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昭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 )
人世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煩惱,當煩惱來時,該怎麼辦?
在《人間佛教當代問題探討‧生死關懷》裡,曾有人問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當煩惱來了,應該怎麼辦?大師提供了不少妙方:
1.和人相處,不要比較、不要計較。煩惱大部份都是從比較、計較而來的,我不比較、不計較,自然就少煩惱。為何我們會跟人家計較、比較?不知足,是最大的原因!如《佛遺教經》所言:「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2.人家比我好,我祝福他。世間有很多事你要想得開、看得開,不要嫉妒,自然就不會有煩惱。如「普賢十大願」的隨喜功德,能夠隨喜功德,煩惱就會減少。
3.凡事不強求、不執著。不一定要求別人非要做到怎麼樣,也不要事事要求別人依著自己的方法去做,每個人有自己的想法及做事方法,凡事隨緣就好。
4.平時自己要有很多正當的興趣、正當的工作、正當的習慣,這些都可以抵擋萬千的邪魔外道。更重要的是,要發心工作,讓自己忙起來,自然沒有時間煩惱。大師說:忙就是營養!人如果太閒,沒事做,就會胡思亂想,煩惱就容易生起。
5.平時多結交善知識,不要跟煩惱人來往。跟煩惱人來往,也跟著一起煩惱。所謂「近朱則赤,近墨則黑」。
6.要常常自我反省。我不行、我不好。如《成佛之道》所言:「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不淨,迴入於大乘。」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才會進步。
7.待人親切,奉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就能少煩惱。
8.有了煩惱必定是自己的錯誤,要勇敢面對,要認錯改過。記得自己讀佛學院時,曾聽某位老師說:「只要自己起煩惱,就是自己錯,凡事不要怪別人。」
解決煩惱的方法有很多,佛教八萬四千法門,無非都是在對治我們的無明煩惱。不過,方法再多,如果自己不去運用,那也沒有用。誠如大師所言:宗教的用途就是解除我們的無明、減少我們的煩惱,但是佛法縱然再多、再好,如果我們一點也沒有學到,就像一個人沒有練功,如此不但不能降伏敵人,反而被對方給制伏了。
因此,要用正心、正念做人處事,有了正心就能降伏一切煩惱魔障。尤其佛法無量義,一以淨為本。要懂得自我淨化,有了清淨的心,煩惱自然無由生起了。與大眾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