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管理學② 叢林系列】佛法的管理法①

文/星雲大師 |2025.07.05
85觀看次
字級
凡事周全、平等,讓人歡喜,就是「橫遍十方」。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前言

因應當今時代進步而興起的各種學科之中,除了科學、經濟、教育以外,「管理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一般的管理,不出管內、管外、管財、管事,但現在社會上還有所謂的「專業管理」,舉凡醫院管理、學校管理、圖書管理、工廠管理、飯店管理、農業管理等等,可以說管理的範圍相當廣泛,幾乎是管天管地無所不管了。

說到「管理」,管物還容易,舉凡桌子、椅子、圖書、圖畫等等,任憑你怎麼移動,它都不會開口,但也因此,管的好不好難有定論。管錢,你用得多、用得少,它也不會抗議;花在這裡、花在那裡,它也不會反對,總之你有錢,就隨你花用;你沒有錢,也只有徒呼奈何。至於管人,這就很難管了,因為人有感情、有思想、有意見,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會做種種分別。不過,比人更難管理的則是管心。有時候,我們會怪罪別人不聽話,不好管,其實自己又何嘗聽自己的話?所謂「心猿意馬」,人沒有很高竿的修養能量,要管好自己的心是很困難的。

不過,佛教比起一般團體,除了具有其他管理的功能,還更有它的特色,尤其在管人、管心方面,佛法的管理有著可觀的內容。

說起佛法的管理學,法法皆是管理學。比方佛教講慈悲,慈悲就是佛法;佛教講忍耐,忍耐就是佛法;佛教講智慧,智慧就是佛法;佛教講不執著,不執著裡有方便、有通融、能隨順情理,就是佛法。

現在我們就將佛法裡,一些與管理學能相通的、有相關的道理,做如下一番淺說。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管理

「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這兩句話,原本是形容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

佛陀的真身叫做「法身」,所謂「法身」,並不是在形相上看得到的,不是用文字可以描寫得出來的,也不是想像就能想出來的,法身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只能用「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來概括形容。

佛陀的法身究竟有多高、有多大?就如虛空橫遍十方。虛空無邊無際,不只東南西北,更涵蓋了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所以總稱為「十方」。

佛陀的生命究竟有多長?豎窮三際。所謂「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佛陀的生命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勝過「萬年長青」,是永恆的。

如果能將「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道理應用到管理學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管理學最主要的就是要關照到所有一切的關係。例如請客,不能漏了一人;辦事,不能少辦一項,甚至待人處事,不可以有了你,就忘記了他;有了這個,就忘記了那個。凡事周全、平等,讓人歡喜,就是「橫遍十方」。

不但「橫遍十方」,還要「豎窮三際」。例如宴會招待,不能只想到新交,故交也不能忘記,甚至還要建立未來的關係,與尚無往來的人結緣,牽起日後來往的線路,將來若是有事求助於人,也才有緣分,否則「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教人如何幫得了你呢?就算是在機關團體裡,上面有長官,下面有部下,假如你不能豎窮三際,就上而得罪了下,或者就下而得罪了上,也都會出問題;相反地,如果你能豎窮三際,了知過去、現在、未來的關係,上下都能通行,管理的目標也就容易達到了。

所以,在待人處事裡、與社會交往上,凡事要「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把人管理好、事管理好、力管理好、時間管理好、空間管理好,各種的因緣關係都管理好,必定能讓你做人做事成果輝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