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繪小貓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美國建築師羅伯特.A.M.斯特恩(Robert A. M. Stern)擔任耶魯建築學院院長時,我們曾見面大談貓經。他說:「如果大貓能夠永遠維持像小貓一樣,那該有多好玩呢!(If only cats grew into kittens.)」小貓可愛、無憂無慮、調皮搗蛋,總讓人忍不住疼愛。但大貓呢?牠們的魅力,往往只有真正的貓奴才能體會。
美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格登·納許(Ogden Nash)幽默地指出:「小貓的麻煩是,牠終究會變成大貓。(The trouble with a kitten is that eventually it becomes a cat.)」許多人喜愛小貓的天真,卻忽略了大貓的優雅與沉穩。成長不只是變大,還意味著更多智慧與性格的展現。
小貓令人心動,但大貓的陪伴更長久。真正的樂趣,不在於貓咪是否永遠是「小貓」,而在於我們是否懂得欣賞牠們每個成長階段的獨特之美。
法國作家朱爾斯·雷納德(Jules Reynard)曾說:「平靜沉穩的理想境界,體現在靜坐的貓咪身上。(The ideal of calm exists in a sitting cat.)」貓咪靜靜坐著,彷彿將整個世界拋諸腦後,成為理想平靜的象徵。牠們的安靜與冷靜,讓我們反思,是否也能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時光。
然而,貓咪的智慧不僅表現在冷靜上。牠們似乎能精算出坐在哪裡會讓人最感不便(Cats can work out mathematically the exact place to sit that will cause most inconvenience.),真是無可奈何。我家的貓每次我用餐時,總會毫不顧忌地跳上我的肚子,與我爭奪食物。斯特恩還說:「我的貓咪用她的尾巴來比手語。(My cat speaks sign language with her tail.)」雖然我家的貓尾巴很短,但每當興奮時,尾毛豎起,像雞毛撢子般,傳遞牠的情感與訊息。
貓咪或許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存在,牠們用安靜與機智,把我們的日常生活點綴得生動有趣。學會欣賞牠們每個成長階段的美好,也是一種生活哲學:在靜與動、俏皮與沉穩之間,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平衡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