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9】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90 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5

星雲大師 |2019.10.01
2306觀看次
字級
緬甸蒲甘風光。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 5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黑心素食的看法

【問】大師提到,吃素在「心」,然而市面上曾有「黑心素食」流通,如果不知者吃了以後有罪過嗎?乃至現代的素食產品中充斥著素雞、素鴨、素鵝、素魚等豆類製品,難免給人「不清淨」之感,請問大師對此有何看法?

【答】吃素的好處很多,但是前一陣子市面上曾經出現不肖商人在素料裡摻入葷食,這種「黑心素食」,不但會危害人體,更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所以,吃的人沒有罪過,製造的人有罪過。
現在豆皮製作的素雞、素鴨、素鵝、素魚,不但形狀與葷食沒有兩樣,味道更是逼近。對吃素的人來說,即使做得像雞、像鴨,也不會就把它視為雞、鴨,只曉得自己吃的是素菜,不會去分別。但是有的人不以為然,認為既然要吃素,就應該清淨地吃,為什麼還要將素菜做成葷菜的樣子?是不是吃素的人還是有想吃肉的念頭,藉此聊以解饞呢?所謂「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我想,製作的人應該不是為了吃素的人而做,是為了鼓勵社會大眾吃素,是為了引導大家學習吃素而做。尤其自古以來中國社會每逢祭祀,講究祭品豐盛,以素雞、素鴨代替葷食,不但減少殺業,也滿足民眾祭品必求豐盛的心態。
現代人技術實在高明,有一次我應信徒的邀請,在一家素菜館吃飯,那素雞實在做得太過逼真,連我看了也不免起心動念,當下就覺得素菜做成葷菜的樣子,確實有改良的必要。多少年來,我也在思考如何讓素雞、素鴨、素鵝有個更適當的名字,不但要讓大家一看就懂,還要讓人覺得素菜很好吃。
我一生性格隨和,不大執著表相,因此不太願意改變大家的飲食習慣。例如幾十年來,經常在吃飯的時候,煮菜的人都會為我準備一盤素烏魚子,雖然味道不好聞,我從來不吃,但每當我吃飽飯,掉頭一走,素烏魚子馬上就被旁邊的人吃完了,也因此留下不好的名聲──師父很喜歡吃素烏魚子。但是,我一生都沒聲明過我不喜歡吃素烏魚子,為什麼?別人喜歡吃,就讓他們吃。
佛教說:「心淨則佛土淨。」本著清淨的胸襟,隨緣度日,人間何處不是淨土?所以,素食者應該用什麼心情與人相處是很重要的。很多人說素食者出外很不方便,但是多年來,我四處雲遊,吃素不但沒有為我帶來困擾,反而能讓大家皆大歡喜。(待續)


【延伸閱讀】


佛教對素食殺生的問題探討


【問】佛教對吃蛋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答】雞蛋究竟是葷的,還是素的?現在有爭議。有人說飼料雞生的蛋沒有受精,孵不出小雞,所以沒有生命,吃了不要緊。是的,吃了不要緊,不過問題就是,你每次吃雞蛋的時候,逢人就要說:「我吃的這個雞蛋是飼料雞生的,沒有受精。」戒律裡有個「譏嫌戒」,這反倒會讓人家嫌疑。所以,有的人為了避譏嫌,乾脆就不吃了。
不過,關於吃蛋的問題,還是你要吃就吃,你不吃就不吃。現在南傳佛教、日本佛教、西藏佛教,都是葷食的,就是原始佛教,也沒有素食,都是有什麼就吃什麼,不選擇、不計較。
「沒有分別」的態度是正確的,只是中國的社會,尤其是儒家,有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所以君子遠庖廚也」的說法,佛教為了護念眾生,也倡導不斷大悲種,提倡素食的生活。
吃素是一種美德,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每一個生命都很可貴,為什麼要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殺生呢?這實在對牠們不公平。所以,實施吃素是很可貴的善行,但也不必為了吃得清淨或不清淨而心生分別計較。




【問】植物是吃素的人的主要食材,那麼蔥蒜是植物,跟戒殺沒有關係,為什麼出家人不能吃?


【答】說到能否吃雞蛋,這個問題還比較簡單,但是青蒜、老蔥、韭菜味道混濁,就不能吃了。因為僧團是清淨的,寺院是祥和的,煮了個老蔥青蒜,一寺之內到處充滿了混濁味,會破壞平靜的氣氛,大家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叢林寺院裡對於蔥蒜等混濁的味道也就特別禁忌。
吃,並不只是吃食物的本身,還要吃氣氛,如果一個環境的空氣混濁,身心就會感到不舒服。所以空氣新鮮,也是維持生命的根本之道。因此,寺院修道者對於混味的青蒜老蔥也就有禁忌了。




【問】既然是吃素,就不吃雞鴨,可是素菜裡,卻有許多做成雞鴨的形狀,取的名稱當中,還帶有雞鴨,這樣合理嗎?


【答】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有的人看到素雞、素鴨、素火腿,會說:「好像真的喔!」其實,那主要是為了讓一般人對素食產生好奇心,覺得吃素也很好,「你看!素食不也是有雞、鴨、肉嗎?你就來吃素吧!」所謂「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做成葷食的樣子、叫葷食的名稱,都只是為了吸引葷食者吃素。
但也有人說:「你心地不清淨!怎麼弄些豆腐、豆皮做成素雞、素鴨、素肉的形狀?可見得你心裡還想吃雞鴨魚肉。」其實,並不是說出家人不死心,還想吃葷,而是他根本就沒有起雞、鴨、魚肉的分別心,你看到的是雞,他看到的卻是豆腐。更何況他不是為了自己想吃而吃呢?
不過,今後的佛教,為了避免社會的譏嫌,何必一定用這種方便來度化人呢?葷的、素的還是讓它分明吧!素的,就是豆腐、青菜、豆皮、豆干,不要再把它做成雞鴨的形狀,不必要為了適應社會大眾的飲食,而讓社會來議論、批評佛教。




【問】長久以來,叢林裡都是提倡農禪生活,出家人經常要下田耕作,這樣會不會傷害到一些昆蟲呢?


【答】這是難免的。這個情況就好比人生病,去給醫生看病,醫生說要打針,那麼一針打下去,很多的細菌都死了;人往生了,抬到火葬場火化,那麼人體裡很多的生命,例如蛔蟲等等,也都一起被燒死,甚至於燒火用的木柴裡,有很多的螞蟻、蟲子,在燃燒時,也都會給燒死了。
這些事情在佛教裡並不忌諱。為什麼?佛教是以人為本的佛教,倘若不以人為本,處處追根究底,不就什麼都不能吃,就難以生活了?何況我無心於要殺牠,無心於要害牠呢?只是為了喝一杯水,哪裡會去想水裡有多少微生物?打一針,是為了讓身體恢復健康,哪裡知道這一針打下去,是要殺死很多的病菌?所以,以人為本的佛教,也就不要追究那麼多細節。殺,是要動心的,如果沒有殺心,就不算是殺生。
──摘錄自星雲大師著《僧事百講1叢林制度》〈特殊問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