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國初期,建造大壩是外來者定居美國的重要途徑,他們可以在河流附近開拓城鎮,自給自足。上世紀四○年代到七○年代,美國掀起大壩建設熱潮,到七○年代,水利發電大壩提供全國百分之十的電力,以及西北地區百分之七十五的電力。
這段時間,出於經濟發展的需求,美國人將大壩造成的環境生態影響拋到腦後。截至今日,無論私有或公有的水壩,美國全國有近八萬座水壩,橫截在這個國家的大小河流中。
目前,超過四分之一的美國大壩已超過五十年的預期壽命,到二○二○年,這個數字將達百分之八十五。在過去半世紀中,很多大壩出現嚴重老化問題:水泥牆開始退化,土壤受到侵蝕,洩洪道大門生銹,拉伸力減退,水庫中也有很多沉積物,降低效用。如果最糟的情況發生,老化的大壩可能崩潰,出現災難性洪水。
艾爾華流域的拆壩工程,涉及包括華盛頓州的白鮭魚河(White Salmon)和緬因州的佩諾布斯科特河(Penobscot)在內的幾條主要河流。南俄勒岡州克拉瑪斯河(Klamath River)的四座大壩也將於二○二○年拆除。
許多自然資源防護者將艾爾華流域的拆壩工程視為推進更多生態保護工程的動力,他們對東華盛頓州斯內科河(Snake River)關乎水、電、交通的四座大壩的促拆行動,更抱以信心和期望。
前任美國擔任美國河流協會主席沃德(Rebecca Wodder)被歐巴馬提名,擔任魚類野生動物及公園管理局的助理秘書,這讓自然資源防護者信心大增,因為沃德一直極力推動斯內科河及其他地區的拆壩工程。但這項尚未確認的提名,已激起水壩支持者的強烈反對。
不過,即使是拆壩工程的支持者,也只能提出少數資料,證明艾爾華河大壩和斯內科河大壩的共通性。兩者地理距離遙遠,艾爾華河兩座大壩總共只能提供一萬四千住戶的用電量,並且無法讓游魚通過;而斯內科河上的大壩卻可以保證一個西雅圖大小的大城市電能供給,而且有一個精心設計的游魚通過系統,儘管聯邦法院反覆說明該系統並非盡善盡美。
歐巴馬政府儘管對艾爾華河生態恢復工程大力支持,卻仍堅持反對斯內科河拆壩工程的一貫主張。俄勒岡地區聯邦法官瑞登(James A. Redden)即將裁定一個政府計畫,這個計畫是藥推動保護斯內科河和哥倫比亞河流域的鮭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