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欲京都》
圖/蔚藍文化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書市裡除了制式旅遊書外,作家敘寫京都的散文或遊記不少,但曾旅居京都八年,前後又進出京都,中短期停留多次的作家姚巧梅,二○二○年出版的《愛欲京都》一書,卻以京都的寺院和神社為主軸,藉著這些寺院和神社裡的建築、祭典儀式、祭拜神的典故或故事、在此居住過或埋骨於此的文人、雅士等等,勾勒出許多關於日本文化、文學、歷史、人物、神話與傳說故事等,算是一本很特別的「京都學」,顯現了久居日本又是修習京都龍谷大學文學博士課程的姚巧梅,知曉古都的雄厚實力。
小寺廟也有歷史故事
或云京都三步一寺廟,五步一神社,寫京都,不就是向以介紹寺院、神社為主嗎?但要知道一般的書,大概也就是寫清水寺、八坂神社、南禪寺、西本願寺、下鴨神社、知恩院、平安神宮等著名寺院、神社而已,《愛欲京都》走訪許多偏遠或較少人知曉的寺院、神社,如廬山寺、石山寺、祇王寺、滝口寺、石峰寺、茶庵等等,讓讀者知道這些小寺廟也有許多歷史故事。
為何要參訪日本寺院?因為許多日本的歷史、文化、文學大都呈現在寺院或神社裡。日本寺院或神社祭拜的,也形形色色,廁所有女神、頭髮也有神;神話人物、歷史名人……也都祭拜;祈求愛情、美麗、健康、好運,甚至於去惡運、解災厄等,都是日本民眾到寺院神社尋求療癒的地方。
這本書巧妙之處在於並非以導覽方式介紹寺院神社,而是以散文隨筆,透過寺院、神社,凝視京都過去的歷史風華和文化意象的典雅之美。這三十多篇文章中,唯一有旅遊書意味的,只有篇名之下一小欄編輯整理的交通資訊的彙整而已,畢竟這也是需要的,有些偏僻或名氣較小的寺院,如何去尋覓,可能是讀者想知道的。
同一株粉紅八瓣垂櫻
書名《愛欲京都》,乃作者偏向女性意識為主體,介紹了較多女性人物與京都寺院的愛情因緣,如貴船神社是古代女詩人和泉式部為挽回丈夫情愛,以纏綿情詩和堅定行動,感動郎心的地方,她從貴船口走到神社的兩公里路,如今稱為「戀之路」。
又如寂光院住過兩位女性貴族,除了古代命運多厄的平德子皇后,在平家滅亡後,於此遁入空門出家。現在人則有英國貴族維妮西雅(Venetia Stannley-Smuth)在此附近種植、研究香草,寫了著名的《維妮西雅在京都的香草手札》一書,她也曾有顛沛的人生路。
如此以寺院,串連人物,不限古今,雖偏重女性,敘寫男性歷史人物或作家也有許多。平安神宮裡,谷崎潤一郎寫的《細雪》和川端康成所寫的《古都》,書中所寫描繪一株「粉紅八瓣垂櫻」,是同一株呢!
接著,作者告訴我們兩位作家寫下這兩本小說的許多逸聞或故事。佐藤春夫埋骨於知恩院勢至堂,書裡除介紹勢至堂清幽環境外,自然也會對佐藤春夫與谷崎潤一郎著名的讓妻事件,有所著墨。
京都乃日本文化和歷史的重心,《愛欲京都》又透過京都寺院的歲月流轉,讓我們在精粹散文報導中,看待日本宗教信仰、清雅文學和歷史人物悲歡離合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