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4】隨堂開示錄 183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7 人間佛教文學創作 7-3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 星雲大師 |2020.06.24 語音朗讀 16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15年9月,佛光山雲居樓2樓展出「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吸引海內外信眾、友寺道場及各界人士前往參觀。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2015年9月,佛光山雲居樓2樓展出「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吸引海內外信眾、友寺道場及各界人士前往參觀。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第七個十年,六十歲到七十歲,是倫理時期。由於跟隨我學佛的年輕人日益增多,想到他們甫從大學畢業,各個學有所成,父母無不希望他們能夠到社會服務,成家立業,光大門戶,而他們卻都跑來跟我出家。。圖╱取自網路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7人間佛教文學創作 7-3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時間:2014年1月11日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第七個十年,六十歲到七十歲,是倫理時期。由於跟隨我學佛的年輕人日益增多,想到他們甫從大學畢業,各個學有所成,父母無不希望他們能夠到社會服務,成家立業,光大門戶,而他們卻都跑來跟我出家。覺得有愧於這許多子弟的父母,我決定要把他們的父母看成是我的父母,代替他們的子女盡孝。所以,在佛光山,每年都會舉辦親屬會,我把徒眾的父母邀請到佛光山團聚,一方面也向他們說明兒女出家的前途、教育的情況。就這樣,台灣對於出家的觀念,也逐漸地有了改變。第八個十年,七十歲以後,是佛學時期。由於感覺到自己很膚淺,佛學水平不是很好,所以就再回歸到佛學的研究、體悟。有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只是鼓勵的話;也有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至今雖沒有所謂「古來稀」,七十歲也總是到了黃昏的年齡了。這時候,我開始出現手抖的情況,有人告訴我可以藉由寫字來改善,我也就不妨一試。甚至有老醫師建議我做一枝重一點的筆來寫,使手不抖;也確實有用,因為重,就能壓制住手的顫抖。除了手抖,漸漸地,由於糖尿病引發眼底鈣化,眼睛也不好了。我有五十多年的糖尿病,想是過去在極度飢餓的狀態下,胰島素受了破壞所造成。因為我沒有家族遺傳,怎麼會害了糖尿病呢?但是醫生並不相信我的這一番話。視力模糊之後,原本歡喜讀書的,也看不到了,連電視也不能看了。就是現在各位坐在台下,我也看不到你們,眼前只有濛濛一片。不過,我已經很滿足了,至少知道這裡有人。那麼,在無以消遣之下,我就只好寫字。由於寫字的過程中,不管寫的是幾個字,都要一筆揮就,不能停頓,一停下來,第二筆要從哪裡銜接就不知道了,所以我就將它稱為「一筆字」。老病現象是世俗人生的一個平凡過程,但是在佛法裡,這許多歲月的鍛鍊,對我還是有一些特殊幫忙的。比方,對於榮辱毀譽,我看得很淡,即使有人對不起我,我也不計較,我感覺到人間歡喜、人間快樂。想想,這個人世間,天地日月供給我們欣賞,山河大地供給我們遊走,樹木花草供給我們觀看,空氣為我們調節環境,人生真是歡喜啊!佛教講苦,苦是一種教育,苦是一種訓練,你能「吃得苦中苦」,也就會「人上人」。所以,苦不重要,困難也不重要,只要你拿出一點本領來,就能克服困難了。因此,苦難是我轉為歡喜的養分。聽說吳教授要在本山召開文學會議,我很高興,當然,也不一定只有文學會議,各位有什麼會議要在這裡舉辦,我都很歡喜。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寺廟並不是我個人的,而是大家的,人人都可以運用這裡做各種活動。過去台灣政府倒是經常借用佛光山的場地開會、辦活動,我也都與人為善。但也因為政府和我們來往多了,政治人物經常在佛光山跑來跑去,所以人家就叫我「政治和尚」。其實我沒有跑過省政府、縣政府,也沒有拿過他們一塊錢,沒有要他們替我裝一個電燈、建一間廁所呀!最初我也很介意這個稱號,我怎麼做了「政治和尚」呢?後來有人就說:「政治和尚很好啊!表示你有力量啊!」我一聽,也傻裡傻氣地想:好吧,政治和尚也好!總之,人要往好處想、要朝快樂想,人生是為了歡喜而到人間的,不是為了痛苦煩惱而來的,自己要能解脫煩惱。所以,各位文學家,你們要做個快樂的文學家。有句話說:「自古紅顏多薄命。」但是我還知道自古文人多薄命;從古以來,文人才華很高,卻也受到世間種種不公平的待遇。不過在我想,靠別人給我們快樂,是很有限的,世間上沒有多少貴人能夠幫忙我們,自己就是唯一最好的貴人,自己要能製造快樂。心是我們的工廠,心是我們的主腦,可以帶動眼、耳、鼻、舌、身製造快樂,自己要做自己的貴人! 就這樣,人生歲月匆匆而過,今年已經是二○一四年了。今天我寫字的時候,大家要我落款的年齡不要再寫「八十七」,改寫「八十八」。「八十八」的諧音是「發發」,我也祝福你們都「發發發」!我覺得人生真好,但是有的人生不像人生,也就是人家說的「活殭屍」、「活死人」,活著也像死人,很呆板。當然,人老了總有一天都會死,但是我期許自己要做個死的活人,我就是死了,也一定要留一些歡喜、留一點快樂、留一點語言、留一點趣味給大家;這就是我的人生觀。關於我其他的事情,我想你們從別人的口中或者我的書中,也都知道一些。除了科學我因為沒有接觸而不懂以外,人生的體驗我還是有一點。那麼,下面的時間就向各位請教,如果大家有問題,也可以提出來談。提問一:大師,您早期、中期、後期的作品,在人間佛教的實踐過程當中,不斷地在調整,不斷地在與時俱進。請問大師,您的佛教文學創作,體現了哪些理念的不斷提升和完善?大師:三十歲以前,我自覺文字不是很成熟,不過那時候是懷著一股熱忱,要為佛教而寫,也就如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三十歲以後,漸漸地,徒眾多了,他們當中,有的人編輯書報雜誌,經常都要我提供一言半句,總說:「師父,寫一篇文章吧!」甚至我的朋友,也都說:「星雲啊!代我寫一篇文章吧!」除了自己寫文章,還要替人代筆。那麼,為人情所迫而寫文章,或是替人家改文章,應該算是我第二期的文字創作人生了。這段期間撰寫的文字,數量累積下來也很可觀。比方在《人間福報》的專欄,我每天都要提供一篇文稿,十幾年過去了,從來都沒有拖延過一次,有時候要出國,算一算,可能要一個月後才回來,我也會事先備好三十篇稿子。好在我也很習慣在飛機、汽車上工作,只要空間足夠,在腿子上就可以寫字了。總之,這是受到徒眾的人情、朋友的友愛而鼓勵我寫作的。到了現在,自己老了,感到寫文章、講經弘法、出版是個責任。我既然做了和尚,就要對佛祖有交代,要盡一點責任。總的來說,第一個時期是因為熱忱而寫,第二個時期是因為友誼關係而寫,現在則是為了責任而寫。(待續)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24】隨堂開示錄 182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7 人間佛教文學創作 7-2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24】隨堂開示錄 184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27 人間佛教文學創作 7-4 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研討會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8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教管理學② 叢林系列】佛法的管理法①講演集─人生與社會 佛教的政治觀 4-4【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政治觀4-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政治觀 4-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人生與社會─佛教的政治觀 4-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8》第五章 對全體佛教文化知識與信仰的整合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