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擬改革健保補充保費引發爭議,行政院表示,修法尚在廣納意見階段,不會為難小資族。圖/杜建重
【本報台北訊】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收取將有3大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3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一出引發存股族、定存族及包租公們反彈,石崇良昨天中午親上火線舉行記者會說明,但行政院晚間急踩煞車。衛福部晚間也發出新聞稿,宣布「暫停有爭議的規畫」,尋求更周延,更有共識的做法,再行推動。
調一般費率 也是影響小資族
石崇良在中午記者會時強調,修法也是考量到年輕族群,因為台灣面臨超高齡化、少子化,健保要永續發展就必須追求財務的公平跟合理,目前健保收入高達7成5來自一般保費,以薪資工作者繳費為主,補充保費只占9%,因此檢討付費公平性及財務結構。
石崇良並表示,隨著高齡及少子女化衝擊,國內勞動力人口自2015年的1700萬人,逐年下降,若純粹以薪資保費為來源,健保將會愈來愈辛苦,並加重薪資所得者負擔,若不修法增加補充保費,就要調一般保費費率,這影響到的也多是小資族。
針對外界批評,石崇良也坦言,只要講跟健保費相關的政策,總是會有很多不同聲音,這是可以預期的,但愈早改革愈好,寧可早做,也不要到不得已的時候才做,到時候影響更大,且改革也是考量到年輕族群,至於開徵金額門檻,未來會再討論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的方法。
衛福部預告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方案,將現行「單筆給付」改為「年度累計」課徵模式,影響估計達480萬人;同時把補充保費的費基上限由1000萬元調高至5000萬元。學者認為,「做法非常突兀,沒有政府會做到這種地步」。
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指出,這項作法形同全民皆稅,「應該很少人1年股利加利息沒有2萬元,等於政府用一個很密的網去撈,把小蝦米都撈走。」他認為,現在稅率已經差不多了,不該把補充保費使用方式擴大到這種地步。
新制也引發網友熱議,一面倒痛批衛福部搶錢,薪水被扣一次,股利又扣一次,懲罰勤勞的人;門檻太低,讓很多人中槍;勤儉持家努力理財卻被政府懲罰;有錢人有會計師、財富管理師撐腰,中產沒退路;也認為健保不思體制改革,只要會跟人民要錢。
卓揆要求 廣泛聽取各界意見
對於衛福部研議中的健保補充保費方案,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表示,為了確保健保制度能長久運作,衛福部正研擬調整補充保費的修法方向,目前仍在初步階段。卓揆已指示衛福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暫緩具爭議的規畫,並加強社會溝通,以尋求更周全、具共識的改革方式,達成健保制度公平與永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