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

編譯/潘楠慕 |2025.07.06
684觀看次
字級
木星和伊奧(右上)等前4大衛星。圖/法新社、美聯社、網路
朱諾號探測器解開木衛一火山之謎。圖/法新社、美聯社、網路

編譯/潘楠慕

木星的衛星「木衛一」(Io,伊奧)以活躍的火山出名,堪稱太陽系的「火爆浪子」,天文學家一直納悶如此頻繁的火山活動原因。現在一份新研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木星探測器「朱諾號」(Juno),解開了這個44年的謎團。

伊奧這個岩石星體,是已知火山最多的天體,其兩極、赤道布滿火山,隨時在爆發,地表特徵因此常有變化。多年來,許多天文學家認為,頻繁的火山活動原因,或許是伊奧地表下有一大片布滿整個星球的岩漿海,這是行星演化早期的一個常見現象。

不過,一份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的新研究,根據朱諾號從距離伊奧表面約1600公里的觀測數據,提出另一種看法:伊奧地表下有許多各自獨立的岩漿通道,非常類似地球的情況。

美國西南研究院(SwRI)主任、朱諾號首席研究員波頓(Scott Bolton)指出,龐大的木星勢必會對周圍的衛星施加許多作用力,伊奧循著一個橢圓形軌道環繞木星,時近時遠,這樣的拉扯,造成其地表起伏落差達約100公尺,若如過去理論所說,這股作用力導致伊奧內部溫度升高,使得其中的岩石熔成一大片岩漿海,那麼伊奧地殼就會像水球表面一樣,容易受下方液態物質影響而變形。

不過,朱諾號2023年到2024年,兩度近距離飛越伊奧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其地表變形程度不支持岩漿海這樣的論點,更有可能是有一個個像微血管的岩漿通道,連到地表。

此觀點重塑了對太陽系早期可能模樣的認知,意味著太陽在其年輕階段,也不一定有一大片岩漿海。此外,潮汐力加熱機制或許有助於在這個遠離地球之處,創造適居帶,木星其他衛星,也許是可探尋生命跡象的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