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4日,大師於日內瓦聯合國國際會議中心專題演講「融和與和平」,現場有英文直譯及瑞士德語、廣東話同步翻譯,另以遠距視訊同步播出。圖/資料照片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5
如何促進世界和平 2-2
國際自由宗教聯盟(IARF)世界大會主題演說
時間:2006年3月26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集會堂
「無我」的思想很深,不容易懂。明明有一個我,有手、有腳、有眼睛、有頭腦,還有我的家,怎麼說沒有呢?但是這個「我」不能獨立自主。「我」是由很多因緣和合的,假如因緣散了,「我」就不存在了。「我」是很自私、很本位的,假如減少一點自私的我,對別人多一點的尊重,這個世界要和平,就比較容易了。
第四、人我不要排擠,
慈悲才能創造和平
所謂「慈悲」,就是人我立場互調,用同理心為對方著想:假如我是你,該怎麼做?最近網路上流傳一段故事:
有一位家庭主婦早上打掃家裡,正當出去外面倒垃圾時,見到四個老人正在寒風中受凍,他起了慈悲心,說道:「四位老人家,天氣很冷,到我家裡坐一坐,喝杯茶取暖好嗎?」四個老人問他:「你家裡有男人嗎?」太太說:「男人都上班、上學去了。」四個老人說:「沒有男人,我們不方便去。」
中午,先生、小孩都回來了,於是太太便把這件事情告訴大家。先生聽了之後,也生起了慈悲心,說道:「現在家裡有男人了,可以請他們來家裡吃飯。」太太很高興先生也有這樣的想法,於是趕緊出門去找尋這四個老人,不久就找到了。他對這四個老人說:「四位老人家,我們家裡有男人了,請你們到家裡吃飯。」四位老人家說:「我們只能一個人代表去。這位是成功,那位是財富、平安,我叫慈悲,你要請哪一位呢?」太太說:「我回家問一下先生。」
先生聽了以後便說:「好呀!把財富請回來!」太太不大以為然地說:「請平安吧!」兒子在旁邊說:「請成功啦!」小女兒說:「請慈悲啦!」最後先生就依小女兒的意思,請慈悲進來。
太太跟四個老人說:「請慈悲先生進來。」慈悲先生進了門,另外三個老人也跟了進來。太太說:「咦?你們不是說只能請一個嗎?怎麼都進來了呢?」他們說:「我們有一個規矩,只要慈悲到了哪裡,我們都一定要跟到哪裡。」因此,一個人能擁有慈悲,成功、財富、平安都將隨之而來。
今天的集會,我針對世界和平,提出四點:
第一、宗教不要排他,
尊重才能創造和平。
第二、教派不要對立,
對外才能發揮力量。
第三、彼此不要執著,
無我才能共創和諧。
第四、人我不要排擠,
慈悲才能創造和平。
提問一:請示大師,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和平以外,對於人與世間、人與動物之間的和平,您有什麼看法?
大師:以佛教的眼光來看,人類和自然界是一半一半的。有一次我到非洲弘法,參觀野生動物園時,一位導覽人員告訴我,獅子、老虎雖然很凶猛,但是牠們如果碰到牙籤樹,傷口發炎,就會不治而死;一個先生在戰場上能指揮百萬雄兵,但是回到家裡,太太的一句話就能把他嚇壞。所以,一半一半的世間就是一物剋一物,要人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很難的事情。宗教徒要把善的這一半做好,讓世間另外一半的人受到感染,自然就會向我們看齊。
至於自然界的生態,保護自然界就等於是保護自己。大地普載眾生,生長萬物,蘊藏萬物,供應我們吃住。因此,對於大地之母,我們應該尊敬、保護,以求共存。佛教有一位睒子菩薩說:「我每走一步路,都怕踩痛了大地;每說一句話,都怕吵醒了大地;每丟一樣東西,都怕汙染了大地。」所以,我們與大自然有密切的關係。
提問二:國際自由宗教聯盟會議最榮幸的事情,是過去曾經請到伊斯蘭教的四十位代表參加,很希望四年後的婦女會議,也能請到佛光山的人參加。從明天開始,自由宗教聯盟要展開一百週年的活動,請大師給予意見。
大師:不斷交流,要有共識,必定能夠到達和平。佛光山是很開放的,以後大家開會或者有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我們很願意協助。謝謝大家!(待續)
【延伸閱讀】
和平之道
現在舉世人類,最大的希望就是「和平」。全人類一致要求「和平」,但是一些別有用心的野心家、好戰分子,他不以人民的幸福安樂為念,而以犧牲人命為他的升遷之道。所以今天的世界,雖然多數人倡導「和平」,但是「和平」要有道。和平之道是什麼呢?有四點:
第一、以無我觀致力和平:今天大家倡立「和平」,卻把「我」抬得太高,把「我」執著太深,凡事都是我想、我以為、我認為;「我」之一念,令人永不安寧。《法華經》說:「我見太重之人,喻如餓鬼。」「我」為紛爭之源,無我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和平。所以,欲求世界和平,必須無我;「無我」才能達致根本的和平。
第二、以慈悲力倡導和平:人人希望和平,但是你用瞋恨心對待別人,怎麼能和平?你以貪心希求別人給我,怎麼能和平?和平必須要用慈悲心待人,你以慈悲心幫助別人,以慈悲心拔人苦厄;人人能以慈悲心相對待,則一切眾生皆得福樂。果能如此,則世界才能和平。
第三、以尊重心謀求和平:人人都喜歡被人尊重,卻容易忽略尊重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尊重他人的基本原則。戰國時代為人稱頌的「將相和」故事,即藺相如尊重廉頗,並得到廉頗尊重之回報,終使趙國免去強鄰的侵擾;人的五指互相尊重,才能團結一個拳頭,一個拳頭才有力量,有力量才能謀求和平。所以,欲圖持久之和平,必須建立尊重之心;沒有尊重的和平,不能持久。
第四、以平等行實踐和平: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悟道成佛時,即宣告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此一生佛平等之宣言,實為萬億眾生得救之明燈。佛陀成立僧團,標舉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經濟、語言、身行、心意為民主平等的原則。佛陀常說:「我不攝受眾,我亦是僧數。」佛陀以平等心與僧團大眾相處,實踐平等心,從未以統治者自居。吾人要見世界和平,必先呼籲普世之人建立平等心,大國小國平等相處,各個種族平等相處,唯有平等心才能進取和平。
──節錄自《星雲法語》〈和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