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一九九五年發表「村山談話」,承認日本殖民統治和侵略,今年八月十八日是日本戰敗六十八周年,他批評安倍晉三在戰歿者追悼儀式致辭時未直接提及,企圖否定侵略、認為過去的戰爭是聖戰。
對於安倍欲修改憲法解釋,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村山認為「走上戰爭之路的可能性很大。」日本近年有軍國主義復甦之勢,八月十五日,在東京靖國神社,就有右翼份子扮成日本帝國士兵,手持日本太陽旗。對照日本教科書,一再力圖掩飾二戰時的侵略,這不令人意外。
南韓總統朴槿惠上任以來,一直拒絕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要求須先解決慰安婦問題,使日韓兩國關係緊繃。十一月,朴槿惠提出,為解決中日韓三國的歷史等爭議,建議共同編寫東亞歷史教科書。
朴槿惠以德國與法國、德國與波蘭共同編寫教科書為例表示,由於東亞各國歷史觀不同,導致不信任感加深,潛在衝突的機會增加。地區合作無法進展,是日本引起的歷史及領土問題造成。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回應,不贊成朴槿惠的提議。菅義偉指出,已向韓方說明了圍繞過去問題的日方立場和努力,強調「希望能誠摯地接受日本的訊息」。
韓國人一向認為,外國教科書對他們的誤會很大。二○一○年,南韓國會教育科學技術委員會公開資料顯示,這些誤會包括「古朝鮮是中國的屬國」、「跆拳道源自中國」、「東海變成日本海」、「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歷史」。巴拉圭教科書甚至說,「南韓和日本都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歷史教科書影響一國國民的觀念很深,德國戰後對屠殺猶太人深表悔悟,才有可能與法國、與波蘭分別共編教科書。日本教科書向來對挑起戰爭一事做「迂迴」陳述,給學童對自己國家有「正面」認知,如何可能與中韓共編歷史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