的果報。

一、不起瞋恨心

佛教講「怨親平等」,遇到不友善的人、不如意的環境,聽到不入耳的語言,要能給予包容。學佛要先學處世,所謂「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事情難做,交由我來做,就是能承擔;不好相處的人,與他融和無礙,就是會做人。處世能有這種大丈夫的氣概,人生就會有進步。

過去,有一間禪堂裡遭小偷,同參向堂主報告,希望堂主能開除他,沒想到,堂主只是輕聲回應:「喔!」並沒有採取任何動作。

過不久,小偷又再偷竊,大家開始起鬨,再次報告堂主,但堂主還是沒有開除他;而後小偷又再偷,大眾實在忍無可忍,就對著堂主高喊:「堂主既然不開除他,那就我們離開吧!」不得已,堂主只有答應讓他們通通都離開禪堂,並淡淡地說道:「你們人格都很健全,到哪裡都可以生存,小偷心志不健全,如果連禪堂都不能接受他,社會如何容納他呢?」小偷聽了非常慚愧,從此以後便改過自新。

面對世界上不健全的人,只要我們心量寬大,就可以感化人。所以,包容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給別人一點空間、一點諒解、一些包容,對自己、對他人都會有幫助。用包容的心看待一切,一切就在我們的心中,世界就是我們心裡的世界,眾生就是我們心裡的眾生。反之,不能包容,心生瞋恨,也就要紛爭不已。

說到「瞋心」,綜觀生氣的人,哪個是美麗的?他們面露兇光,口出惡言,看起來就像鬼魅一般,令人不喜,當然就談不上所謂「端正」了。

《大智度論》云:「瞋恚其咎最深……諸心病中,第一難治。」瞋心是心病之一,尤其是心病中第一難治。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大自然界中,地動是可怕的,風動也很可怕,但心中的瞋火一動更可怕。人的瞋心一起,往往失去理智,顧不得人情義理。

《佛遺教經》說:「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瞋恨心猶勝過猛火的威力,不但使人無法得到端正之身,甚至毒害法身慧命,燒盡善根功德,實為障道因緣,所以人人都應謹慎防護。

有一天,舍利弗見到一位久未謀面的朋友,甚為驚訝地說:「哎呀,你是怎麼了,面相怎麼變得這麼兇惡?」

朋友回答:「我最近正在雕刻羅剎鬼面。」

所謂「誠於中,形於外」,由於不斷地揣摩羅剎青面獠牙的形狀,面容也就逐漸變得兇惡起來了。後來,這個人在舍利弗的建議之下改刻佛像,因為時常憶念佛像的莊嚴,人漸漸地就變好看了。之後他和舍利弗再見面,舍利弗歡喜地說:「哎呀,你現在變得好莊嚴啊!」

所謂「萬法唯心造」,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形象,一個人經常起瞋心,就會展露兇相;心存柔軟,則也會給人慈祥的感覺了。

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的心能將自己雕塑成賢聖或凡夫,因此要想成就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只有靠自己去塑造。

有一個小姐要跳河自殺,剛好給一個老和尚看見了,把他救上岸來。

小姐傷心地說:「你不要救我,我活在世間一點意義都沒有,父母把我生得這麼難看,村裡的百姓都不喜歡我,閒言閒語實在讓我受不了呀!」

老和尚就說:「人的生命有兩個,一個是自私的生命,一個是為眾的生命。凡事只想到自己的人,就是自私的人,剛才那個跳河自殺,自私的人已經死了,從現在開始,你要做第二個生命,不要只想到自己,要多為別人設想。」

這位小姐聽了老和尚的慈悲開示之後,欣然接受老和尚的教導,從此,只要見到老弱殘障,就會主動前去服務,因而博得大家的讚賞:「你好有愛心!」「你好發心!」「你對人這麼好!」

他一聽,心懷歡喜,漸漸地,面相也就改變了,精神顯得飽滿,氣質變得優雅,村莊上一位有為的青年開始對他展開追求,後來兩人結為連理,鄉長見此,還特地前來為他們祝賀。

一個人若能減少瞋心,生命就會隨之昇華。所以,遭人怨怪時,不必急於怪罪世間人待我不好,換個角度想:是我的慈悲心不夠、我的柔軟心不夠、我的恭敬心不夠、是我太過自私……心念一轉,態度一變,心胸就會變得寬闊起來了。

二、安住在慈悲中

如何得到端正身相?除了不瞋,還要住於大慈之中。慈,是給予眾生快樂;大慈,就是隨時隨地給予一切眾生快樂,沒有親疏遠近之分。不瞋,是消極不生心病的方法,住於大慈,則是積極治療心病的藥方。

所謂「心猿意馬」,平時我們的心總是如猴子般跳來跳去,像馬一般躍動不停,要如何才能安住身心呢?

《金剛經》中,長老須菩提問:「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言:「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也就是要我們不以六塵的境界來安住自己,因為六塵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是會改變的。好比看戲,戲有落幕的時刻;又如美色,美色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逝去。那麼,應該安住在哪裡呢?《入菩薩行論》有句話:「眼看眾生時,誠慈而視之。」就是要我們安住在慈悲中。

俗話說:「仁者無敵。」在佛教來說,也就是慈悲沒有對手。瞋心生起時,慈悲是最好的對治方法,慈心能降伏一切惡事。惡人以棍棒打擊我們,用拳頭揮打我們,若再回以棍棒、拳頭,不就和他一樣?反之,一個人能展現慈悲的風度,同情、寬恕惡人,才能真正地降伏對方;所謂「柔能克剛」,慈心才可以降伏一切邪惡的力量。所以,我們要在慈悲上安住,在仁愛上安住,在恭敬上安住,在和平裡安住;有佛法之處,就是我們安住的所在。

慈航菩薩曾對我說過一個關於他自己的故事。當他在鼓山擔任衣鉢(叢林中的職事名稱)時,有一天上廁所忘記帶衛生紙,就向隔壁如廁的一位茶房頭索取,這茶房頭是個壞心眼的人,他把用過的衛生紙遞給慈老,弄得慈老一手骯髒。茶房頭這樣捉弄人,換作別人一定很生氣,可是慈老沒有,過了也就算了。

有一天,慈老正在搬寮房,那位茶房來了,慈老對他說︰「你來得正好,請你幫我看守一下東西,我把這條棉被先搬過去,馬上就來。」

不一會兒,慈老回來,發現他抽屜裡的壹百元銀洋少了六、七十個,正當覺得奇怪時,心裡想:這若不是茶房頭,還會有誰呢?但想到揭穿了他的惡行,必然對他的名譽會有很大的影響,錢少了會有再來的時候,但失去名譽的人,又怎麼恢復清白呢?想到這裡,慈老也就裝做不知道。

過了一會兒,茶房頭向慈老告辭,臨別時,慈老拿出十五塊銀洋送給他,然而茶房頭卻不肯接受。於是慈老就說:「人生要互相幫助,現在我當上了衣鉢,每月可以領到二十元的單銀,你拿一點去用沒有關係。」這麼一說之後,茶房頭才願意接受。

不久,寺中很多人紛紛懷疑茶房頭哪來這麼多的錢,但是茶房頭逢人就說是慈航法師送給他的。當中有人就跑去問慈航法師事情的真假。如果換作別人,早就揭發茶房頭的竊盜惡行了,但寬宏大量的慈老,始終不肯說一句茶房頭的不好。

佛法的根本是慈悲,古云「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慈悲。慈悲,不一定你是我的親眷,或是我的同鄉、同學、同事,我才對你好;沒有任何因緣關係的人,我也要對他慈悲。將一己的私愛,昇華為對一切眾生的慈悲,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