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家國情、林路厝(下) 文/洪少霖 |2019.06.17 語音朗讀 16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徐悲鴻先生為林路所作的油畫像。圖/洪少霖 林路厝前戲台上石板小道。圖/洪少霖 林路厝前、埕前水榭。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三是畫作,一樓廳堂有著徐悲鴻先生為林路所作的人物油畫像的影印掛件(正品已捐贈新加坡藝術館收藏),畫面上的林路有著一份剛毅與內斂。他左手平放,右手拿著一把扇子,穿著白色長袍與黑色上衣,有著銀白的頭髮及鬍鬚;他的眼神給人深遠知覺之感,彷彿思緒萬千,似在沉思,似在望遠…… 在其一九二七年的油畫上,附著說明文字:「基於對菊花的理解,他兼具道德品行與物質特性。一個人擁有跟花一樣特徵。智易老人注釋,悲鴻。」畫家徐悲鴻還為畫面上的扇子題詞。 林路(一八五一~一九二九年),在世七十八年。據南安市博物館原館長楊小川講述:其年少時家境貧窮,只能給大戶人家放牛、撿柴維生,後遵父遺囑,出外學藝。在新加坡,他曾創辦福安磚瓦廠,投資開設「永盛興」、「華林行」等商店,經營橡膠土產等;林路曾回到故鄉捐獻一筆巨款,而被清廷封為福建花翎道。 林路厝坐北朝南,東西長一百二十公尺,南北寬五十多公尺,占地面積六千多平方公尺,建築面積三千多平方公尺,前有花崗岩石埕,埕前有水榭。 《南安縣志》記載:林路,為新加坡著名華僑建築家,其故居俗稱林路大厝,建於清光緒晚期(約一九○○年),由多座建築合成一整體式建築群。牆為花崗岩和紅磚結構,梁柱為鋼筋水泥和木構混合,硬山式與歇山式綜合屋頂,穿斗式木構架、地面鋪飾進口磚,裝飾富麗堂皇,為中西結合建築風格。 林路生育有十八個兒子,其四子為林謀昌,曾任民國時期惠安縣縣長。其十一子為林謀盛,曾就讀養浩齋私塾、廈門鼓浪嶼英華學院、新加坡萊佛士學院、香港大學等,在林路即將去世前,他被指定繼承父業,從而接手經營起磚瓦廠、餅乾廠等企業。而後,其事業更飛黃騰達,在十年之內,便當選為新加坡建築公會會長。 在抗日戰爭期間,林謀盛率領一批愛國青年義士進行抗日運動。他在馬來西亞策畫抗日事務時,不幸被日寇抓捕。在牢獄中,他受盡折磨,卻仍然堅貞不屈,最終為國殉難,其親屬林玉柳、林玉樹、林天賜等八人,也皆被日寇殺害。可以說,林路後人愛國義行千古不朽! 抗戰勝利後,林謀盛被國民政府當局追授為陸軍少將,同時,新加坡伊莉莎白公園亦建有林謀盛烈士紀念碑。 現今,其第四世裔孫仍居於林路故居內,新加坡、歐美等國有諸多林路後人。其故居原本兩側各有一座八角型護樓,現今僅剩一座。而今,其牆壁上仍存有「名馳冀北三千里、地近蓬萊尺五天」、「蘭階仙佩聯鴛鷺、桐谷孫枝引鳳凰」、「心無事、貴有餘」等對聯,地板仍有進口的彩色水泥花磚,仍是色彩明朗。 二○○五年,林路故居被當地政府公布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一七年,林路故居被評定為「南安市家風家教示範基地」。 前一篇文章 【藝術之眼】 陳進.合奏 下一篇文章 【遊藝筆記】日本賞梅記補遺(中)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退休之後2025.05.01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大江南北】泉州奇石:守望歲月、望穿紅塵【撫今追昔】繁華到蒼涼:兩頭石獅的守護【大江南北】 尾嶺橋及周邊傳說【時光隧道】娘子橋與番仔樓【大江南北】紫帽山放心石【大江南北】 百丈坪與百丈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