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今追昔】繁華到蒼涼:兩頭石獅的守護

文/洪少霖 |2023.05.18
1225觀看次
字級
洪承疇墓園石獅。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洪承疇,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鎮良山村霞美自然村人。

北京東城區、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現為小吃步行街的南鑼鼓巷五十九號,曾為洪承疇宅。其門前現有一木匾,匾中文字介紹:「其為明末叛臣,清代定鼎中原重臣。原門外有兩隻鐵獅子,為全城矚目。現存北房三間前出廊,為合瓦清水脊硬山房,是清代中晚期建築。據說是洪氏祠堂所在地,時稱『洪家大門』,但已後世翻建。」

走在南鑼鼓巷中,巷子裡人來人往,轎車難以進入。洪宅前木匾下另有一塊藍白兩色牌子,上面寫著「我在北京很想你。乖乖的,哪也不去,就在竹色煙雨中。」推開私宅小門樓的大門,裡面的老人說舊房早已不在,目前房子屬於翻建的建築。現宅中有一個小磚埕,面積不大,約四十平方公尺。宅門呈紅色,不新不舊,門前掛著兩個紅燈籠。

接著來到北京海澱區紫竹院街道兵器十號院,又名「車道溝十號院」,兵器工業機關服務中心幼兒園始建於一九五九年,至今已有六十多年歷史。此地曾為洪承疇墓,現只遺兩頭石獅子,疑似漢白玉石質。

在等待所有幼兒園放學的過程中,彷彿洪承疇的思緒在我腦海中醞釀、發酵,不禁湧出一股愴然之感!

我打開手機搜索洪承疇的家鄉。從北京到南安英都良山村,是一千九百九十公里的路途。我回想起洪宅那塊藍白牌子,早期交通相對十分不便,洪承疇是否也會想念近兩千公里外的親人,想念他的家鄉呢?他真的可以醉心在「竹色煙雨中」嗎?

深愛的母親對他不理解,兄弟與他反目,還有數千萬同胞的生命,要他選擇「不顧一切」還是「留有餘地」……不同處境就有不同想法,定有無數思緒在他腦海裡反覆翻騰呀!有幾人能理解洪承疇的孤獨,內心承擔之重?他貧苦出身,從來都不奢侈;他處於滿、漢夾縫間,沒用相關的文字、語言為自己辯解,也無力多言。只是不斷努力讓漢文化有更好的傳承,讓生命少一些無意義的消逝!

當地百姓介紹,洪承疇墓園曾經十分廣大,至少寬達數百公尺。曾經,那兩頭石獅守護著墓地;而今,它們默默守護著一批又一批的滿漢孩童,不解說任何存在與意義,只是堅韌地停留在人世間。

手機裡的相片,兩隻石獅顯得高大,約有兩三公尺高,身下的底座刻有精美花紋。一公一母,兩獅皆呈蹲坐狀,張著大嘴與銅鈴般的大眼,公獅踩球,母獅逗弄小獅。從正面看,予人威武之感;從背面看,它們的背影很蕭瑟、黯然!

歷史有太多偶然難以預料,數不清的悲歡離合必須面對與選擇。是對是錯,必定有人認同也有人反對,但最終皆會落幕,有多麼繁華,就有多麼蒼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