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日本經典品牌誕生物語》
圖/河景書房提供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老實說,台灣對日貿易呈現嚴重失衡,我們的日常生活總是籠罩在日系品牌物品之中。
打開電視,你就會看到嫁到台灣來的日本前桌球國手福原愛,正宣傳著日製的冷氣機或洗衣機。大家出門,開日本汽車的比例也不少;常去的超商,從7-11、全家便利商店,也都源自日本;連化妝品資生堂、衣物優衣庫 (UNIQLO)、藥品若元錠(WAKAMOTO)等等,也都是日貨。
但日製商品中值得尊敬的大多有優質的品牌,也具有一定名聲,能夠闖入台灣及國際市場,多半靠著創辦人艱苦奮鬥,或者是經營、製造方法的卓越,所以才能擁有百年以上的名聲而行遍天下。
日系品牌如何命名
看到滿街的摩斯漢堡、青山洋服、山崎麵包、無印良品等招牌,還有你使用的佳能相機、象印熱水瓶……你會不會好奇,這些日系品牌的名字怎麼來的?是誰創辦的?
如果你有這樣的好奇心,又想增進日本歷史知識,學習企業經營,不妨讀讀資深廣告人李仁毅所撰寫的《原來如此!日本經典品牌誕生物語》。
這本書收錄了一百零一篇日本著名品牌誕生的故事,並將其區分為為美妝、衣飾類(如資生堂、奇士美、花王、華歌爾等十二種);食品飲料類(如日清泡麵、龜甲萬、森永牛乳糖、寶礦力、月桂冠等十九種);汽車、家用電器、鋼琴、衛浴設備及電子業(如本田、豐田、大發、日立、山葉、松下、東芝、大金、TOTO等二十三種);百貨、通路、超商類(如SOGO、三越、7-11、全家、大創、黑貓宅急便等九種);飲食類(如吉野家、博多一風堂拉麵、薩利亞等六種);藥品類(如仁丹、中將湯、曼秀雷敦、大正製藥表飛鳴、久光製藥撒隆巴斯等十五種)、相機、手表、電遊業(如柯尼卡、精工表、任天堂、三麗鷗等十七種)。
作者收錄的這些品牌,都是台灣人比較常用,也較熟悉的。有幾個品牌甚至與台灣有些關係,例如日清泡麵創辦人是從台灣去的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明治乳業的創辦人相馬半治,於日據時代曾來台建造第一座製糖工廠。森下博製造的仁丹,則是在一八九五年隨著軍隊來台灣時,看見台灣人經常在口中含著中藥丸,以避免得到傳染病的習慣而得來的靈感。至於「夏普」(SHARP),則是近年被台灣的鴻海集團收購而有名的。
猶如閱讀日本史
作者以每篇一千多字的篇幅,敘述這一百零一種品牌的源起、創辦人的故事、企業的發展及其間的逸事等。其實一百零一種品牌,也並非只有一百零一個人物或故事,因為創辦人有時有多人相助或合作;故事發展也多有支線,故實際的內容比一百零一個還多。
由於這些品牌,多有數十年到百年以上的歷史,因此,讀這本書也猶如讀一部近代日本史。作者很貼心,還在書後附了一篇上萬字的歷史後記,從日本幕府後期的黑船事件,寫到明治維新、大正浪漫時期、關東大地震,再到昭和戰後,從戰火灰燼再重新站起的簡史,對這一百零一種企業品牌的時代背景有詳細的描述,也讓讀者等於讀了半部日本近代史。
這本書也是認識日本經典品牌的小百科。比如說,讀了本書,你在街上看到山崎麵包店,你就會知道,此麵包店創辦人其實是飯島藤十郎,山崎是他妹妹夫家的姓,為何要如此,閱讀此書就知道,其他品牌當然亦會讓人發出「啊!原來如此!」的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