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6日,大師於廣州中山大學小禮堂講演。
圖/人間社記者妙瑜
隨堂開示錄─講座論壇 16
如何促進世界和平 4-1
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節目錄影
時間:2006年12月6日
地點:廣州中山大學
李(萍)副書記、梁(慶寅)副校長、劉(長樂)總裁,各位教授、嘉賓、同學們,以及主持人曾小姐,大家好!
我本來要講的題目是「般若的真義」,由於一般人不大了解「般若」兩個字,所以就方便說是「佛教智慧的真義」。不過「般若的真義」還是比較好,因為智慧是般若,但不完全代表般若的意思。
智慧是對外界的分析、分辨、解釋,而般若就像一面鏡子,你表現什麼,它就呈現什麼。智慧有好、有不好,例如智慧可以增進科學的發明,也可能造成智慧型犯罪,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但是若能將智慧昇華為般若,情況就不一樣了。
般若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它是人人本具的寶藏,是每個人的心。心的種類很多,有肉團心、分別心、私心等,而其中的般若心,又叫做「平等心」,是世界上至高、至大、至美的心,雖然每個人都擁有它,不過大部分的人還沒發現它。所以大家要努力修行,以修到般若心或平等心現前為目標。
平等心好比陽光無私,普照大地;大地無私,普載大眾;空氣無私,隨人呼吸;流水無私,任人汲取。又如同聖人的心,孔子、孟子、耶穌、釋迦牟尼佛愛世人的心,就是從般若中表露出來的。
般若是人人內心的寶藏,也是我們不死的生命。人有生死,而般若的生命不死。好比茶杯破了,不可能恢復原狀,但是茶杯裡的水,即使流到桌上、地上,用抹布、拖把擦拭,仍然一滴不少。所以身體是物質,有生滅無常的現象,但是生命如流水,在五趣六道中流轉,永不停止。
過去有人唱「薔薇薔薇處處栽,薔薇薔薇處處開」,我們也可以說「般若般若處處栽,般若的花兒處處開」。倘若我們能把生命裡的般若寶藏發掘出來,它的功用將是無限的。
般若最大的功用,不在哲學的談說、知識的辯論,它可以運用在生活裡,可以是人生最高的知識。般若,就是智慧,就是靈巧,我們一旦擁有它,就能了知一切。
般若是有層次的,如同學校裡的課程,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之分。
一年級的般若是「正見」。正見如同照相,必須將焦距、光圈對正,才能照出清晰的畫面。又好比信仰,要選擇正信,一旦邪信就危險了。一個人沒有知識,頂多是愚痴,但是一個人邪見,見解、觀念錯誤就危險了。
正見什麼呢?正見世間的因果。凡事都有前因後果,沒有任何東西是突然從地下蹦出來,也沒有什麼東西是忽然從天上掉下來的。他能發財,必定是辛苦付出的代價;他會貧窮,也必定是有因有緣。因果是不欺負人的,如同般若是平等的。除了正見有因有果,還要正見有善有惡,有前生有後世,有聖人有凡夫。
二年級的般若是「緣起」。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的宇宙人生真理就是「緣起法」。世間上無論什麼東西,都不能單獨存在,都是眾緣所成。例如:一朵花要靠土壤、水分、人工、肥料才能成長;我們要靠父母養我、老師教我、朋友幫我、機關用我、工廠織布、農夫種田等,仰賴眾多因緣,才得以生存。甚至藉著這些因緣,我們才能再給人因緣,養活家小、幫助朋友、貢獻社會。所以,一個人了解「因緣」,就不會自私,就能同體共生、感恩、包容。
人是互相依賴的,有你的存在,才有我的存在,假如沒有眾人,只有自己,連個說話的對象都沒有,生活就乏味了。因此要常想,為人服務是應該的,別人給我因緣,我也應該回饋,給別人一些因緣。
三年級的般若是「空」。空,不是沒有,要「空」才能「有」。例如:茶杯是空的,才能裝水;口袋是空的,才能置物;房屋有空間,才能聚會。耳朵要空、鼻子要空、口腔要空、腸胃要空,倘若不空,如血管阻塞,那可麻煩了。
佛教說「空」,是將「空」和「有」做調和,切莫將「空」和「有」對立、分開。就如《般若心經》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物質,空是精神,這兩個東西沒有不同。
「空」是本來面目,所謂「真空生妙有」,因為「空」才能「有」。比方有人說這是講台,這是桌子,其實它不是講台,也不是桌子,它的本來面目是木材。木材做了桌子,才稱桌子;做了椅子,才稱椅子;做了凳子,才稱凳子。講台、桌子、椅子、凳子只是假相,木材才是本來面目。
或許大家一聽是木材,日後便改口說這是木材。也不是這樣!它的本來面目是深山裡的大樹,大樹被砍下來後才做成木材的。
我再問這是什麼?各位可能就說這是大樹了。不對,這是一粒種子。種子埋進泥土裡後,經過陽光、空氣、水分、肥料的滋養,宇宙萬有因緣和合之下,它才成為桌子、凳子的。
說它是假相,乃因它是空相,是暫時的、緣起的,就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是凡夫的心住於假相上,才看不清真相。
有了般若,看待這個世間就會不一樣。一般人看它是真的,其實是假的;看它是假的,其實是真的。好比甲認為潔淨的,乙說很骯髒;甲說骯髒的,乙認為很乾淨。又譬如人視糞便為汙穢惡臭,而狗子卻把它當作珍饈美味;有的人覺得小魚小蝦好髒,愛吃的人卻視它為佳肴。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還可以舉個比喻:
有對男女,婚後不久,先生歡喜地對太太說:「太太,今天我放假,地窖裡的酒應該已經釀製成功,拿點上來喝吧!」太太聽後立刻到地窖裡拿酒。酒缸才一打開,太太便嚇到了,「哎喲,竟然藏了一個美女在這裡。」於是他怒氣沖沖地從地窖上來,對著先生大吼:「喂!你怎麼在酒缸裡藏了一個女人?」先生說:「哪有這回事?」說完便親自去看。先生一看,更加生氣,說道:「哼!你這個賤人,自己藏了男人,還說我藏女人。」兩個人因此大吵大鬧,「你藏男人」、「你藏女人」……
恰巧他們的師父路過,聽到兩個徒弟在吵架,便敲門進去關心。接著,兩個徒弟帶著師父到地窖裡了解情況。師父掀開酒缸一看,不覺笑了起來,順手拿起一塊石頭朝酒缸丟去,酒流出來了,連個人也沒有,這才知道原來那是他們的影子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