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 256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34 如何與佛菩薩來往 5-4 水陸法會

星雲大師 |2020.10.05
1884觀看次
字級
到處都光明,到處都是和樂,都是安穩之處。我想,淨土在人間,淨土在我心裡,在我們的感受裡面。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隨堂開示錄─集會共修 34

如何與佛菩薩來往 5-4

水陸法會
時間:2008年11月25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有一年打佛七,我早上起來刷牙,牙齒、牙刷都會念佛,「阿彌陀佛……」好像吹口琴般,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我睡覺了,按理說,平常是聽不到大門外有人講話的,因為隔了一段相當的路程,但是,我卻聽到「阿彌陀佛……」,我是睡著嗎?是睡著;我走路,好像沒有踩在地上,而是在虛空中,輕飄飄的;我吃飯,也是「阿彌陀佛……」佛似乎跑到肚子裡面去了,每一粒米都變阿彌陀佛。七天過得很快,一下子就過去了,覺得沒有時間了。
(五)我是佛
修持修行,我沒有什麼修行,甚至我人間佛教理念,就是從很簡單的生活裡面對自我的要求:我怎麼吃飯、怎麼跟人相處、怎麼待人……慢慢地建立了一個我身心裡面的佛的世界。
我在台灣常常講:「我是佛。」我也叫大家講:「我是佛。」但都沒有流行。反而在中國大陸,大家流行說:「我是佛。」你肯承認你是佛,人生就會不一樣了。佛門的修行感應是不可思議的,「公修公德,婆修婆德」,「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十分耕耘,十分收穫,《普門品》也告訴我們,念佛的修行功德,功不唐捐,這個功勞一點不會虛假的。
大家現在做的水陸法會,我告訴你們大家,功不唐捐,必定有因果,有因緣果報的。這是第一。

二、談佛光山

你們上山來,佛光山究竟做了什麼?做些什麼?在做什麼?
(一)做個地球人
像我一個外省人到台灣來,雖然經過六十年的歲月,但在台灣除了你們信徒以外,台灣幾千萬人不肯認定我。我到台灣來六十年,比陳水扁更早到台灣(大眾鼓掌),但陳水扁說他是台灣人,我是外省人。你說我是外省人嗎?
我回到我出生的故鄉──揚州,揚州的父老兄弟也不認識我,看一看就說:「台灣來的和尚。」說我是台灣來的。
事實上,我平常到各地弘法、講經,要坐飛機,有人問:「你到哪裡去?」我都是說:「我回台灣。」
(有信徒掀杯蓋,請師父喝茶。)別動,我沒有這個規矩,你坐下來。我六十年,沒有講話吃過茶(大眾鼓掌),只有現在老了,實在歲月不饒人,不得已喉嚨沒有辦法,我才會破格,我很重視我的威儀(大眾鼓掌),你坐在那裡不可以動,也不可以講話的,有一點動作,都是不當的,我自己也是這樣。禪,要定。
「你到哪裡去?」「我回台灣。」有時候要到大陸,「你到哪裡去?」「我回大陸。」有時候要到美國,像現在要傳戒,「你最近要到哪裡?」「我要回美國。」我統統都是「回」,我回到娑婆世界,我在這個世界,就是地球人,我到這個世界弘法,就是我的家,地球就是我的家。(大眾鼓掌)
因此,我沒有分「你是哪裡來?我是哪裡來?」我們都是地球人。如果你硬要分小一點,又不肯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別人問:「你哪裡來?」「台灣來。」台灣太小了,我不能因為自己住在那裡,就等於那裡人。
難不成你到廚房裡煮飯,人家問你:「哪裡來?」「廚房人。」你上廁所,人家問你:「哪裡來?」「廁所人。」這不能的。
所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人要大,好比太陽、月亮、虛空,光照天下!為什麼人要把自己縮小呢?至少,我做個地球人,做個中國人。
現在,地不分中外,人不分男女老少。我在年輕的時候,和老年人可以打成一片,佛教裡過去有很多老和尚都很喜歡我,當然我有我的相處之道。我也有研究,現在我老了,年輕人也喜歡我,你們有聽說佛光山哪一個徒眾、哪一個年輕人不喜歡我這個老和尚,不喜歡師父嗎?(大眾鼓掌)沒有。
甚至包括你們在家的信徒,你們有遺棄我這個出家人嗎?不會。因此,我覺得觀音菩薩真好,三十三現身,你是什麼樣子,我就什麼樣。所以佛光山開山以來幾十年,工程師來,我跟他講工程師的法;音樂家來,我跟他講音樂家的法;文學家來,我跟他講文學家的法;我跟軍人講軍人怎麼當兵……我都要懂一點。
人,應該參與群眾。是女性,要有大丈夫的氣概;是男人,也要有女性的柔和。天地之間講究的平衡,佛法講究的中道。這許多理論我們都不去談。
(二)淨土在人間
談現在的佛光山在做什麼?你們都知道,佛光山在全世界建了很多的寺廟,二、三百間別分院,這沒什麼了不起;我們建了多少學校?佛光大學、南華大學,從台北的智光商工、普門高中初中、均頭國中小、均一國中小,多少幼稚園,多少中華學校,這也不要緊,都不是我做的,是大家做的。
教育,我在想,佛教就是一個教育,要用教育來改變人生,改變我們的氣質,用教育幫助國家社會來建設。各位大家不是說人間佛教嗎?人間佛教,就是要為人間提出貢獻。所以前幾天在宜蘭佛光大學,開我們佛光山的功德主會,我說:「我們為人間留下大學,我們為自己留下智慧,我們為子孫留下功德,我們為社會大眾留下歡喜。」過去的中國人,都說要留一點給子孫,但光給子孫不夠,要普遍法界,天下誰不是我們的子孫?不是我們的親朋好友?等於天下的父母,只有我的父母才是父母嗎?佛經云:「年長者,皆是我的父母,年幼者,皆是我的子女。」你要有這種氣概,就會發現人生是很有意義的。
現在你們各位慢慢會體會到,做佛光山的信徒,必定有好處。我們也不一定要阿彌陀佛將來褒賞我們:「你過去對佛光山、對佛教這麼護持,好,我帶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吧!」不必,至少現在我要讓你們大家都能往生淨土,往生佛光山(大眾鼓掌)。
佛光山就是一個人間佛教的道場,只要你需要,在這裡,喜喪婚慶、生老病死、四眾共有,當然做得不夠圓滿,但這個理念沒有錯:你到這個佛光山來,裡面有比丘、比丘尼,比丘在大佛的那一邊山;從不二門到如來殿這裡,是信徒出入的地方;過一道橋到那邊,是女眾居住的地方;再過去,就是學校、養老院、育幼院,另外還有萬壽園。
說到萬壽園,我在建萬壽園的時候,記得有好多年輕人,不曉得是跟我開玩笑還是認真的,我也不管,不過他真的說:「師父,你這個墳墓建得這麼好,我倒想搬進去了。」很好,這就是不必怕。我們沒有陰森,到處都光明,到處都是和樂,都是安穩之處。我想,淨土在人間,淨土在我心裡,在我們的感受裡面。(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