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9》第六章 成功實現佛教現代化的重大轉型

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編輯群 |2025.07.07
57觀看次
字級
現代化道場發展的基調,星雲大師主張「傳統與現代融和」,其根本是繼承如來一代時教及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圖為紐西蘭南島佛光山以建築說法,其附設的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獲國際旅遊評論網站貓途鷹(TripAdvisor)評選為基督城排名第三的美術館。圖/南島佛光山提供

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編輯群

自十九世紀以降,人類社會邁向現代化的歷史轉折點,歐洲工業革命促成技術與經濟大躍進,乃至二十世紀追求現代化、完成現代化,已是全球性的趨勢。而佛教處在這時代的洪流裡,當然也是無法避免現代化課題,佛教何以需要現代化?星雲大師表示「法久則生弊」,因此佛教要革新以適應新的時代,必須處理佛教歷史所留下的弊病,才能迎向現代社會。

本章旨在分析大師如何對傳統佛教重新估定其價值,並注入現代意義,以化解西方理性主義對古老佛教的衝擊;同時掌握時代的脈動,將佛教推向現代化的新紀元。擬分四節探討大師如何成功實現佛教現代化的重大轉型:

其一、以星雲大師佛教現代化思想的形成,說明大師在學僧時代即具有與時俱進的思想,透過佛學院的養成教育,及自覺自學、自由想像等,對於明清以來保守閉塞的佛教,亟思找出一條新的方向。

其二、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現代化理念的思想方法——價值重估說,探討大師為使苟延殘喘的佛教得以在台灣延續發展,乃至讓古老的佛教能趨向新時代,透過胡適所倡導的「重新估定一切價值」說,為近現代以來佛教文明進行評判,重建佛教向前邁進的腳步。

唯有通過新的方法,才能讓佛教走入社會;新的組織,才能建立現代化僧團;新的詮釋,才能讓社會大眾受到佛法的利益;新的觀念,才能讓佛教與時俱進。將胡適的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為具有獨立思想的佛教革新人才,得以完成人間佛教現代化的建設,使佛教重新確立於國際宗教界,開創人間佛教現代化的新局面。

其三、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現代化理論的思想內涵,闡述大師如何讓傳統佛教與現代社會進行對話,使佛教具有現代性,又彰顯佛教的超越性。佛教要現代化,首先必須面對「傳統」與「現代」相互矛盾的課題。此節以大師有關現代化思想的四篇文章,說明如何直接面對現代理性、人文、科學、經濟等論題,讓佛教理性傳統與現代性的價值觀相互融和,又能超越現代性,創造人間佛教現代化的新價值。

首先大師以「現代理性的態度」,將歷來對佛教的誤解謬見清除,恢復佛陀本懷的原貌;以「人文、科技的精神」,作為佛教現代化的實踐標的;以「積極的人生觀」,破除佛教是消極主義的觀念。

現代化道場發展的基調,大師主張「傳統與現代融和」,其根本是繼承如來一代時教及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革除傳統保守、閉塞、退縮的包袱;對不合時宜的制度重新估定,制定新的叢林規約,以制度領導;度眾方法與時俱進,積極走向現代化,開創出適應新時代的佛教,成為現代人心的歸趣與精神寄託。

其四、略舉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現代化的重要實踐事例,以現代佛曲音樂接引青年,透過佛教歌詠隊廟口說唱佈教,讓佛教走入台灣社會;以梵唄讚頌,法音揚遍五大洲;以人間音緣譜曲,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看到人間佛教;以佛陀傳音樂劇,讓佛教走向世界各地;以體育弘法,增加佛教的人口。運用現代化的科技來輔助弘法,讓佛法傳播更為便利。倡導佛教現代化的藝文人生,讓大眾有宗教的生活,又有美學的人生。開創佛教現代化的會議模式,掌握佛教學術話語權,說明佛教是一個科學化的宗教,讓佛教學術回歸佛陀的本懷,以及結集人間佛教的史籍。

建構人間佛教現代化藍圖

綜觀言之,大師推動人間佛教現代化運動,對於過去佛教的陋習弊病,勇於評判與反省,重新估定其價值,對佛教的教理、教制等等,重新賦予新的方向和目標,建構出人間佛教現代化的藍圖,讓人間佛教現代化能夠成功實現。

誠如程恭讓教授將大師與東晉道安大師相媲美,指出兩位佛教導師所承擔的都是佛教思想信仰之重大轉型任務——道安大師將佛教由印度模式轉型到中國模式,星雲大師則將佛教由傳統模式轉型到現代模式。大師為這時代所創造的佛教奇蹟,可歸結四點重要意義:建設以人為本的新佛教、樹立佛教現代化新形象、引領宗教現代化新範式、開創佛教現代化新紀元。

雖然大師為人間佛教現代化開創出新的局面,但佛教現代化的工程是現在進行式,是每個時代的佛教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所以必須與時俱進。為了繼續完成大師「平安幸福照五洲」的心願,在發展現代化人間佛教的過程,筆者有兩點建議,作為現在乃至未來的佛光人面對新時代思省的方向:

其一、紹繼如來家業,闡揚現代化的人間佛教,要掌握大師「重新估定價值」的精神,弘法者須不斷吸取新的觀念、新的知識、新的思想,更應關心國家、社會、佛教、眾生的當前需要,時時思惟未來應何去何從?俾能重新估定價值,依著時代的腳步調整,才能有新方法,以適應每個時代的社會、文明與思潮。

其二、進行佛教現代化時,要掌握大師「傳統與現代融和」的原則,「教義是傳統的,方法是現代的;思想是出世的,事業是入世的;生活是保守的,弘法是進步的;戒律是原始的,對社會入世是現代的」,回歸佛陀本懷的理性傳統,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弘法事業,隨著時代的脈動與眾生的需要,方能開展出適應新時代所需要的佛教,引領群倫,邁向正道。讓新世代的佛教不流於世俗化,或者重新反回消極保守的範疇,才能將大師所樹立佛光山的法幢,與人間佛教的慧燈,綿延流長於千秋萬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