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暴動 黑莓機 火 上澆油?

戴定國 |2011.08.21
753觀看次
字級

今年以來,全球各地受壓迫人民利用通訊科技和社群網站互通有無,突破新聞封鎖,動員對抗集權政府。推特、臉書成為阿拉伯世界茉莉花革命的背後推手。

英國暴動爭取的權利和阿拉伯地區不同,但也傳出民眾靠黑莓機串聯。當局將騷亂歸咎於滋事青年通過推特、臉書迅速串連,又指約有百分之三十七青少年愛用的黑莓免費即時通訊(BBM)因有加密系統,令警方無從追蹤。

政府將限制網路自由?

英國首相卡麥隆聲稱,將來發生騷亂時,考慮阻止滋事分子使用推特、臉書和黑莓機等社交網路。根據通訊法規,政府可以下令英國電信傳播監管機構要求電訊網絡暫停服務,不過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證明這麼做是出於保護公眾利益和國家安全。

卡麥隆的言論,迅即引起朝野和網友強烈反彈,質疑政府企圖限制網路自由,與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及敘利亞、伊朗這些備受西方批評的專制政權無異。

中東示威浪潮中,卡麥隆曾極力抨擊,稱「我們要保持網路信息的自由流動,不論我們對內容的態度是什麼。」英國外相海格最近也批評專制政權試圖控制網路。如今,卡麥隆的雙重標準惹來英國民眾批評,也招來中東國家嘲諷。

卡麥隆並非唯一提出要防範網路的西方領袖。法國總統沙科吉今年稍早提出要建構「文明網路」,促進真正對話。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也說,劣質資訊氾濫對民主制度造成壓力。但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即使曾把整個網路關閉,仍無法扭轉倒台命運,說明了社交網路力量難以禁絕。

革命或騷亂、暴亂?

新媒體的力量,去年底從突尼斯開始,並迅速席捲中東、北非,隨即被稱為「推特革命」、「臉書革命」,西方國家對網路的資訊力量讚不絕口。因為當時發生問題的地方,是在意識形態或國家利益上與歐美國家相悖的國家。

但倫敦發生暴動,西方國家不稱為「革命」,而貼上「騷亂」或「暴亂」標簽。其中道理並不複雜,冷戰時期有句名言「一方眼中的恐怖分子,就是另一方眼中的自由戰士。」對自己有利的,符合自己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西方國家就稱為「革命」。而在英國,挑戰自己(政府)利益的,就是「騷亂」。

在社交網路全球化的時代,公關專家指出,政客和商界要學習的是如何利用社交網路去應變,防止失去話語權,而不是企圖令社交網路噤聲。

各種網路技術和工具,本質上是中性的。網路並沒有創造什麼新問題,不同地區的人使用網路組織起來,追求的是更加正義、公平、公正與美好的新生活。顯而易見,如果外部世界採取的是一種選擇性支持或反對的立場,或依據自己的力量來推波助瀾,肯定無助於問題的改善。

新科技帶來新難題

英國暴動中,黑莓機、臉書與推特等社交網路招致愈來愈猛烈的抨擊。不過專家表示,多數批評並不適切。

英國國會議事錄學會的數位民主主任威廉森指出:「英國發生暴動,不能怪罪社交媒體,也不該說社交網路改變了暴亂的本質。這種媒介或許協助散播信息,但證據顯示它們只是工具。」

華盛頓大學網路通訊研究員恩德伍德也說:「基本上,有些人使用臉書或推特等工具聯繫,過去發生暴動時,我們也曾見過類似反應,只是這項新科技的確帶來了一些新難題。」

社交網路究竟是惡魔,還是天使?

英國騷亂中,曼徹斯特警方透過推特發布信息,又將滋事者相片放上臉書,呼籲民眾提供線索。一些政治人物利用社交網路,發信息穩定民心,也贏得讚譽。

英國民眾也在社交網站張貼趁火打劫、投擲攻擊物品的蒙面暴動者照片,希望抓出暴動者。民眾在網路發起人肉搜索,引發網友熱烈參與,效率遠遠高於警方行動。

社交網路也駁斥謠言

倫敦騷亂期間,雖有不少假消息流傳,製造恐慌,例如有人在推特聲稱倫敦動物園被襲擊後放走老虎、金融區金絲雀碼頭處於黃色警戒、岡沃夫碼頭許多商鋪被縱火。但謠言傳得快,也戳破得快,一來有賴網友互相監督,二來也有賴於傳媒及警方在社交網路澄清謠言,回答公眾疑問,平息疑慮。

社會心理學家克羅托斯基說:「網路帶來的難題是這類資訊傳播太快,傳統媒體有編輯和記者擔任資訊把關人,而網路資訊沒有。」簡訊最多一百四十個字,通常不帶相關背景,人們容易按照自己偏好的方式解讀、評論、轉發。但人們同樣應該看到,社交網路在騷亂期間也成為說明真相、駁斥謠言的絕佳平台。

英國暴動中,社群網站、黑莓機等新媒體工具,火上澆油了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